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昆都仑区“十四五”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规划
发布日期:2021-06-24 15:16  发布单位:昆区发改局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3817   [字体: ]  打印保存 

昆都仑区十四五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强大消费市场为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昆都仑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四基地、三区定位,引领和推动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区之一就是要把昆区建设成为区域性消费中心,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领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一是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昆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区,可以利用自身对区域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扩大区域消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表率作用。二是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昆区商贸流通较发达,而繁荣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消费区域和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激发潜在需求。三是有利于发挥昆区比较优势。昆区通过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和放大已经具备的比较优势,扩大地区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为昆区未来发展夯实坚实基础。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是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结果。顺应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客观要求,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好区域性消费中心,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使昆区成为区域实力强大的领头羊

二、发展基础及问题

(一)现实基础

1.“中心优势凸显,交通网络发达

昆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是呼包鄂经济圈的中心城区,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2.经济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旺盛

十三五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左右,总量占全市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7%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5%左右。昆区经济基础良好、实力较强,在西部城市特别是呼包鄂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市场建设快速发展,消费集聚功能显著

昆区城市商贸服务业态逐步完善。以大型百货、综合超市和专业性市场为主体的商贸业态不断完善,包百大楼、维多利商厦、海德酒店等重点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企业持续繁荣活跃;沿钢铁大街商务区功能丰富完善,苏宁广场、吾悦广场等新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围绕填补城区南部和北部的商业短板,华发新天地加快投入运营,世茂云锦、铜锣湾商业广场规划开工建设。更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一站式的购物娱乐需求。

4.科技创新不断集聚,创新创业活力显现

电商示范基地加速发展,创新创业活力显现。成长型电商企业逐步聚集,在昆区电子商务大厦聚集了和聚、包钢电商等1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涵盖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基础服务、网站建设、技术开发、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管理咨询、信用、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昆区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示范基地共建成12家创业园孵化基地,入驻企业713户,孵化初创企业383户,直接带动就业8054人,创业园孵化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

5.新兴消费业态亮点纷呈,发展潜力巨大

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互联网+养老走在前列。互联网+流通提质增效,传统商贸业加快互联网应用。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类企业应用微信等新媒体开展营销,通过58同城、抖音开展销售,形成网上品牌推广、实体店消费、网上点评的服务消费新模式。互联网+智能终端无接触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贴近生活。

6.积极发展节庆+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昆都仑区积极发展节庆+旅游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消夏等重大节庆时间节点,连续成功举办以民间表演、歌舞晚会、体育赛事为主的十二届魅力昆都仑品牌赛事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相关消费。目前昆区的景区主要有石门风景区(AAA)自然风景区、包钢工业游景区(AAA)、包头博物馆(AA),人文景观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蒙恬北筑长城汉武帝北巡单于台昭君出塞文化特色浓郁的昆都仑召。

7.物流基础良好,运输体系完善

借助包头钢铁产业优势形成了以钢贸产品集散物流为核心多元化业务模式的钢铁物流园区,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贸物流集散基地。2020年物流园区全年累计完成钢材销售量731万吨(吞吐量1335万吨),同比增幅14.03%2020年全年累计完成钢材销售额275.76亿元,同比增幅5.73%

(二)比较优势

呼包鄂区域内主要城区比较。昆区位于呼包鄂群区域,通过对区域内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指标比较可以看到,昆区作为呼包鄂城市群区域中重要的城区,在地区经济实力、社会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与呼和浩特市的主要城区相比,昆区经济实力更为雄厚,社会消费总量水平比较接近。虽然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低于呼和浩特市的两个地区,但是随着昆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的不断推进,相对于呼和浩特市比重较高的三次产业,未来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吸纳集聚能力更强。

由于鄂尔多斯资源型城市特征的因素影响,导致鄂尔多斯市经济总量(3605亿元)高于包头(2714.5亿元),但是社会消费总量与包头差距较大。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昆区较青山区、东河区要多,也高于呼和浩特回民区、新城区和鄂尔多斯东胜区,包头的潜在消费能力相对更强。从消费支出水平看,2020年包头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消费支出占比构成超过10%的有食品烟酒(29%)、居住(17%)、衣着(11.4%)、教育文化和娱乐(11.4%)、医疗保健(10%),可以看出除了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必须的消费,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占了很大的比重,居民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和精神消费。

