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详情 返回上页
文献中国,何以光耀世界?
发布日期:2023-08-30 09:22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道中华   点击量:3612   [字体: ]  打印保存 

图片

图片

中国历史上积累的无数文献保存了中华文明的精义,也有为世界存史的价值。

本文约 2600 字

阅读需要 7 min

孔子曾说,夏代的礼制,我能够讲,但它的后代杞国已经不足取证;殷代的礼制,我能够讲,但它的后代宋国也不足取证。因为这两个国家没有足够的文献典籍和知礼贤才的缘故。

“文献足征”是孔子的追求,也是历代王朝孜孜以求的理想,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续数千年的重要保证。

近日,“道中华”邀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赵生群教授带领我们感悟中华文明的文献魅力。

从甲骨卜辞到汗牛充栋的古籍文献

古代设置史官起源甚早,三代之前,就已有记事之官。商代遗留的甲骨文,主要记载占卜之事,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便是记录了殷先公先王的名字。王国维以《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及《汉书·古今人表》与甲骨卜辞细加比勘,整理出殷代先公先王的清晰世系,认为《殷本纪》所载商三十帝,共十七世,接近事实。

《汉书·艺文志》说古代帝王设史官专门记载其言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先秦至汉初,产生了众多史传文献,除了《春秋》《尚书》,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西晋太康年间,在今河南卫辉一带发现了魏襄王(或曰安釐王)的墓葬,得《竹书纪年》,这可以称得上是魏国的“史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立史官以记事。《墨子·明鬼下》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隋书·李德林传》引《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除此之外,儒家经典及相关文献、诸子百家之说、各种谱牒、年表数量众多,形式繁杂。

图片

司马迁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越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通史名著,在历史文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史记》对其后的中国历史和历史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以“通古今之变”的历史眼光,对古代历史作了系统的研究,对中华民族作了追本溯源的考察。他“罔罗天下放失旧闻”“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对不同性质和编纂形式的史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汇总,去芜存菁,将原本零星散乱的资料理出了一个清晰的头绪。
《史记》记事,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系统记录了五帝三代春秋战国秦汉的历史。
《史记》以前的史传记述的主要是一些重要事件,而《史记》创立了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的纪传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传记系列。本纪主要记帝王,世家记王侯将相、世家大族及有影响的人物,列传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论学术则有老庄申韩、孟子荀卿、仲尼弟子、汉代儒林等等,其他如循吏、酷吏、刺客、游侠、日者、龟策、滑稽、货殖、方技,无不备载;天文、地理、礼乐、律历、天文、祭祀、哲学、文学、医学、农业、水利、艺术等尽收其中。
可以说,《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极大地拓展了史书的叙述范围,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图片

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正史,为历代史家所传承,形成了二十六史(包括《清史稿》和《新元史》),数量超过4000卷,时间跨度长达4000年,记载五帝三王至清末历朝之事,极其系统翔实。

班固的《汉书》断代为史,根据实际情况,不再设立“世家”一体,而对纪传表志四体,则全部加以继承(只是改“书”为“志”)。
此后,自《后汉书》《三国志》到《明史》《清史稿》等历代王朝的官修史书,无一例外都有纪有传,共形成了四千余卷的纪传体正史,贯穿了四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系统详实的记载,这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
正史之外,其它古代文献也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据统计,自西汉至清代,共计有图书超过18万部,236.7万卷,现存古籍在10万种以上。
根据传统分类,中国古代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个大门类,每个门类都包含着丰富史料。如史部文献,纪传体正史之外,又分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事、载记、史抄、史评、传记、政书、地理、金石等小类。子部文献,诸子百家之外,有兵、农、工、医、历算、术数、艺术、典故、杂学、小说等,儒、释、道也囊括其中。

图片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腹底刻有铭文122字,记载了周文王受命、周武王灭商、周成王完成周武王遗愿,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宅兹中国”的铭文被认为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的最早出现。(图片来源:河南省文物局官网)

图片

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用考古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甲骨卜辞的相关记录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可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文献与人类文明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三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都中断了。

古巴比伦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以前,持续了大约2000年。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摧毁了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都城的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数学和天文学都很发达。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入侵的赫梯人所灭,它的历史也堙没在大漠之中。作为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与今天的伊拉克除了地理位置相同以外,没有太多的联系。
古印度历史记述开始的时间与《史记》差不多,但是古印度的文明历史也已经烟消云散。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些相关材料一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因为发现的地方叫哈拉巴,所以又被称为哈拉巴文明。古印度没有留下系统的历史记载,遗留下来的文字现在也未能识读,因此人们无法了解那早已远去的往事。
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因朝廷设置书吏、书记官,记录政府官方活动的相关信息,由此产生了简略的官修年代记和帝系表,但这种官方记事传统后来中道而废,古埃及文明也中断了。现在埃及留给世人的是一座座神秘的金字塔,还有一些同样神秘、迄今无法识读的文字,古埃及文明也许将永远成为历史之谜。

图片

众多古老文明在漫长岁月中走向湮灭,历史文献的薄弱甚至缺失,造成其历史难以考证,文明的细节无法确知。图为埃及吉萨金字塔。(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只有中国,文字从甲骨、金文、篆文、隶书到楷书一路发展演化,文化不断发展积累,经史子集四部文献,浩如烟海,总字数超过10亿,包含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料,给后人留下了翔实系统的记录。
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中国历史无疑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司马迁的《史记》成书在2000多年以前,记载了从五帝到汉武帝2000多年的历史,而同一时间,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历史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历史记录就显得弥足珍贵。
《史记》中不仅保存了中国历史,同时也记载了相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涉及许多人和事。如阿富汗和中亚五国,西亚伊朗、伊拉克,南亚印度,东北亚日本、朝鲜、韩国等,他们的早期历史很多可以在《史记》中找到相关记载。因此吕思勉曾说,当司马谈、司马迁著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自己所了解的世界尽数写入书中,所以,说他们的著作是当时的世界史也是合适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人类想要了解自己的历史,就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而中国历史文献的世界意义即在于此。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赵生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