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凤在写学习笔记。
第三代包钢人高明。
□记者 刘向平 通讯员 雷媛媛
走进赵奎凤的家,干净整洁,纸、笔、书、墨摆放齐整。76岁的赵奎凤和78岁的丈夫高祝荣正在学习党史。老两口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
赵奎凤回忆说,50年代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包头市建设工业基地,她的父亲赵荣光在党的号召下,携带一家6口来到了人烟稀少、黄沙漫天的包头支援包钢建设。初到包头时,全家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生活。“进门就是炕”是赵奎凤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那时候去包钢上班还没有路,我父亲每天沿着昆都仑河的河槽子步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这样坚持了20多年。”
70年代初,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第二代包钢人,赵奎凤、高祝荣夫妇走进了包钢初轧厂,分别成为生产一线的样板划线工和车工。全家的住所也从小平房搬进了小一室半的楼房里。随着昆河北桥、中桥竣工通车,包钢工人结束了走河槽子上下班的历史,赵奎凤夫妇也买了自行车。从部队退伍下来的高祝荣一心想学门技术,在铁屑飞溅的车床上精心打磨自己的手艺。赵奎凤也毫不示弱,埋头在角尺、钢板尺、划针等工具中,倾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此期间,他们的孩子高明、高芳相继出生,“那时候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只能把他俩送到包钢的哺育室里,早上送,晚上接,唉,欠孩子的太多了。”赵奎凤不无愧疚地说。
80年代末,赵奎凤向厂里递交了调房申请,很快,得到了厂领导的批复,他们一家搬进了大一室半的新房子里。
90年代初,在包钢哺育室成长起来的高明接过了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第三代包钢人。“当时抡大锤还不能戴手套,不然大锤容易飞出去,”高明伸出自己的手掌给记者看,“那时候手上都是茧子。”一旁的妻子闫丽凤滋味也同样不好受,处在冬冷夏热的薄板厂轧辊间里开桥式吊车……
时针指向21世纪。赵奎凤老两口再次分到了新房子,住进了现如今三室一厅的家。高明的厂子购进了新型液压机,再也不用工人们抡大锤把钢缝砸实。闫丽凤也坐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前几年,高明夫妇又买了崭新的大三居。如今,养花、喂鱼、品茶、练字、学习是老两口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安逸并幸福着。
采访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赵奎凤提起了笔,又开始了她每天都坚持的党史学习教育笔记。闫丽凤也从冰箱里拿出排骨准备做晚饭。“因为援建包钢,你家几代人扎根包头,你们后悔吗?”记者问。“不论在哪儿,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不后悔!”一下午寡言少语的高祝荣突然接过话来,眼神坚定。(编辑 赵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