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2月11日在昆都仑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昆都仑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卫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昆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包钢等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实施“三带三区”发展战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
(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5.9亿元,居自治区各旗县区之首,同比增长24.2%;财政收入实现22.6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5.54%;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3.5亿元,居全市各旗县区之首,同比增长31%。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平台取得重大进展。明拓集团、燕京雪鹿啤酒、小肥羊集团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西北创业的组建和大安钢铁、吉宇钢联、华美稀土等企业的划入为工业经济增加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加强与包钢的互利合作,顺利组织实施了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钢铁深加工园区规划建设,完成了一期3平方公里征地和拆迁,“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实施的8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50.0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20%。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加速提升。中央商务区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商场、综合超市和专业性市场等为主体的商贸业态格局,包百、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海港酒店等重点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企业繁荣活跃,2008年全区限额以上批零、餐饮业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0.9%;商业地产投资开发态势强劲,万號国际酒店、恒隆都市豪庭、东方红商业广场、金基商业广场等16个以星级酒店、商业广场、写字楼和商务公寓为特色的项目相继开工、竣工和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总投资85亿元,年度投资建设规模达到历史之最;我区荣获了“2008年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称号,地区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34.5亿元,同比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2.05亿元,同比增长24.7%。
(二)深化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推行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街道办事处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积极协调和服务包钢辅业改制,涉及19家单位、1万余人的辅业整体改制顺利完成,成立了内蒙古包钢西北创业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构建起了改制企业的管理经营新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4911户和2851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31642人和51208人,特别是小肥羊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品牌餐饮企业。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引进外资呈现出领域宽、项目大、质量高的良好局面,实际利用自治区外(国内)资金达到69.8亿元、同比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1亿美元、同比增长35%,进出口贸易额完成1.6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三)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呈现新亮点。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昆河综合治理工程景观形象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雪鹿啤酒文化生态公园二期建设顺利推进,荣获“首届中国环境艺术奖”。在包钢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1亿元,对友谊13#街坊、黄河四区等24个旧小区进行了亮化、美化、绿化和硬化治理;实施了团结11#街坊、团结甲16#街坊等“夹心房”改造,推进了龙银锁新农村项目建设,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了昆北路、110国道城区段综合改造工程,完成了友谊大街、白云路等34条18万平方米道路修建拓宽、便道硬化工程,对30条小街巷进行了集中治理,交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实施了大青山南坡绿化、黄河湿地景观建设工程,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南部区开发加快推进,首期24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和住宅项目开工建设;农民安置小区——和平新苑一期10.5万平方米、民悦小区9.5万平方米住宅完工并实现入住;全面加快“三横三纵”路网建设,富林路、林荫南路、校园路和丰盈路建成通车,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加强城区长效化和精细化管理,实施了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退路进场等综合整治工程,市容市貌极大改善。大气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四)着力改善民生见到新成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353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542万元,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2216人,对“零就业家庭”全部实行了托底安置,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7%以内。全面实施“三个1000万”工程,为社区居委会干部每人每月增加补贴200元,人均每月达到1100元;投入资金760万元,解决了490多名区属企业人员遗留社保问题,并为610多名区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补贴社会保险;投入资金460万元,建设社区“两室”用房52处、共计11600余平方米。按政策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每月达到1055元,全年为3770名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709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顺利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9万余人,并为1988人报销医疗费用406万元。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从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280元,全年发放低保和各类社会救助专项资金2292.7万元,低保标准和补差金额为自治区各旗县区之首。提高了城区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待遇,每人每月达到600元。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活,投入资金500万元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将1056户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全部纳入了廉租住房补贴范围,全年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81.3万元;累计筹措资金1400余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万余平方米。按照政策,调整规范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义务教育教职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津补贴。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45元,同比增长17.2%。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围绕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兴办的好事实事项目得到落实,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五)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教强区战略深入推进,全年累计投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2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科技项目18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5%,科技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大教育改革和投入力度,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发展,2008年全区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最高水平;实施了新建5所学校、学校改扩建、教育城域网建设、塑胶操场建设“教育四大工程”,总投资规模近4亿元,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文体事业繁荣活跃,组织开展了“百百工程”、“第23届鹿原文化节”等30余场80余次群众性品牌文体活动。