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昆都仑动态 > 详情 返回上页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拳打得百拳开
发布日期:2019-06-03 09:33  发布单位:昆区政府管理员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3741   [字体: ]  打印保存 

  原标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思想再解放 笃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学习大讨论·来自浙江的采访报道

  一拳打得百拳开

  开栏的话

  浙江,一个诞生传奇而又勇立潮头的地方。

   新世纪以来改革发展的滚滚浪潮中,一个资源匮乏的地域小省,不断突破,不断裂变--不仅发展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而且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均领跑全国。

  那么,支撑浙江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内蒙古应该学什么,怎么干?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5月14日至5月24日,本报一行7名记者深入浙江余杭、安吉、德清、诸暨、义乌等地区进行调研式采访。

  从6月3日开始,本报推出 "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来自浙江的采访报道" ,旨在通过学习浙江省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路径,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推动我区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 "大学习大讨论" 。

  

  编者按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需要思想的闪电劈开荆棘,照亮征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理很多领导干部都懂,难就难在如何知行合一。如果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彻底转变过来,依然沉浸在过去的 "桃花源" 中自我欣赏,就可能会在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时,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解放思想,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摆脱传统路径的依赖,实现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只有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魄力,破除自我禁锢,跳出思维牢笼,才能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穿越激流险滩,拥抱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建荃 摄

   

  不忘初心。

  

  江南内蒙古文创园。

  

  村民在村中的感恩亭休息。

  

  小店中的竹产品。

  □内蒙古日报记者 相恒义 蔡冬梅 李振南

   "‘老大哥’坐不住了!"

  5月14日,当记者一行风尘仆仆地踏上浙江大地,就被一则来自杭州市萧山区的新闻吸引了--

  萧山,这个曾经的县域经济 "老大哥" ,依靠发达的民营经济,GDP总量一度蝉联浙江全省第一,在新一轮发展中却未能保持领先身位,2018年GDP总量被余杭反超,丢了 "浙江经济第一区" 的桂冠;GDP增幅5.7%,跌至1995年来的最低;工业投资连续几年零增长,去年甚至负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不灵了,后劲不足了,招数不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缺乏了。

  原因多样,但关键一条就是面对变局之时,没有及时转变观念,甚至还深陷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之中,错失了培育新产业、形成新动能的先机。

  感慨、焦虑、不服……萧山人坐不住了。

   "萧山的烦恼" 又何尝不是内蒙古面临的现实!

  曾几何时,内蒙古经济以占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2.58%的经济总量和3.85%的增量。然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国家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 "成长的烦恼" 凸显。

  内蒙古人也坐不住了!怎么办?

  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会给出了明确答案,一个字:变!

   "推进生态省建设,既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

  --摘自《之江新语》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2014年,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 "四个着力" ,强调 "推动转方式同节能减排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中" 。

  2018年,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三个扎实" ,强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

  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四个一" ,强调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条明晰的脉络勾勒出了新时代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那么,这么多年来,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如何做的呢?我们又应该学些什么?

  5月17日,当我们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这个 "两山理论" 的发源地时,见到了4个多月前去北京领回 "改革先锋奖" 的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

  都说时势造英雄,这话放在鲍新民身上,再合适不过。

  上世纪80年代初,是余村人 "富得流油" 的时候,村子里的多个石矿和水泥厂就是余村人的金饭碗。但是,多年后,鲍新民亲手砸掉了这只金饭碗。

   "最难熬的,是关停矿山后的那一年。" 鲍新民说,到2004年底,村集体经济从300多万元跌到20多万元,各方压力排山倒海般向村干部们袭来。

  历史的意义,往往要回头看,才会更清晰。那时余村人的纠结,亦映着浙江的观念之痛,发展之变。

  迈入新世纪后,作为经济大省,浙江率先遭遇 "成长的烦恼" ,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 "八八战略" ,明确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 "绿色浙江" 。一场 "绿色风暴" 席卷浙江大地。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个改变浙江乃至中国发展轨迹的新理念,在这里首次被明确提出。