包头市其他旗县区相比,在呼包鄂区域中,昆区具有较强大的消费吸纳和集聚能力,加上特有工业基础优势和招商引资成效,昆区已经具备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的比较优势和条件。

 

城区指标

昆区

青山区(高新区数据合并)

东河区

呼和浩特

回民区

呼和浩特

新城区

鄂尔多斯

东胜区

GDP(亿元)

833.96

920.2

329.4

298.1

605.12

712.63

三次产业比例

0.4:39.4:60.2

0.6:34.6:64.8

2.0:29.6:68.4

0.16:10.23:89.61

0.3:14.1:85.6

0.2:36.5:6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36.53

440.61

185.89

497.85

483.7

260.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4393

53753

45780

46144

47732

49768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28221

(包头市)

26182

(呼和浩特市)

26521

(鄂尔多斯市)

12020呼包鄂区域主要城区经济指标对比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

 

(三)面临问题

1.周边城市竞争激烈,消费外溢较严重

随着周边呼市、鄂尔多斯等地区服务业的持续壮大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加之网络购物、线上消费的普及推广和交通日益便利,昆区消费特别是中高端消费外溢比较严重。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昆区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左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下滑明显,亟需在稳定提升传统消费、引进培育新型消费上加大力度。

2.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智能化发展不足

工业领域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不高,距离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尚有差距,转型升级亟待加快。在创新驱动发展、精准高效招商、高技能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短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小,对工业经济拉动力不强。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设计创新、品牌打造、网络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专业化程度不高、价值链向高端化延伸不足。

3.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同质化竞争严重

金属深加工园物流园区主要以钢贸物流服务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初步形成了以鑫港源顺物流园、华蒙物流园等几大钢贸物流园为龙头的钢贸商户聚集效应,可以满足采购商一站式采购、集中配送的需求。但一区多园、独立运营的粗放式发展格局也造成了园区缺乏整体的功能区划布局,服务领域过于集中在钢贸物流的单一形态。各钢贸物流园经营模式雷同,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利于钢贸物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传统商贸创新不足,业态特色不明显

昆区的商业综合体处于传统商业和新型商业并存的状态,运营模式以传统购物为主,餐饮、休闲娱乐、亲子、运动健身、互动体验相关业态非常有限。商场内品牌以大众品牌为主,缺乏新兴潮牌、特色品牌,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特色不明显,客户定位差别不大,竞争激烈。商业街缺乏整体规划,街区特色不足。现有特色商业街大多数是有商户自发聚集后形成的,由于缺乏全市性的整体考虑和统筹规划,导致商业街区布局比较散乱、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鲜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5.社区网点规划不足,消费需求待挖掘

老社区的商业规划缺乏,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传统商铺创新转型有待加强,社区商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传统经营模式创新发掘力度不够,居民消费潜力尚待挖掘。社区智能终端相关的开发及配套设施仍显匮乏,居民对于智能终端的使用率及使用方式很单一。老龄化社区对互联网消费接受度不高,互联网+社区平台利用率偏低、发挥作用不明显。适应社区电商业务发展需要的人才十分缺乏,因此在社区服务方面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6.旅游带动消费不足,产品供给不丰富

工业+旅游主要依赖包钢集团,目前主的困难和问题是,成规模、成体系、有组织的参观和学习接待群体不够集中。旅游产品特点鲜明,但旅游附属产品较缺乏,旅游变现能力不足。农业+旅游相较于其他区县优势不明显,农业观光、采摘、农牧家乐等涉农旅游业态相对较少。节庆+旅游主要面对当地居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节日旅游项目不足。基于景区的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景区景点未串连成线,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带动不明显。

7.新兴业态规模较小,产业集聚不明显

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带动新业态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总体缺乏新业态新模式的标杆企业和头部品牌,行业影响力不足,产业链集聚性和带动作用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通过外引内育的方式,一方面吸引和引聚总部型新业态企业落户,一方面培育本地企业发展壮大,这对促进新型消费产业链集聚和相关产业带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8.线上品牌效应较弱,知名品牌培育不足

昆区传统商场业态丰富,但在传统提升创新和新业态发展方面未能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仍没有在垂直行业、区域特色等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因此昆区需要通过品牌打造、培育、宣传等方式促进新兴品牌发展壮大,推动传统特色企业发展自身特点的线上品牌,或传统区域形成特色的知名集群品牌。