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医疗卫生、食品卫生、爱国卫生工作有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和符合政策生育率始终控制在合理水平,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细致地完成了人、财、物的接收工作,城区总面积由72.6平方公里增加到301平方公里,人口由57.2万增加到65.6万,新增21个行政村(嘎查),为城市拓展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检查和监管力度,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情国力调查和统计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和服务,积极探索和做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工作。老干部工作不断加强,投入资金1500万元新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民族宗教、志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红十字事业有了新发展,工商、税务、交通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和国土资源等执法部门认真履行职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开创新局面。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取得突出成效。全力支持四川抗震救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捐赠活动,全区共捐款捐物合计价值1078万元。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昆区段传递、“全国文明城市”再评选和承办包头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工作任务。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的监督,认真执行和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理自治区、包头市、昆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98件。深入推进依法治区,“五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大接访和联动大接访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解决各类信访遗留和疑难问题,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信重访整治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平安昆区”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荣获了自治区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行政监察不断加强。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去年四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包头市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克服困难渡难关,取得了较好成效,确保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包钢等驻区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和企业,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全区人民和关心支持昆区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宏观经济下行给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部分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工业园区发展滞后,区属重大工业支柱项目不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引进不够;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城市建设的水平和品位仍需持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需不断增强;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民生和社会事业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发展环境还需不断优化。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蔓延,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外部经济环境较为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些将会对我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严峻挑战面前,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应当看到,宏观经济的调整变化会使我区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为应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自治区出台了增加投资、大范围实行电力多边交易等政策;包头市出台了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等六大类、十九条实施意见。同时,我区全面加强了对重点行业、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原材料供应、技改扩能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极大提振,形成了政企合力保增长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1月份全区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保持了较好态势。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变挑战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区委九届八次全委会议的要求,深入实施“三带三区”发展战略,坚持区域一体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项目带动和支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构建自治区科学发展先行区。
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的要求。
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投资、促消费,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保增长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投资和消费拉动相结合,努力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2009年拟实施90个重点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380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要把重点项目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支撑,全方位服务和积极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并认真把握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领域,积极开展项目规划、论证和申报,全面做好西郊污水处理厂、三北防护林、教育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的对接,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扩大重点项目建设规模,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通过争取财政贴息、政府补贴和信用担保等办法,整合资金,引导投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同时,要全力服务和帮助部分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生产、扩大规模、拉动投资。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和调度,逐户深入企业,全面掌握运行态势,研究改善经营和拓展市场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支持企业协作、保障原材料供应、加强产销衔接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要提高消费需求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培育消费热点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着力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和农牧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方向,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营造公平有序的消费市场环境。拓展消费空间,大力培育商贸、餐饮等消费热点,稳定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鼓励居民消费。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工业是立区之本,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促就业、保稳定。要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新上项目和技改扩能项目为支撑,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构筑钢铁、不锈钢和稀土等支柱产业优势,加快工业大区建设步伐。2009年拟实施工业项目65个,总投资232.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06.2亿元。