  从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到生态自立、生态自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为余村人指明了方向。

  一拳打得百拳开。很快,鲍新民打出了从思想解放、观念转变这一 "重拳" ,带领勤劳的余村人走出迷茫,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大道。2018年,余村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参观者和游客达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471万元。

  这个浙北小山村的绿色蝶变,如今已化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活范本,也成为 "两山理论" 的生动诠释。

  谈起余村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鲍新民介绍说,要把国家的惠民政策研究透、使用好;要因地制宜进行统领性规划设计;要学会借力,把农田、水利、林业等专项资金捆绑起来综合利用好;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要全民参与,共同奋斗。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16年来,浙江历届省委把 "八八战略" 作为根本遵循,创建生态省、打造 "绿色浙江" ,成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突破口。这是一场壮阔的实践创新,更是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工业还是农业,都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生态的方向前进。

   "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摘自《之江新语》

  浙江的绿色发展经验,尤其是作为 "两山理论" "腾笼换鸟理论" 的诞生地,使这里成为全国各地趋之若鹜的学习高地、考察热土,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纷纷走进浙江对标对表、找差距寻良方。

   "这是我一个月内第二次来这里学习考察了,感受颇深!" 5月16日晚9点半,记者在杭州市偶遇前来学习考察的包头市党政代表团,刚刚从湖州市考察回来的土右旗委书记陈华一脸疲惫,却兴意盎然。

   "收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深切体会到,与人家相比,确实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精神状态、营商环境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一定要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对标先进,弄清楚我们今后该怎么干!" 陈华越说越兴奋,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

  敢于面对发展失速的真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升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萧山 "老大哥" 现在依然很强,2018年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全国第五位。然而,这位 "老大哥" 的自我反思、大胆剖析,为浙江全省各区县做出了表率,引发了兄弟县市区的强烈反应。

  诸暨市也坐不住了,不无忧虑地提出: "当别人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发展,我们的发展是不是慢了?"

  同样,慈溪市 "企业强则慈溪强,企业兴则慈溪兴" 的新征程号角也吹响了……

  这多位浙江经济 "弄潮儿" 的强力发声,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浙江新一轮县域经济的良性竞争开始了!

  众多优等生的 "抢跑" ,也标志着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形之下,我区的103个旗县区又该怎么办?

  内蒙古发展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然而,比资源枯竭更危险的是思想上的枯竭。刮骨疗伤,必须要刀刃向内,没有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提升,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5月23日,当我们走进浙江内蒙古商会驻地--江南内蒙古文创园,在这片洒落在西子湖畔的草原上的所见所闻,成为我们此次浙江行的最大惊喜。

   "我到浙江已经27个年头了。与浙江相比,内蒙古的绿色资源太丰富了,这些都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资本。让我高兴的是,家乡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内蒙古动起来了!" 浙江内蒙古商会会长郭万惠很感欣慰。

  他告诉记者,商会成立两年来,截至目前已接待内蒙古企业家、商协会及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专员突破500多人次, "最多一个月接待了27拨人,这不,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的刚走,兴安盟的又要来了!"

  半年前,萧山区在那场深入人心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曾向全区干部群众连发 "四问" --

  践行新时代新思想,特别是在把握新发展理念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落实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在坚决破除思想禁锢的传统做法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特别是在放眼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中来审视谋划本地发展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特别是在突破发展旧思维打好创新主动仗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这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叩问,也是内蒙古应该拷问自己的问题。

   "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那场自加压力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凝聚成当下萧山人的共识和对自我的期许,也说出了内蒙古人的心声。

  解放思想,破除障碍,认清短板,拿出实招。

  内蒙古整装再出发!

  【记者手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行走浙江大地间,绿韵为裳,映照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山水塑形,见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诗画江南,描摹了美丽中国样板地和模范生的独特魅力。

  16年久久为功,探寻逐绿而行的浙江人思想之变和他们的生态之旅,让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只有保持定力,强化担当,才能守护好内蒙古这道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筑起这条祖国北疆绿色万里长城,才有永续发展的根基,才有和谐发展的未来。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