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详情 返回上页
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
发布日期:2023-09-30 16:50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道中华   点击量:5490   [字体: ]  打印保存 

图片

本文约 2600 字

阅读需要 7 min

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十分有名,使赵国一跃成为可与秦国对抗的强国。胡服骑射不仅体现了赵国的民族交融,其他诸国也发生了区域性民族融合。在某种程度上说,赵国胡服骑射,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奔放壮阔的民族大交融历史图景。

01

赵国为何要搞胡服骑射?

图片

赵、魏、韩三家分晋,并被周威烈王册立为诸侯,历史进入战国时代。赵国领土大致为今山西省北部和中部,河北省西部和南部、内蒙古阴山以南的部分地区。在赵武灵王改革前,赵国强邻环伺。对赵威胁最大的是近在肘腋的中山和三胡(指林胡、楼烦、东胡)。三胡骑兵经常侵扰赵的边境。战国初期,魏国曾经派乐羊灭中山国。多年之后,中山国复国,连这样的小国也多次骚扰边境,屡败赵兵,可以想象当时的赵国有多弱。赵武灵王迫切希望扭转这种局面。

图片

赵国。(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当时,中原各国的服饰深受传统礼制的影响,上衣下裳、长袍宽袖,各个阶级按照等级划分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利于骑兵作战。赵人所穿的服饰宽大且冗长,士兵穿着不仅难以奔跑追敌,更不能在马背上射箭作战,而胡服有别于中原服饰,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精简轻便,所以胡人骑兵机动灵活,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
于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决定效仿胡人。服装要变,人的思想观念更要变。在赵武灵王进行改革的时候,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他本人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凡是有卓越功勋的人,在当初往往会留下不同习俗、违悖情理的恶名;有独到见解的人,在开始往往得不到信任,受到猜忌和反对。譬如我打算要全国的百姓,改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本领;想来一定会受到物议!
确实有不少人反对他。大臣赵造说,圣人不改变百姓的要求进行教化,智者不变更旧有礼俗来治理国家。根据百姓礼俗来治理国家,考虑起来方便,做起来也容易见效。现在大王要改变服饰,推行胡服,不遵循礼俗,不顾百姓的议论,这不能用来教化百姓。
赵武灵王说:三王时代,观察时事而制定法律,按照实情而制定礼仪。所有法令制度都顺应时代发展制定,衣服、家具、器械也要讲求便利。所以治理百姓不必只有一种方式,要想使国家富强也不必模仿古人。当圣人兴起时,不因循旧制就能够获得天下;夏朝和商朝并没有变更礼法也灭亡了。由此可见违背古制无可厚非,而死守古礼不足称道。

图片

河北邯郸盟台公园的《胡服骑射》浮雕。(金华 摄)
此后,赵武灵王正式推行军队改革。把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
赵武灵王通过三种不同途径组建骑兵。一、“招骑射”。在接近边胡地区,招募有骑射基础的赵民当骑兵;二、“建骑邑”。在赵国境内一些水草丰盛、适于骑兵训练的地方,建设专门集训骑兵的军事基地;三、“致胡兵”。在攻打林胡、楼烦、东胡后,变俘虏为赵国新骑兵,并在当地征召胡人为骑兵。
“胡服骑射”很有成效,赵武灵王通过军事改革,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打败林胡、楼烦,“辟地千里”,还灭了中山国。胡服骑射对中原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各国骑兵也逐渐建立起来。

图片

位于河北邯郸的胡服骑射雕像。(郝群英 摄)

02

胡服骑射,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融

图片

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合称三胡)、义渠、中山等游牧民族接触,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文化在赵国有一定文化土壤。赵国百姓经过长期与戎狄胡地的各族人民相互交流融合,许多中原文明传入了戎狄部族,赵国也向戎狄部族学习畜牧马匹,购买牛、羊、皮毛等物资。可以说,这样的环境使得赵国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为胡服骑射在赵国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从赵国历史可以看出,赵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居的列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就是学习了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改革,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在不断提升,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赵国的民族交融不是偶然现象,其他诸国也发生了区域性民族交融。在某种程度上说,赵国胡服骑射,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交融,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
春秋姬姓戎族与周人有共同族源。吴公族为周族之后,越公族为夏族之后,源于华夏族,但久处东南与越族同化,语言、习俗皆与华夏不同。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都被华夏尊为“圣人”。华夏与夷狄,自古以来就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许倬云先生指出,夷最初只是“他者”的意思。
狄族、“三胡”、匈奴等是春秋战国时北方主要少数民族,与中原诸国关系最密切。春秋时的狄族有白狄、赤狄、长狄三支,分布地域很广。白狄与秦同处雍州,在今陕西境内。赤狄是狄族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基本分布在今山西境内,与晋国有婚姻关系。晋献公娶狄人二女,生重耳、夷吾。重耳奔狄时,又娶狄女季隗,生有二子。长狄分布在今山西长治与山东边境一带,与中原国家同样有密切交往。
东方的夷族主要分布在今山东境内和淮水流域,是商代夷人的后裔。山东夷族长于畜牧,又会养蚕,与中原华夏族接触较早。春秋时,夷族建立莱、任、宿、须句、介、根牟、牟、阳等国,与齐、鲁两国关系密切,与楚国也有一定交往。它们中的多数在春秋时融入齐、鲁两国,也有几个小国延续到战国时期。
淮水流域的夷族主要有淮夷、徐夷、舒夷三支。春秋后期,淮夷先归附楚,从楚伐吴。后又归附越。徐夷,又被称为徐戎,文明程度较高,后被楚打败,舒夷也被楚国征服。
西戎指氐羌系各族。氐羌起源于原始农业部落,夏商时才发展为游牧部落;与炎帝、黄帝族有渊源关系,后来却成为少数部族,所以春秋时还有姬姓之戎和姜姓之戎。义渠和羌戎是西方戎族中最大的两支,与秦国相邻,后来被秦所灭。
蛮族是南方的一个大族系。春秋早期,长江中游地区有许多蛮族。南方蛮族中最显赫的是楚,春秋时楚人尚以蛮族自居。楚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诸夏也不承认其为“华夏”“中国”。周天子命楚人说:“镇尔南方夷越之国,无侵中国。”晋人、郑人皆称其为“荆蛮”。但是最后楚国统一中国南方,“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对中华大一统文明的形成作出贡献。与中华大一统高度相关的郡县制也最早产生于楚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

战国时期全国图。(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大禹涂山之会召集诸侯,执玉帛者万国。武王伐纣,大会八百诸侯。春秋时期有百余国,战国初期只剩下了二十余国,诸侯国越来越少。战国七雄本身大都是多民族国家。齐国有东夷各族。秦国有西戎各族。燕国有狄族。楚国疆域最大,故后世柳永说:“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国有夷族、越族、濮族、蛮族。赵、魏、韩有原来狄族的许多后裔。七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与华夏族交往十分密切,已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各民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文明发展。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田海林,民族文化宫副研究馆员,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