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法院同志,不用我们跑远路,他们就给我们调解好了邻里漏水纠纷!”包头市昆都仑区(以下简称“昆区”)万和阳光社区居民高大爷的连声感谢,正是昆区人民法院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的生动写照。自群众教育开展以来,昆区人民法院始终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依托法官工作站、法治副校长、基层普法三大抓手,将政策宣讲融入司法服务全过程,让“感党恩”体现在办实事里,“听党话”落实到行动中,切实凝聚起群众“跟党走”的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
法官工作站“驻”民心,政策服务到“家门口”
“以前觉得法院远,有纠纷怕麻烦,现在楼下就有法官工作站,有事随时能聊。”这既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更是群众“感党恩”的直接体现。为让群众少跑腿,昆区人民法院以16个法官工作站为支点,创新“随驻式”服务模式,组建“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行政人员”联动团队,80名司法干警常态化下沉网格,既接访调解、记录诉求,更用“家常话”宣讲惠民政策与司法举措。阿尔丁大街街道、黄河西路街道“共享法庭”的设立,让矛盾就地化解、巡回审判落地。工作站将纠纷化解与政策宣讲结合,让群众在解难题中感党恩。今年以来,已就地调解纠纷121件,90%以上诉前化解,以“零距离”服务拉近司法与群众距离,让“感党恩”在民生实事中扎根。
普法队伍“沉”基层,政策宣讲“接地气”
紧扣“四下基层”工作要求,昆区人民法院党组统筹组建宣讲队,赴社区开展“定制化”服务,联动网格员摸排需求,梳理医疗、养老、住房、育儿等“民生清单”,针对性设计内容,让党的政策精准触达群众。干警摒弃“照本宣科”,用“身边事”解读政策,详解社保医保标准流程,传递“党护民利”立场;揭露诈骗手法,帮群众护好“钱袋子”;解读诉讼文本,落实司法便民要求;宣讲生态保护政策,号召共建家园。目前,宣讲活动已覆盖7个社区,发放材料300余份,服务500余人,让群众在学政策、懂法律中,自觉践行“听党话”。
法治副校长“护”成长,政策信念“播”校园
“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吗?遇到欺凌该怎么办?”包头三十五中的法治课上,法官提问引发热烈互动,这既是法治教育,更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信念的青春传递。昆区人民法院推选15名优秀干警受聘成为辖区的法治副校长,按照“一人一校”的模式,精准对接15所中小学、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活动,给小学生讲“防拐故事”,传递安全政策,将党的关怀播撒进校园;为初中生模拟“少年法庭”,培养法治思维;帮高中生分析“网贷陷阱”,引导理性消费。今年已完成首轮校园普法,服务500余名学生,让“跟党走”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长。
感党恩,要在“知民情”中聚民心;听党话,需在“解民忧”中践初心;跟党走,应在“暖民心”中担使命。昆区法院将持续以群众教育为抓手,把政策宣讲融入司法为民,既守司法力度,更传司法温度,用实在服务让群众感受党的关怀,绘就“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为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