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转型之路,犹如一幅画卷渐次铺展,起笔细微处见功夫,加减之间方显智慧。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话题再次聚焦“双碳”工作,为内蒙古如何承担绿色转型重任把脉定向,也为包头起笔“点绿”、积厚成势点题破题。
链上发力
“风景”无限两边都好
春和景明,连日来包头气温回升。
眼下,在达茂旗中航凯红风电场,工人们正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有序操作,一派忙碌景象。在广恒塔日更光伏电站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机组维护巡检和运行设备调试。
今年1-2月,达茂旗清洁能源企业累计发电10.4亿千瓦时,其中风电企业发电9.8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发电0.6亿千瓦时,产值约5亿元。
春分时节 ,在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包装仓储中心里,四条全自动称重包装码垛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
“公司高度重视煤炭清洁转化研发工作,成立攻关研发团队,开发高端煤基新材料,不断提高煤炭利用效能和碳的转化率。”负责技术研发的孙高攀说。
一边“风光”装机纷纷“扩容”;另一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正当其时。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风景无限“两边”都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推进有“统筹”。包头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加快形成在生产、消费、科技、服务等各个维度都有充分保障的现代能源产业生态。
布局有“新意”。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2022年,包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重点打造碳纤维、光伏、高分子材料、新能源装备、数字产业五条新产业链。
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发展占比提高到16.9%。
光伏领域形成了从晶硅材料、切片、电池组件到光伏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多晶硅料产能、单晶拉棒产能将分别占全国的40%和35%以上。
风电领域形成了从碳纤维、叶片、风机、塔筒、锚栓到整机的风电全产业链,预计到2023年全市将形成风电整机3000台、发电机3500台、齿轮箱3500台的产能。
强化系统观念,链上发力,包头行之有道,成效初显。
锚定目标 闯关夺隘步稳蹄疾
提前谋划,及早起步。包头锁定“双碳”目标,前行动力“满格”。
过去一年,包头瞄准“双碳”敲定时间表、确立路线图、分解任务书,绿色转型,蹄疾步稳。全市上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引发的新机遇、新挑战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一个共同的目标”,深入人心。
2021年年初,作为“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头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开始谋划绿色能源发展新格局。
2021年4月8日,包头召开全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动员部署大会,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不断完善“1+N+X”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明确了加快新能源生产及消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碳中和经济四条具体实施路径,努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的先锋城市、模范城市。
携梦而行,包头谋“绿”发展的轮廓日渐清晰。
2021年6月5日,包头印发《包头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和十个专项行动计划。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化等10个方面入手,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分阶段、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氢能领域已签约项目27个,包头入围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内蒙古首台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正式下线。
储能领域已建成项目1个,签约项目8个,包头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
抓住现代能源产业对稀土新材料需求旺盛的机遇,包头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目前国内综合实力前十的稀土磁材企业已有6家落户包头,到2025年包头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磁材生产基地。
压茬推进,点“绿”明天。包头抢抓机遇,不负韶华。
加减辩证 绿能涌动助力转型
最是一年春好处。连日来,好消息频传,“新动作”不断,生产一线,绿意盎然。
近日,稀土高新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在这个国家级稀土高新区,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全力推进设备智能化改造,真正实现智能工厂。
包头铝业入选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揭榜任务为“电解铝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月15日,包钢首个自主设计研发机器人系统上线。此次机器人系统实现自主团队设计研发,标志着包钢自主设计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水平迈上新台阶。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包头在扎实做好稳生产、稳供给、稳投资、稳价格的同时,全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份《包头市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浓缩了包头一往无前的绿色图谱——
鼓励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加工冶炼、稀土、电解铝、化工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绿色制造,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力争到2022年末,新增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20家、绿色设计产品20个。
大力推动包钢、煤化工、包铝、希铝等高耗能企业深挖潜力,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工艺中的能源跑冒滴漏,特别是低品位余热、余压的收集利用。推动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8#、9#转炉一次除尘系统整体性能优化项目等56个节能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对全市工业企业在用电机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对由电机驱动的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装备的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力争到2022年底改造电机1万台。
2022年底前,除自治区认定的特种合金外,推动20户限制类铁合金企业全部退出,退出产能为42.95万吨。
内外发力、加减辩证。绿色转型的脚步,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变得愈发坚实。
又是一个春天,殷殷嘱托激荡在北疆大地,亲切关怀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伟力。
闯关夺隘再向前!包头正一步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行则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