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详情 返回上页
高僧玄奘,也怕“心猿意马”丨成语与佛教文化
发布日期:2023-09-27 08:28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量:5667   [字体: ]  打印保存 
图片

心猿意马,又称“意马心猿”,指思想好像猿猴攀枝、野马奔腾一样难以控制,常用来形容心思不定,心神不专,主意变化无常。但其实这个成语本来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原意为在进行修行时思想、心念难以安住一处。


该成语最早出现于道教文献,即东汉魏伯阳在《参同契》中写道:“心猿不定,意马四驰,神气散乱于外。”


佛教文献中也多运用此喻,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这里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欲望(或指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比喻为树,而凡夫的心神就像猿猴一样攀缘不止,难以停歇。


《大日经·住心品》将瑜伽行者之心相分为60种,其中最后一种为“猿猴心”,指修行者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


关于“心”和“意”,佛教有非常深入的阐释和极其微细的辨别。如古印度佛教论师世亲在《俱舍论》中将“心”分为“心、意、识”3种:集聚潜在的功能,而生起现行的事物者称为“心”;恒常思量,内在的主宰者称为“意”,可理解为自我;能不断攀缘外境并分别事物之差异,称为“识”因为“识”有了分别事物与外在境界的作用,故此又称为“缘虑心”。唯识宗典籍中相关论述则更为详尽复杂。而“心猿意马”成语中的“心”和“意”多一概而论,指的就是擅于攀缘、思虑的“缘虑心”,即日常所谓“思想”。


佛教极其重视“禅定”,即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达于不散乱之状态,认为禅定是悟道、修道、证道的必由之路。而“心猿意马”被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所以应该设法降服。如《维摩诘所说经》中指出有些人难以教化就在于其心思散乱,应该严加调伏,经云:“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图片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由此可见,要降服“心猿意马”绝非易事,必须痛下一番功夫方能成功。


佛教诸经论中关于如何调伏“心猿意马”的方法极为丰富,最常见或最根本的便是“禅”,如唐代玄奘上呈唐太宗的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能够将心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乃至得定开慧,最终明心见性。以此作为“心猿意马”的对治之道,犹如将猿猴系之于柱,则不复肆情腾跃。如此经过长期修持,才能恢复本来清净无为的本性。如著名的云门祖师文偃禅师经17年风餐露宿,且弄折一只脚后始得“心猿罢跳,意马休驰”。唐许浑的《题社居士》中也表达了“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的神往。


值得一提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多处提及“心猿意马”,且意味深长。如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道:“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又如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诗曰:


“意马胸头休放荡,

心猿乖劣莫教嚎。

情和性定诸缘合,

月满金华是伐毛。”


可以说深契佛道教义理,耐人寻味。


该成语后来被俗化并广泛使用,如宋代朱翌有《睡轩诗》云:“心猿意马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元代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中写道:“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牵拴,将繁华不挂眼。”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中说:“真是我见犹怜,未免心猿意马。”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辑/封煜靖  制作/丛蓉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