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综合内容 > 人物风采 > 详情 返回上页
【红色传承 】包钢共产党员的足迹 || 拳拳白首爱国心—— 周同藻
发布日期:2023-04-02 22:26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包钢集团   点击量:12837   [字体: ]  打印保存 

微信图片_20230402223139.jpg

周同藻,1912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矿冶系,后在美国留学实习,新中国成立前回国。1958年8月,携家到塞外建设包钢,任选矿烧结厂副厂长等职。“文革”结束后,任包钢主任工程师、厂长兼党委副书记、包钢副总工程师等职。1985年11月离休。1986年10月9日于北京病逝。

在60多年历史长河中,包钢珍藏着不少国家领导的“墨宝”,然而,为个人题词尚属罕见。198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包钢,亲手写下“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字句,这份无冕荣誉的属于者就是周同藻。

周同藻天资过人,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工商学院工科预科、天津北洋工学院预科,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矿冶系。在见证了“九·一八”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和“七·七”事变后,报效祖国、推动国家强大的拳拳爱国之情,在年轻的周同藻心中埋下了种子。毕业后,周同藻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在重庆嘉陵江畔筹建一座5吨炼铁炉,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生产,以此支援抗战,当时的《大公报》专门发表了他们事迹的长篇报道。1947年6月,周同蕖远渡重洋到达美国,先后在密歇根州的大湖钢铁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里夫兰城的麦基钢铁设计公司实习,学习了美国先进的冶炼技术。1948年末,在新中国诞生前夜,周同藻毅然放弃博士学位和高薪金的优越条件,登上最后一班远洋轮船回到祖国怀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周同藻先后在华北钢铁公司山东工矿部和上海华东工矿部任工程师,任鞍钢炼铁厂冶炼工程师、鞍钢选矿厂副厂长兼主任工程师。

周同藻心中,创业更具魅力。1958年8月,周同藻携家来到塞外钢城包头,满腔热忱地支援包钢建设。包钢建厂之初对白云鄂博矿特点认识不足,周同藻从此与钢铁原料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初期,周同藻任选矿烧结厂副厂长和主任工程师,同时兼任焦化、选矿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先后赴苏联考察回转窑磁化焙烧技术。1964年,调任包钢中央试验室主任兼总工程师,负责选矿和烧结试验工作;兼任包钢提铌指挥部总指挥,次年,包钢低品位铌铁生产正式转入工业化,有利地支援了国民经济建设。1966年1月,周同藻担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包钢引进的日本162平方米带式球团烧结机是我国第一台投产的带式球团焙烧机。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同藻受到迫害。1979年初,中共包钢委员会为周同藻彻底平反,并任命他为包钢主任工程师和包钢科学技术办公室副主任。而此时的烧结厂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单位,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连年亏损,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处理事故。周同藻再三请命到烧结厂工作,挑起厂长兼党委副书记的重担。

那一年,周同藻已68岁,年近古稀的周同藻患有蜂窝组织炎,双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他就用布把双脚一包,硬是套上沉重的大号劳保鞋,忍着胀痛每天几次爬上20多米高的烧结机操作平台查看。周同藻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大胆启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织制定烧结工艺适用的规章制度。经过近一年的整顿管理,烧结厂首次突破产量100万吨大关,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周同藻推广“厚铺、慢转、低碳”的操作方针,烧结矿的日产量提高了30%,为烧结厂以后几年产量连续翻两番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组织开展高碱度氧化镁烧结矿的试验,取得了强度好、质量高、返矿率小的试验成果,随即包钢正式转入工业化生产。就在方毅副总理为周同藻题词的1980年,烧结矿产量达到160万吨,除瓶率为95%,作业率上升了15.8%。

1981年,周同藻调任包钢副总工程师兼包钢科学技术办公室主任,关心包钢原料生产始终如一,他提出并组织制定选矿厂“双提一降”技术攻关计划,为后来包钢实行精料方针起到重要作用。1983年6月,周同藻当选为包钢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除了负责组织包钢的科研攻关项目外,还热心倡导并举办英语口语训练班,并亲自给英语口语班讲课。

1985年11月,周同藻离休,但他离岗心不离,为包钢撰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文章,在包钢科技界引发了人才问题的大讨论。他向包钢建议成立包钢科技咨询服务部,让离退休科技人员继续发挥“余热”,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在包钢和全国相关会议上,周同藻几次为原料生产和矿山建设大声疾呼,拳拳赤子之心让人感动。1986年6月初,周同藻罹患肺癌住进包钢职工医院,后转入北京301医院治疗,手术后刀口尚未愈合,他就急着要回包头,他时刻都惦记着包钢的生产和建设。经301医院大夫的多次劝说,周同藻才勉强同意留在北京接受放射治疗。卧病期间,周同藻还亲自执笔写下了3000多字的包钢“七五”“八五”和“九五”规划中原料平衡问题的建议。

1986年10月9日,周同藻同志于北京病逝,终年74岁。中共包钢委员会写下了“烧结机旁四十载于冶金事业无愧,抱病床前三千言对包钢发展有功”的敬挽。

周同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总说,他梦见了包钢高炉、平炉生产的熊熊火焰,梦见了当年一起为包钢做出贡献的伙伴们。周同藻所代表的老一辈包钢科技创新精神,如同他梦中的炉火,永远不熄。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