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传统充电模式带来的“飞线充电”“电池入户”等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充电设施运行也产生了新的用电成本与管理难题。为此,昆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利用光伏发电安装“光储充安”一体化车棚,为充电桩提供绿色电力,降低社区电网负荷,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真正让居民享受到安全、便捷、经济的充电服务。
昆区现有电动自行车约12.7万辆。自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2300万元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为全区共350个居民小区建成充电车棚1161个,充电桩1318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覆盖率接近98%。
在建设方面,针对老旧小区,合理设置供电点位,基本实现每个小区内配有2个充电车棚;在无法满足新建或改建条件的小区外,配有至少1个公共充电车棚。针对空间紧张小区,采取“闲置空间再利用”模式,充分利用楼宇之间的零散空地等区域,建设小型化、分散式的充电桩集群。针对新建小区,在规划设计阶段提前布局谋划,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入户区域,采用人车分流、加装阻车护栏的方式,倒逼居民业主选择车棚充电。
在价格优化方面,昆区通过市场化引入具备资质专业企业,由企业全额承担电动车棚的设备投资(含充电桩、消防设施、照明系统等)、日常维护及故障抢修工作,建立“7×24小时”运维响应机制,城区范围内1小时内到场处置、24小时内完成维修,确保充电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目前,“小云菇”公司在全区多个街道办事处设置8处充电点位、150余个充电接口,1元即可充满2度电,能够通过智慧化手段做到后台实时监测充电桩信息并由大数据推送各点位现有情况。
今年,全区350个居民小区拟建设100个充电车棚,通过对全区现有情况再梳理、再摸底,符合新建或改造条件电动车棚80个(其中,计划建设直电镀膜车棚45个、光伏车棚35个),同步考虑光伏车棚采光效果、光电转化率等客观条件,先行打造前口子等5处试点设施,并在各街道办事处同步推开选址建设各项工作,以“微更新”方式持续增设充电点位,逐步构建“5分钟充电圈”,力争早日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