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招商引资 > 招商情况 > 招商引资 > 详情 返回上页
内蒙古昆都仑区:黄河边上的工业重镇从“钢铁城区”迈向“绿色城区”
发布日期:2024-02-07 09:32  发布单位:昆区发改局  来源:央广网   点击量:8155   [字体: ]  打印保存 

(记者魏全民李春雪见习记者刘欣荣刘晓琪通讯员冯雪)清晨,正值上班高峰,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一如既往呈现出繁忙景象。在昆都仑区,包头钢铁集团的工人正如潮水一样从钢铁大街、团结大街、友谊大街流向厂区。这所大型钢铁企业坐落于黄河支流——昆都仑河畔。黄河,黄水奔流,钢城,钢水奔流,这就是黄河流过包头所谱写一部钢铁进行曲。

67年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倾力守护“母亲河”的行动在这里接续实施,“一钢独大”的产业布局逐渐转向多点发力,“绿色”已经成为了这里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昆都仑区因河得名因钢而兴

昆都仑河,全长143公里,北起阴山,南入黄河,碧波悠悠,流淌上千年,是包头市内最长的黄河支流。在古代,昆都仑河被称做石门水,也叫做“呼延谷”。千年来,昆都仑河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孕育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也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

美丽如画的昆都仑河(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昆都仑区因河得名,源包钢而建、因包钢而兴。

1954年,新中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头钢铁公司依昆都仑河开建。

为了更好地服务包钢建设,1956年,昆都仑区作为包头市下设的一级地方政府成立,成为了日后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输杻,镶嵌在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腹地的璀璨明珠。

包钢集团(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春战风沙、夏斗酷暑、冬搏严寒……1959年,在党中央“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号召下,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城市、727个有关单位的8万多名建设者汇聚祖国北疆、支援包钢建设。建设者们在环境极为艰苦、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奇迹。平均每天有十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为包钢快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全国支援下,包钢的建设以超常的速度进行着,1959年5月出焦,8月通水,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时间。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包钢亲自为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剪彩。

“齐心协力建包钢”不仅创下了“包钢速度”,更凝练了时代精气神。包钢一号高炉荣誉炉长刘志祥就是包钢第一代建设者。当年,他毅然放弃到清华大学深造的机会,来到祖国北疆建包钢,如今,刘志祥家三代11口都是“包钢人”,先后在包钢不同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

正是这批人,书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成为包头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是刻入包头各族干部群众灵魂深处的永恒记忆,更是鼓舞包头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实践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奋进动力。

钢铁大街(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红色的砖墙、尖尖的房顶、高高的烟囱……1960年,续民钢的父母带着全家从鞍钢来支援包钢建设,一家人住进了被人们称为“苏联楼”的钢32号街坊。这片居住区,最早是由支援包钢的第一批援建者们亲手建造,不仅是第一代包钢建设者的安居所,更是续民钢他们这帮“钢二代”们童年的乐园。在他的儿时记忆中,当年的昆都仑区没有路,街坊周围没有建筑,全靠在家门前种树挡风沙。

“我父亲那时上班的时候还没有这座桥(昆都仑河中桥),碰到刮风下雨甚至水库放水,这条路就基本上通行不了。后来建了桥,改善了包钢职工的出行条件,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去桥边玩儿。现在,桥边建了公园广场,平时休息的时候我都会去遛遛弯儿。”续民钢说,从小到大,这里的每一点变化,他都记忆犹新。

据介绍,昆都仑河的中桥,是最早修建的一座桥,当时主要承载的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包钢工人。随着包钢规模的扩大,人越来越多,当时这个桥上每天上下班十几万人,非常拥挤,随后又修建了北桥、南桥、昆河大桥,四座跨河大桥见证了城市成长的历史。

如今,河道西岸,包钢生产热火朝天;河道东岸,城区崛起鳞次栉比。从最初的没有路、没有树,到如今街坊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像续民钢家一样的建设者们不仅扎根在了昆都仑区,融入了这里的建设发展,更见证了昆都仑区从一座“钢铁城区”向“绿色城区”的转变。

黄河对包头究竟有多重要?记者了解到,包头市建市较晚,而它能迅速崛起,与黄河息息相关。母亲河养育了280万各族干部群众,在这里生活、生产全靠黄河水。从黄沙漫天的水旱码头,到工业重镇,再到现代化的城区,这条千年河孕育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区,而一座新城区也默默的守望着昆都仑河。

如今,昆都仑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4平方米,近100个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小微景观遍布城区各个角落,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特色景观。

