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详情 返回上页
罗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成功实践
发布日期:2023-10-05 22:24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量:4513   [字体: ]  打印保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亲切关怀西藏人民,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临西藏考察指导,科学把握形势和任务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西藏奋力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图片
国道317线西藏段沿途风景如画。图为在昌都段拍摄的丁青县的村庄。新华社发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


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有力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出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全面推进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40个、模范个人189个,自治区级模范集体1794个、模范个人2657个;拉萨、日喀则、林芝、昌都、阿里地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呈现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1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33亿元,年均增长8.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22年,公路总里程由2012年底的6.52万公里增至12.07万公里,高等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38公里增至1105公里;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林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运营里程达1357公里;隆子、定日机场建设通航,普兰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大力开发利用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累计外送清洁电力超114亿千瓦时;电话用户总数415.0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0.2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301.08万户。


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形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等七大产业发展,在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18362元、5697元提高到2022年的48753元、18209元。


有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减负、稳岗、扩就业等一系列政策举措,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6%,过去5年每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60万人左右。


教育事业实现优先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公费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5.37张、6.94人,所有乡镇覆盖藏医药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进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完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区)四级名录体系更加健全,其中,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出台《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重要文件,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不断提高广大僧尼的社会保障水平,西藏在编僧尼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人身意外伤害团体险全覆盖;90%以上的寺庙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广播电视,广大僧尼的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依法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17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项宗教民俗活动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


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图片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的湿地牧场。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加强,加大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以上,全区七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9%以上,自然保护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8.75%,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60.8万平方公里,西藏50.6%的区域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加快推进三江源唐北片区、羌塘、珠穆朗玛峰等国家公园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目标,零审批、零引进“三高”企业和项目,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扎实开展沿江沿河村居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全国“优秀”等级。


生态惠民持续有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70余万个,年人均补助3500元以上。最新监测表明,西藏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权利。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完善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已成为西藏干部队伍的骨干和各行业系统的中坚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准确把握西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本文系作者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