三、建设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抓国家和包头市加快消费提升发展的重大部署,以质量品牌为重点,突出特色化、智慧化、融合化导向,挖掘区域消费资源优势,通过十大任务、八项举措,提升消费能力、激发潜在消费市场活力,扩大周边消费市场辐射能力,立足包头市、辐射内蒙古自治区、联动京津冀,建设成为我国北部区域消费枢纽。

十四五时期,区域消费中心建设的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导向与定位:

一是深度挖掘需求,释放存量消费。依托昆区现有商业基础,促进龙头商业企业和商贸市场的转型升级,深度挖掘和开发餐饮、文旅、培训教育、康养、居民等方面的存量需求,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匹配性消费业态和功能布局,满足居民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消费需求,解决消费外溢问题,扩大消费辐射能力,吸引周边城市人群来昆区消费。

二是突出业态融合,培育特色消费。整合利用本地文化、特色资源,以构建大消费生态圈为导向,推动旅游、教育、医疗等行业与消费融合发展,在产品、渠道和市场融入本地特色,打造特色美食、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特色消费链条,提高消费关联度和业态粘性,促进消费升级发展。

三是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消费品质。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通过运用新兴数字技术,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优化交通、生态、金融、卫生等消费服务环境,提高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经营秩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消费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消费品质。

(二)基本原则

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相结合。区域消费中心的培育建设工作要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要集中力量和资源在重点发展区域、优势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标志性成果。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区政府及各委办局在培育建设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遵循市场机制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培育建设的内生动力。

满足需求和创新发展相结合。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供给为重点,提供安全、便捷、绿色的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创新,培育新型、特色、个性化服务主体,注重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

完善设施与优化环境相结合。加强城市消费硬环境建设,完善消费设施布局,提升消费便利度,同时着重优化消费软环境,优化消费市场供给,积极引导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政策支撑体系,完善配套服务。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昆区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应对标国内消费中心,完善促进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立足包头市、辐射呼包鄂地区、联动京津冀,建成一个百亿级大宗贸易结算中心;四个10亿级多业态商圈;培养150家亿元销售法人;社区商业覆盖率达到100%的我国北部区域消费枢纽。通过提升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等要素的吸引集聚能力,建成生产性服务聚集地和生活性服务优选地。

繁荣消费市场,打造环境完善的消费供应链。依托昆区现有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工业产品、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商贸、美食、文旅、教育、康养、居民、住房等10大消费场景,建设钢贸物流百亿级大宗结算中心,包百、阿尔丁、南部区吾悦、北部区410亿级多业态综合商圈,促进消费品、商业设施和服务提质升级,打造多层次商业体系,构建技术服务、现代金融、设计创新、品牌打造、网络营销、仓储物流等环境完善的消费供应链。

顺应消费提质升级趋势,激活区域消费潜力。鼓励新零售、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展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旅游、教育、文体、居民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大力支持新兴业态创新发展,鼓励基于互联网+”智慧+”等服务设施的软硬件提升、服务企业的业务创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培育绿色消费理念,推进绿色消费模式发展,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好假日消费,满足不同群体深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消费服务支撑体系。鼓励消费相关的金融、物流、人才、商务等配套业态发展,完善新型消费产业链,培育新型消费能力。加强消费领域统计监测、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逐步完善区域消费发展环境。推动消费提质增效,执行服务业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提升本土消费品牌竞争力,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提高消费辐射能力。

2.具体目标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3亿元,同比增长10%2022年,达到381亿元;2023年,达到410亿元;2024年,达到442亿元;2025年,达到470亿元。到2025年培育1个百亿级大宗贸易结算中心;410亿级多业态商圈,400家以上限上企业,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控制在50%以上合理范围,整个城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通达性良好,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新老业态相互支持,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2025年达成的具体目标:

1个百亿级大宗贸易结算中心:建设完成公共服务平台1个,专业工业品交易平台或供应链服务平台等3个,10亿级以上结算主体3家。培育引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3家。在全部核心企业中推广供应链金融,大宗贸易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