举全力建设和发展钢铁深加工园区。要坚持企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群,把建设和发展钢铁深加工园区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起点发展的定位,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要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加强融资、有效投入、高质高效,全面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尽快完工,达到项目入驻条件,并要实施张家营子周边治理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园区周边环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区容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形象。要健全完善园区的管理、招商和服务工作,出台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编制科学的园区项目布局规划,制定有效的园区招商活动方案,结合园区产业特色和定位,加强组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展开园区招商活动,广泛进行项目洽谈、对接和落实,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年内确保25个钢铁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服务入园项目,力争部分项目当年建设、当年达产。同时,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旧110国道以南区域征地拆迁工作,推进园区拓展。切实把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尽快形成钢铁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成为支撑昆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
积极支持和推动工业企业技改扩能。引导重点企业适应发展形势和市场变化,实施技改扩能和结构调整。全力推动华业特钢与包钢合作的20万吨不锈钢宽厚板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2009年不锈钢产量达到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推动包钢综企10万吨大口径特种钢直缝焊管、新型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和西北创业12万吨无缝钢管热处理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大安钢铁、吉宇钢联、华美稀土等企业挖掘潜能、加快发展,实施大安特种钢、大安变电站、吉宇钢铁深加工、华美烧结厂、华商稀土低碳铬铁等项目,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做好食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支持燕京雪鹿啤酒、小肥羊集团、呱呱叫食品等企业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坚决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有计划地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三)推动服务业扩量提质,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立足现有商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依托楼宇项目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建设商贸金融大区。2009年拟实施商业金融及其它项目25个,总投资147.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3.8亿元。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鞍山道商业步行街南北段商业氛围,建成西北地区的特色商业步行街。丰富包百——王府井和神华商圈经营业态,引导商家实施错位经营,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入驻。加快发展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家居中心和连锁店铺,推进商贸服务业的便民化,不断满足居民生活性消费需求,促进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扩量提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组织实施好钢铁大街两侧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万號国际酒店、恒隆都市豪庭、恒隆公馆、帝豪天下、东源国际大厦等建成项目的运营和招商;加快东方红商业广场、金基商业广场、中银国际大厦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早日实现竣工运营;推动实施国贸综合体、包头市金融大厦、包头市少年宫等地块改造和项目开发。抓好商业和地产的有效结合,着力引进家乐福、百盛等世界500强和五星级酒店入驻,不断提升商业品位和档次。依托楼宇项目大力引进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并以小肥羊总部为突破口,吸引西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在昆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业。以鹿畅达钢材市场、二冶昕隆物流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配套工业园区的生产性物流业。推动东宝煤炭物流公司实施包头东阿物流园项目建设,形成300万吨货物仓储、配送和周转能力。加快新奥蒙华物流中心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实施一期工程场站建设,增强发运能力,扩大覆盖半径,建设自治区级专业物流基地。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认真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自然状况、区域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加快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对21个行政村(嘎查)进行特色发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快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实施“收缩、转移、集中”战略,继续推进包钢尾矿坝周边五村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好哈业脑包中心集镇建设,加快村民安置住宅楼和公共设施建设进度,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发挥工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园区周边农牧民围绕园区开展各类劳务活动。通过置换土地、整体搬迁等方式,推进城乡结合部改造建设。依托110国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对民族东路北出口和110国道(民族东路至昆河段)两侧环境进行治理改造,大力发展汽贸业;投入3000万元改造昆都仑召,实施昆都仑水库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农牧区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向社区转变,加快实施“村改居”工作,积极引导农牧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待遇。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通过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集中。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扩大蔬菜大棚、花卉等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生猪养殖基地、肉羊育肥基地建设,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形成特色农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有关政策,大力发展节约、循环、生态型农牧业。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昆河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继续推进围封禁牧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安全饮水、村镇路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牧区条件。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牧区教育、计生、卫生和文体等公共事业,健全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牧民素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步伐。
(五)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按照生态环境良好、配套功能完善、商务环境优越和城市管理规范的目标,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全力实施重点景观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昆河综合治理景观的维护和管理,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打造集生态环保、蕴含钢铁文化的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民心工程。进一步完善啤酒文化生态公园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啤酒博物馆、啤酒屋和啤酒坊尽快开业运营,建成自治区第一条特色突出的啤酒街,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加快城市化进程。全力做好南部新区开发,加快保利香槟花园、京奥港花园、东亚世纪城、名流国际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建成100万平方米现代化商务、办公和住宅小区,推进“和平新苑”二期40万平方米住宅建设,形成南部新区的良好投资开发态势,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实施南部区二期范围内沼园西路、林荫南路、沼潭西路等道路及管网配套工程,积极做好二期开发。推进北部区改造,按照《北部区控制性规划》,实施南排村、新城村、前口子村、边墙壕村“城中村”改造,实现城市扩张。
加强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对少先25#街坊、钢34#街坊等30个旧小区进行亮化、美化、绿化和硬化治理。实施钢37#街坊、友谊29#街坊等5处“夹心房”改造工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0余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妥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享受廉租住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友谊大街等16条道路的亮化、美化、绿化和硬化工程,对白彦道西段、昆工路等13条小街巷进行治理。实施昆河西路延建工程。对苏雅拉游园和团结游园进行改造。继续实施黄河湿地景观、大青山南坡绿化生态建设工程。按照科学规划,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完善机制,创造条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
