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详情 返回上页
在这里,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与密码
发布日期:2023-10-03 12:22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量:3770   [字体: ]  打印保存 

“万方乐奏有于阗”“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行行流光溢彩的文字从展厅中华典籍“集思柱”舒展流散开来,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图片

第一展厅内由花瓣组成的古籍墙。石建杭摄


日前,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1500余件精选文物古籍,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个单元陈列,时代跨度涵盖整个中华文明史,创新使用多种技术实现交互性、沉浸式观展,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再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图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个单元陈列。石建杭摄



“大一统”: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载,“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自此,“大一统”的印记深深铭刻在中华文化之中。回溯历史,“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这次展览中,“大一统”单元着重从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3个方面,深入发掘“大一统”理念的形成和传承。


图片

《大明一统志》。


在展出的古籍中,《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格外引人注目。书中古拙质朴的地图上,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已经奠定。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体例源自《大元大一统志》。从京畿府州、直隶六部、全国十三布政司,到边疆的都司卫所及宣慰、招讨、宣抚、安抚等司,《大明一统志》都详加说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介绍,“《大明一统志》突出了皇朝总志寓含政治观念的意识,反映了将‘大一统’思想融入国家意志,推动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已成为儒家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片

车里宣慰使官服。


展品中,有一件特殊的官服,密布金绣图案,其中有四团五爪金龙,这是清朝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的龙褂。还有一枚道光皇帝颁发给车里宣慰使的铜印,印身刻有汉、满、傣3种文字。车里,也写作彻里、撤里,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元朝设车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清为车里宣慰使,管理车里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这两件文物作为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治关系的历史物证,体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吕文利说。


在“大一统”单元,一系列珍贵的文物古籍无不体现着跨越时空的共同性、交融性。


远隔千里来自不同地域、却有着明显相似性的陶器和玉器,说明中华先民创造的不同文化体系在不断演进互动中,逐步形成了早期的中华文化圈。


战国时期的鱼形铜扁壶,其样式为北方游牧民族喜用的扁壶形制,却吸收借鉴了中原地区传统酒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充分体现农牧文明的融通互鉴。


图片

鱼形铜扁壶。


《史记》《汉书》《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圣朝混一方舆胜览》《元史》《钦定理藩院则例》……琳琅满目的古籍,记录着大一统制度不断深化、大一统格局不断巩固的历史进程。


展览以翔实的文物古籍证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追求国家大一统、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始终是历史主流,推动了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形成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大交融”: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众多展品中,有一册薄薄的小书颇为特别,它有两种不同的文字,一侧是汉字,而另一侧是形似汉字却非汉字的文字,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珍贵辞书——西夏文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党项人骨勒茂才于1190年编写的,是现存最古老的双语教科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孙伯君介绍,“骨勒茂才在该书序言中说,学会‘番言’,是中原团结‘番人’的重要途经;学会汉文,则是‘番人’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学习中原文化,无疑是‘番人’发展进步的重要一步。骨勒茂才在谈及该书编纂目的时还认为,只有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最终做到‘以仁利物’‘经世济民’,成为真正的谦谦君子。”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几千年来,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甚至冲突,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这次展览中,“大交融”单元着重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3个方面深入诠释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展品中,一组器型精美、釉色光洁的辽三彩引得观众驻足。辽三彩是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主要有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辽代制瓷业传统源于唐五代时期的中原窑场,但其造型及装饰手法表现出独特的契丹民族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辽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辽三彩器物的装饰纹样多源于北方民族的生活环境,既有游牧文化的风格,也有中原文化的因素,反映出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鸿宾介绍。


图片

辽三彩器物。


在“大交融”单元,一系列文物古籍充分彰显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相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本的《孟子》,《御制满汉合璧易经》,明朝汉字音译、当代蒙古文复原、当代汉文翻译三版本《元朝秘史》……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各民族之间互译典籍、互学互鉴,共同传承中华文脉。


图片

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本的《孟子》。


茶是农区典型的农产品之一,马则是牧区典型的牧产品文化之一,历史上,茶马互市成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云南蒙化马帮牌匾、布朗族秤砣、侗族木雕茶具等一系列文物,见证了茶马互市中各民族密切往来、共同繁荣的历史。


图片

云南蒙化马帮牌匾;左下为侗族葫芦形“福禄寿喜”荷包;右下为布朗族秤砣。


藏族唐卡《福寿》、哈萨克族嵌银刻花“寿”字火镰、蒙古文“寿”字铜盘、畲族“福”字木雕,虽然身处天南海北,但各民族都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着中华民族对“福寿双全”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图片

蒙古文“寿”字铜盘;右为藏族唐卡《福寿》。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不断进行的历史事实,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一种价值取向。正是在这种长期而频繁的交流往来中,各民族血脉交融,逐步形成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文明发展增添无尽的生命力。



“大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



在展览“大团结”单元,一张饱经沧桑的黄纸油印布告引人瞩目,这张布告一尺见方,标题为“中国工农红军布告”,落款是“红军总司令 朱德”。这件珍贵文物是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冕宁县境内后,在县城张贴的安民布告。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布告内容强调‘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还明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马莉萍介绍,“布告深入浅出地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准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任务、政策和纪律。布告全文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彝汉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近代以来,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共同伟大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并肩作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自觉走向自立、自信、自强,发展成为更具包容性、凝聚力、统一性的命运共同体。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国日益富强起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越来越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必将牢不可破。展览中的“大团结”单元,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奋进新时代3个方面,深刻阐明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


展品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品尤为亮眼。其中有一件云南禄劝彝族群众献给毛主席的麻布衣,由本色麻布缝制的对襟盘扣上衣,圆领包黑布边,两肩贴缝红布剪制的五角星,前襟两侧线缝黑布剪制的“毛主席留念 云南禄劝江头村农民敬献”字样。这是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真情实意,印证了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以心换心”,密切了党和国家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图片

云南禄劝彝族群众献给毛主席的麻衣。


在“大团结”单元,一系列珍贵文物和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


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家喻户晓。展览展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主席的信、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热爱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历史铭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厅关于接收上海等地孤儿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儿衣服、孤儿们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诉说着草原额吉的无疆大爱,书写着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谱新篇、开新局。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由郭家翔拍摄)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