410亿级多业态商圈:形成包百、阿尔丁、南部区吾悦、北部区410亿级多业态综合商圈。

在商业设施建设和打造方面:打造1-2条自治区级示范步行街,2个商业综合体实现智慧商场

在餐饮企业发展方面:规上餐饮企业规模达到100家,引进空白业态20项,培育一线、网红、流量品牌店铺50个。

在文旅消费方面:推动森林春天文旅新天地开业运营,启动昆河片区招商引资;推动昆仑国际滑雪度假村提档升级,引进文旅小镇等大型旅游项目。

在培训消费发展方面:形成特长培训、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市场体系;加强昆区重点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产业发展关键人才,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职业新技能培训项目;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重点人群培训;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用人才培育体系。

在医疗康养服务方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服务范围达到全覆盖。

在居民服务方面:鼓励家庭服务机构引进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支持社区服务云平台建设,支持社区O2O模式发展。

在宜居消费方面:服务业入库企业中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其他房地产企业规模到达6家,营业收入年均保持8%以上的增速。

在消费特色品牌打造方面:打造包钢、雪鹿啤酒、昆都仑召庙、昆河、乐园5个实体与宗教、旅游、娱乐业态的旅游示范点;开展魅力昆都仑昆河冰雪节昆河音乐节等特色节日活动。

在新业态发展方面:鼓励无接触配送、不见面消费等新模式发展,培育各行业网红店100个,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企业或引进国内头部电商企业项目5个。

四、重点建设任务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工业产品市场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我区工业产业、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质量品牌效益,才能通过市场机制寻找我区区域经济在内需背景下的产业分工地位。

鼓励工业产品的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工业品销售市场提质扩容。促进精品钢、系列稀土钢等钢铁新材料产品;稀土原材料、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新材料产品;高纯晶硅、电子级晶硅、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片、组件等绿色新能源产品;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材料四类工业产品销售市场提质扩容。

实施智慧工业园区工程,推进产业链智能化转型。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智能化工业园区,包括一平台(数据感知平台)、两中心(智慧运营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六系统(经济运行、能源消耗、安全应急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物流、综合服务系统)引导企业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工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支持包钢等重点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鼓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搭建产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定期遴选发布《昆区优势工业产品目录》,宣传推广优势产品,促进产业链协作配套。搭建产品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搭建联合攻关、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供需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对接会、商务洽谈等活动,促进联盟之间、联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协作配套。鼓励制造企业成立独立核算零售公司,培育各类工业产品交易结算中心。

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促进品牌与质量联动发展。把融入国内大循环落实到产业,企业、产品的品牌和质量建设上来,以品牌促质量,以质量立品牌,以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和产品品牌,品牌与质量联动发展,进步提高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力度补短板,着力提升企业品牌,推进企企融合、企地融合,整合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切实提高竞争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服务意识,精细化做好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拓展市场,赢得声誉。

(二)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大宗商品结算中心

深化物流与生产、销售、研发设计、金融等行业无缝对接,以产业园区、商贸中心、交通站点以及重要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推进物流功能区建设,整合资源优势,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物流企业规模、档次。培育引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强化龙头引领作用。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应急物流新业态。创新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模式。搭建互联互通的物流枢纽综合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分拨中心、贸易结算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带动仓储、运输产业发展。做大城市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牧区配套物流服务。加强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建设,有效增强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物流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

将钢铁建材物流园区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贸物流集散基地,区域性大宗贸易高地。发挥物流园区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钢材市场强大的供给能力。钢铁物流园区已经具备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贸物流集散基地的基础优势。钢铁大宗商品贸易是畅通我区钢铁产业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园区1000余家活跃的商户是我区钢贸产业融入大循环结构的强大脉络。借助包头钢铁产业优势打造以钢贸产品大宗贸易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引导园区实现协同整合、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大宗贸易生态,打造综合性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提高园区钢贸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水平,提高钢贸商户销售利润。提供集约化、定制化的加工增值服务,建设现代交易服务中心和铁路运输装车公共服务基地。强化钢贸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强化钢贸产业链外部资源的合作对接。建成区域大宗贸易结算中心,打造一个百亿级钢铁大宗贸易结算中心。培育十亿级以上结算主体3家,构建一个由龙头企业、重点企业、集群企业共同组成的大宗结算综合体。

(三)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

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搭建昆区供应链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针对钢铁产品、稀土产品、新能源产品、新材料产品、大宗商品等昆区特色产品,打造供应链金融特色产业,提高供应链金融资产流动性,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生态,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解决方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供应链金融综合产品服务。