巩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改善环卫基础设施,新建大型垃圾转运站1座,改造压缩式垃圾转运站3座,新建改造城区水冲式公厕,并将所有公厕免费开放,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深化城市长效管理,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综合执法、环卫、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市容环境和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实现管理全覆盖、保洁全方位、监控全天候。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的各项工作,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依托包钢、发展昆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包钢“双百亿美元”奋斗目标和“做强钢管、挖潜板材、长材调剂”的结构调整方向,做好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与包钢多领域、深层次的互利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和谐共建。充分发挥各街镇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引进项目、兴办企业,实现街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和环境,积极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争取融资,区财政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贴息贷款,推动一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更强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实的措施,迅速展开新一轮招商引资活动。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改善招商引资方式,围绕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精心包装和推介项目,加强和扩大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引资规模。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紧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胶东半岛、辽东半岛、西南地区等机械制造和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中的地区,立即行动,迅速出击,主动对接,引进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入驻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中,对意向项目,要重点紧盯、力争落地;对在谈项目,要全程跟踪、强化服务;对拟谈项目,要扩大范围、主动招商,切实形成“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运行机制,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全区上下的积极性,形成多方面争取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的机制。
(七)加大财税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保障支撑作用。加强财源建设,积极涵养税源,大力培育带动力强、税收贡献率高的优势产业,形成一批纳税支柱大户,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完善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机制,坚持依法纳税,强化税收征管,有效堵塞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切实发挥财力保障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办公经费等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把财政资金更多的用于确保重点、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投入“三农”、教育、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民生活的领域。要全面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为重点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八)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把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各类教育和培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蒙古族学校、二十九中翻建、二十九中分校、和平小学的续建工程,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推进科教大区建设。加大文化、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筹建集文化馆、图书馆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大厦,着力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站建设,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加强统计工作,开展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承办好自治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完善和提升审计监督水平,充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作用。严格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日常监管,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高度重视并加强信访工作和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普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树新风、学先进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开展好庆祝新中国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继续加强民族宗教、档案、志史工作,促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协调发展。
(九)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深入推进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就业工程”,使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坚持创业培训和小额贷款相结合,深入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等工作,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做好困难就业群体再就业援助,采取落实政策扶持、开发公益岗位、鼓励创业带动、托底安置等措施,积极帮助就业,全年计划新增就业100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0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确保就业形势相对稳定。高度重视并切实改善民生,实施好“三个1000万”工程,从2009年1月起继续为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补贴,继续为区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补贴社会保险,继续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选择10个社区继续实施社区养老服务。继续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投入资金500万元救助特困群众。对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进行资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私营企业员工、个体劳动者等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补办工作,实现养老保险政策的全覆盖。继续投入资金200万元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做好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筹资标准提高到120元;为全区40岁以上的农牧民免费体检。继续按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城镇低保家庭取暖补贴每户每年提高200元,达到600元。继续提高城区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工资,达到每人每月800元,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继续大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好事实事,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三条基本准则,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自觉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大机遇,结合我区实际,为企业发展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不断增强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合力。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形势催人奋进,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为构建自治区科学发展先行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