根据近日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29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4.4亿元,增长4.0%,两年平均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71.2亿元,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07.4亿元,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2.2%。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建设,以“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民生保障坚实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较好完成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扎牢“米袋子”
筑牢“压舱石”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2.3%,连续十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分品种看,玉米产量101.0万吨,增长4.3%;高粱产量2.5万吨,增长57.7%;荞麦产量1.6万吨,增长8.7%;小麦产量6.1万吨,下降14.9%;马铃薯折粮3.3万吨,下降32.1%。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12.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0%,制造业增长1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7.9%。钢铁产业、铝产业、装备制造业、稀土产业和电力产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2.9%。其中,稀土产业增长31.8%,增速最快;铝产业增长2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9.0%。主要工业产品中,单晶硅产量增长1.5倍,多晶硅产量增长2.9%,单一稀土金属产量增长64.0%,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别增长2.9%和0.9%,铝产量增长1.8%,生铁产量下降1.3%,铁合金下降25.2%。
2021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0.7亿元,增长2.0倍,两年平均增长9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4%,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扩投资促消费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6%,两年平均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均下降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8.5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工业投资增长87.9%,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48.0%。
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7.3%,制造业投资增长1.4倍。民间投资增长25.5%,两年平均增长13.1%;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60.8%,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8.9%。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增长24.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倍,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倍。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61.1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1.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5.1%,餐饮收入增长22.1%。基本生活类消费支撑有力,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8%和11.1%,烟酒类增长21.1%,日用品类增长15.1%。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23.1%、41.3%和21.5%,书报杂志类增长29.2%,高能效家电增长34.2%,新能源汽车增长54.6%。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6倍,占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由上年的0.6%提高到2.0%;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1.3倍。
“钱袋子”渐鼓
消费价格稳定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53元,比上年增长7.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48元,增长6.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1元,增长10.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9,比上年缩小0.0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三升五降”态势。
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3.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1.9%,衣着类价格下降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下降0.7%和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