鼓励核心企业增加付款计划企业数量。将与核心企业有稳定交易往来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全部纳入核心企业付款计划,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状况。鼓励金融机构、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鼓励发展金融租赁、产业基金等融资业务,创新基于存货、仓单、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模式,积极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盘活资产、周转资金,满足融资需求。鼓励保险机构提供营业中断险、仓单财产保险、抵押质押、纯信用等多种形式的保险业务参与供应链金融,以增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保障支持。

(四)促进商贸流通提质升级,建设十亿级商贸集聚区

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支持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对重点企业加强指导、服务和评估,完善重点企业运行监控分析制度,重点支持包百集团、友谊批发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支柱型流通企业发展,培育区域性流通行业知名品牌,做优做强存量,壮大本土实体企业,形成龙头带动、辐射效应,提升昆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

打造活力强劲的核心商圈。加快完善和升级包百、阿尔丁等成熟商圈;重点打造俄罗斯风情街文商旅聚集区;推动苏宁、吾悦、维多利等商业综合体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渠道、丰富业务内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商场环境,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购物消费场所。有序推进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与运营。完善商圈服务业态,形成业态丰富、功能完善、景观塑造、统一管理的商贸服务集聚区。

加快形成大型交易市场集群。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聚发展,优化友谊、大菜窖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提升服务和交易质量,加大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完善钢铁建材物流园区、机电城、建材城、二手车交易等重点专业交易市场,推动结算中心等项目的引进打造专业市场集散中心。推进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和电商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打造一批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覆盖全市的批发(零售)市场格局,做到建成一个市场、带动一个行业、服务一方需求。

推动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立足现有商业街区,重点改造包百步行街,通过增加灯光秀、裸眼3D电子屏等聚人气措施,提升包百商圈人气,打造立足包头辐射周边的网红打卡地,为整个包百商圈注入活力。通过支持乌兰道商业街、俄罗斯风情街等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培育基础设施完备、业态功能多元、知名品牌集聚、服务供给健全、街区管理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的高品质步行街。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示范街区,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步行街。

推进零售业创新转型。支持购物中心、商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化消费场景。加强产业联动、线上线下互动、内外贸易融合,发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培育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便利消费。鼓励企业采取小程序、直播、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提供在线逛街体验式服务场景。支持零售企业采用移动支付技术,使用自动终端等智能设备。

完善社区级商业中心建设。以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销售和商业服务,包括蔬菜零售、早餐、社区超市(含便利店)、末端配(快递)、理发、洗染、家政、便民维修等基本便民生活消费。

推动城市共同配送集约发展。指导物流配送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标准托盘应用推广和循环共用,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为内部系统和社会企业的统一配送率,鼓励其与重点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和城市末端配送网点。协调邮政等大型末端配送企业与电子商务、社区便利店等合作,建设公共智能自助提货柜、末端配送中心,普及网订自取模式。

(五)推动餐饮消费特色发展,打造美食文化新名片

推动特色餐饮发展,挖掘地方美食文化。加强特色美食文化宣传推广,推动蒙餐、西北菜等特色美食,充分挖掘地方美食文化,积极研发富有区域特色的新派蒙餐”“民族演绎餐吧”“西北融合菜等创新菜品,提升特色美食,打造小肥羊、快乐小羊等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特色品牌,丰富餐饮文化。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餐饮,丰富餐饮消费种类,坚持以中低端大众消费为主,丰富中高端餐饮消费供给,满足商圈建设需求,完善餐饮市场体系建设。开展品牌餐饮评选,推出一批名吃、名店、名厨,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鼓励餐饮企业开办网上餐厅,支持平台型企业联合线下餐饮名店拓展外卖业务,做大餐饮市场消费规模。

(六)推动文旅产业跨界融合,挖掘文旅消费市场潜力

以昆都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为目标,以大产业、大旅游的视野观,优化提升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基本要素的综合服务能力,壮大企业主体,打破文旅产业传统边界,融合工业、农业、科技、体育、地产等多产业多行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创新发展研学旅行、都市休闲、商贸购物、乡村旅游、会议展览、文化体验、户外健身、旅游地产、养老养生等多种业态,做大做强以文旅产业为引领的复合产业经济,构建昆都仑区以文旅业为引领、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引入万豪国际连锁酒店,通过品牌引进,提升全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建设国家级旅游品牌。做强包钢工业休闲旅游区、石门风景区、森林春天文旅新天地、昆都仑召、天龙生态园等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工程,推出一批旅游精品品牌。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购物旅游,丰富商业业态、品牌和商品种类,提升人气、商气,营造游憩购物天堂氛围。开发文化休闲娱乐项目,推动俄罗斯风情街提档升级,打造1-2条特色娱乐街区。