反哺母亲河昆都仑河披新装

近年来,包头市切实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政治责任,实现了传统老工业城市由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偏煤、生产方式粗放到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包头模式”。

昆都仑河畔(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气候变化,上游水源减少,河道逐渐干涸。“治理之前,这条河是季节性河流,夏秋多,冬季少,甚至断流。每到雨季,就夹杂着洪水和砂石注入黄河,对生态和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昆都仑区住建局副局长范利民说,多年来,为了保护和改善昆都仑河的生态环境,昆都仑区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实施了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包括湿地公园建设、河道治理以及加强河道植被修复等,以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水质和景观效果。

从2007年开始,全长11.3公里,宽500米的昆都仑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动工。昆都仑区用三期改造项目,反哺母亲河,为昆都仑河披上美丽新装。2景观蓄水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文化雕塑工程、70余种树木、40余种140余万株各色花卉,出现在昆都仑河的两岸。蓝天白云下,磅礴壮观的174万平方米蓄水区内已是碧波荡漾,最令人们惊奇的是,作为一条季节性河流,过去昆都仑河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处于干涸的状态,而改造后的昆河实现了全年的蓄水。

据昆河公园管理办主任李晓东介绍说:“建成后的昆都仑河蓄水库区宽200米,形成了180万平方米的蓄水面积,135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带,每年的蒸发量是2200毫米,水汽蒸发,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平衡。”

近年以来,昆都仑区以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纽带,连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梅力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投资3.5亿元实施了昆河湿地公园生态补水项目、昆河体育公园、虎贲亥沟综合治理项目等9项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北部生态系统建设。

“通过持续治理,目前共完成生态修复68.9公顷,水系修复20.7公顷,昆都仑河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改善,昆都仑河两岸生态得到明显恢复,吸引了大量候鸟来此栖息,也成为了每年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补给地,成为了黄河中上游的生态保护屏障。”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主任张必诚说。

包钢集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长子,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模式,高效能强化水污染治理,废水资源化利用,不断优化用水、排水结构,开展源头治理、分水分治,先后完成稀土企业废水零排放、烧结机脱硫废水近零排放、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重大项目。并同步推进实施总排废水综合整治、生化废水提标升级改造,采取串级使用、中水回用、地表水回收等方式,改善包钢用水、排水结构,减少黄河水用量600万吨以上,使外排水指标得到彻底提升,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改造后的昆都仑河,从黄河而来,又归向黄河,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形成了独特的“轮回”,改变的是满是尘埃的过往,不变的是,母亲河对这片土地的默默奉献。

告别“一钢独大”迎来绿色高质量发展艳阳天

“希望用我学到的技术为光伏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吉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刘森的期望。伴随着昆都仑区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像刘森这样的青年技术人才选择在这里扎根。

近年来,随着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昆都仑区摒弃“大而全”,聚焦“高精尖”,“一钢独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过去时。随着通威、美科等重点项目的相继落地,昆都仑区正在努力寻求突破和转型升级,围绕“两个稀土基地”和“世界绿色硅都”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了光伏新能源、风电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老工业基地正在被重新定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风范逐步显现。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通威集团永祥股份选择在包头昆都仑区设立子公司。内蒙古通威一期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刷新了“包头速度”和“通威速度”。伴随着光伏配套项目的相继落地,这里正在成为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目前,光伏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了包头支柱产业,也成为包头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内蒙古通威对于包头来讲,起到光伏新能源的头雁带动作用。

正是有了通威这只南方飞来的“头雁”,在随后的几年间,协鑫、包头美科、康碳、乐橙等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落户昆都仑区,硅基产业呈现链条化、高端化发展态势,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助力包头市光伏产业持续壮大。

2023年10月29日,内蒙古首个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包头市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竣工投产,生产出第一颗“包头芯”,填补了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半导体芯片产业的空白,为包头市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赛道、拓展了新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包头市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3年前三季度,昆都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77.63亿元,占全市3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各项指标总量保持全市首位、自治区前列。

昆都仑区政府副区长杨勇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昆都仑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力度,严格落实河长制、林草长制、山长制,全面推开“1+15+X”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围绕包钢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循环经济、碳中和、碳捕集封存利用、再生钢铁原料处理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央广网发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昆都仑河静静地流淌,见证了昨日的荣光,也赋予未来砥砺前进的磅礴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都仑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抢抓机遇中扬优势、锻长板,在应对挑战中促转型、补短板,坚持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齐抓并举,产业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一体再造,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力争当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