支持业态创新和高端产品发展,切实满足健康、休闲、高端市场需求。强化业态创新,探索文化和旅游与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结合的创新经营模式,挖掘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旅企业重塑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电子竞技产业,提前布局数字文化产业,支持5G、直播、云计算等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组织举办节庆赛事活动,促进节庆旅游消费提升。大力推广拓宽文化、体育、旅游节会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策划在区内、外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文化、体育、旅游节庆赛事等活动,打造魅力昆都仑昆河冰雪节昆河音乐节等特色文化、体育、旅游节会品牌,通过举办活动赛事,吸引全国游客来区消费,推动节庆消费市场发展。进一步点亮文旅产业夜间经济,打造沿昆河夜景亮化、夜光步道等夜间游览配套设施。促进自然人文景点旅游消费,完善旅游景点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可玩可看可消费的夏季水系、冬季冰雪等旅游项目,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昆都仑故事,设计代表昆区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为昆都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经济动力。计划到2025年,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项目3-5个,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成为以工业游、都市休闲游等旅游业态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七)鼓励技能培训创新发展,加强重点产业人才培

加强培训与商业融合发展,优化社会培训消费供给。鼓励培训+商业融合模式,促进建设功能多样化的培训综合体。鼓励儿童兴趣培训业态与商业购物中心融合发展,在综合体中配套书店、餐饮、购物等服务,将孩子的培训与家长消费有机融合。

鼓励发展多种社会教育新模式,深挖培训消费市场。鼓励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技能培训、兴趣培训多种社会教育新模式。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专业机构落地,丰富社区居民文教生活,挖掘社区教育消费需求。

鼓励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园)布局,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步伐,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鼓励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发展开放式教育培训云服务。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鼓励职业技能培训业态发展,强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支撑。强化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全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围绕全市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清单和专项能力培训清单,聚焦我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农业等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八)深入挖掘康养消费需求,鼓励特色康养服务发展

支持医疗养老机构深度融合,服务老年市场。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融合,积极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发挥社会力量,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

深挖养老市场需求,促进养老消费。丰富养老消费的产品供给,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繁荣养老消费市场。鼓励专业养老机构拓展养老服务内容,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逐步实现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兼容与衔接,促进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增长。

推进智能适老化改造,完善社区养老设施。鼓励开展适老化改造试点,按照年度开展养老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评选优秀试点单位。鼓励积极运用新技术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运用智能设备、智慧家庭等系统,简化系统或设备的使用流程,根据实际需求对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组织培训老年人逐步学会使用智能化设备,服务老年人,拓展养老服务相关的消费市场。

(九)鼓励居民服务提档升级,支持社区数字化发展

促进家庭服务融合发展,培育优质家庭服务品牌。充分运用社区网点,融合发展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社区养老等业态,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婴幼儿看护日用品维修、家庭用品配送、搬家保洁、社区照料、家庭教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打造社区生活服务优质品牌,推动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品牌化发展,创新家政服务业发展模式。实施家服企业提档升级工程,培育优质家庭服务品牌。

推动互联网+社区服务发展,便利居民生活。支持社区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资源在服务领域的开发利用,鼓励社区服务云平台建设,利用包头家庭服务”App,完善以信息中心为统领,信息技术为支撑,供需对方有效对接,改变传统模式,支持社区家庭服务数字化发展,适应现代家庭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培育新动能,带动创业创新,进一步发挥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服务民生的作用。推进社区流通模式数字化发展,推进完善社区电商、生鲜宅配等新型流通生活服务业的工作,开展物流分拨、快件自取、电子缴费等服务。推进社区020模式应用,搭建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站),推动家庭服务业融入社区、深入家庭,满足社区居民家庭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鼓励线下便利店、超市创新业务模式,通过自媒体或与平台合作等方式提供020服务,支持线上预订线下提货、线上预订配送、社区团购等多种模式发展,促进传统家庭服务业向现代家庭服务业转变,推动家庭服务业提档升级,健康发展。

(十)坚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因地施策,实施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新建商品住房供应结构。着力优化和动态调整我区新建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居民自住、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一、二、三级市场联动。不断提高住房品质。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合理引导居民商品房消费。

五、重点举措

(一)积极出台政策,促进结算中心项目落地

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大力培育钢贸、稀土、新能源、新型功能材料的贸易公司。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总部迁入的支持力度。高效导入一批知名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支持区域贸易结算中心建设。重点招引一批大型国内外贸易企业。鼓励该类企业在昆区注册公司进行业务结算。

(二)整合多方渠道,解决区域市场拓展难题

通过企业、行业协会支持,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新产品消费,鼓励各行业领域的企业开展沟通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助企纾困、解决企业市场销售问题。充分利用赋能平台的信息、渠道和大数据等资源优势,拓展订单获取渠道。不断创新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自身的升级完善,与广大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三)培育绿色消费理念,推进绿色消费模式发展

通过支持消费升级,实施家电以旧换新,促进节能绿色产品消费。鼓励零售、餐饮企业对标升级,创建绿色商场(店)。引导大型商场增设绿色产品专区,采购绿色产品。构建大众化绿色餐饮服务体系,鼓励绿色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促进汽车循环消费,鼓励混合动力、燃气动力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销售,扩大二手车交易。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促进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

(四)加快发放消费券,促进生活消费规模提升

加快发放消费券,促进生活消费。外省及周边全市通过政府发放消费券引导促消费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民众购买力与消费欲望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出台以政府为主导的促消费方案,通过拨付促消费专项资金,利用购物奖励、发放电子消费券、购物抽奖等政策组合拳强力拉动居民消费,加速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

(五)坚持三保三不,发展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

坚持三保三不(保障安全、保障通畅、保障防疫,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不破坏环境卫生)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按照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的原则,依托商圈、商业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培育打造夜间消费功能区。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后巷规范的原则,依托公园、广场、社区、居民小区等周边的主次干道、街巷合理划定经营区域,培育打造规范有序、方便群众的早市、夜市地摊经济活跃区。

(六)鼓励科技创新,构建智慧消费服务生态

通过智能化支持,推动5G建设,鼓励无接触配送、不见面消费、网红直播带货,促进新兴模式消费。要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聚焦消费传统热点和新兴领域,鼓励实体经济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营销活动。根据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消费新模式和新需求,加大本地区电商企业发展,实现网上订购、零接触配送;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个性化消费、享受型消费,满足不同人群消费需求。通过快手、抖音、淘宝等网络新媒体、网红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和宣传方式,推荐包头市的特色产品和特色资源。通过加大本地特色产品推荐推广力度,从而挖掘本辖区的消费潜力,带动辖区内消费市场全面复苏,实现经济全面增长。

(七)推动品牌建设,提升消费产品供给质量

通过政府平台支持,完善重要商品追溯体系,促进优质产品消费。加大知名品牌和特色产品供给,引名企入市、名店入街、名品入店,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打造1-2个品牌消费活动,围绕昆区名优特产品及品牌,培育和打造昆字号名优品牌,加大推动会展、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业态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八)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消费热点营造良好氛围

引导企业与供应商和生产企业共同让利,金融服务多样化,文化、旅游、餐饮、住宿、购物消费联动的消费新格局。围绕重要节假日及季节性消费热点,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购物节会,形成无节造节、有节造市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会的消费氛围。通过宣传媒体支持,促进昆字号品牌、优秀保供企业等优质品牌消费。要强化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借助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对各行业板块开展专题宣传报道,引起广大市民关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昆区促进消费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组织协调发展流通促进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会商会议,集中研究、协同推进发展流通促进消费的相关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政策措施,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合作,建立起多部门共同推动、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资金保障

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促进消费工作。并积极争取自治区、包头市服务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商贸流通服务业专项资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商贸流通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商贸流通企业纳入支持范围。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针对流通业的保险产品。

(三)构建诚信体系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消费品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实施联合惩戒,重点打造一批放心消费单位。开展诚信自律信用建设,完善消费者、消费者协会、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多方参与的市场监督机制。

(四)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企业信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推行阳光执法、联合监管、减少守信企业监管频次,提升政务主动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公平竞争。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干预连锁企业依法申请和享受总分机构汇总纳税,全面实行工商用水同价政策。

(五)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加强对促进商业消费行动、区域性消费中心培育建设、重大经验成果等报道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昆区的品牌影响力。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