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包头市信息 > 详情 返回上页
我市开展政法机关“惠企利民”十大行动
发布日期:2022-04-20 10:13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量:355   [字体: ]  打印保存 


4月13日,我市召开政法机关“惠企利民”十大行动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各自承担的惠企利民行动情况。

今年2月15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的安排,我市政法系统在全市启动“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执法司法产品,零距离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政法干警转观念、破坚冰,转作风、破顽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目前大讨论活动已经进入了整改提升阶段。“惠企利民”十大行动是这一活动的关键成果,是在前期开门纳谏的基础上、针对关系市场主体和百姓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

政法机关“惠企利民”十大行动包括涉企案件专项评查行动、助企纾困“春风”行动、涉企诉讼“直通车”行动、“草原雄鹰2022之春暖鹿城”执行行动、营商环境“护航”行动、“慎羁押促法治”专项行动、“检察蓝”守护“生态绿”行动、“放管服”质效双提升行动、“电诈”大整治专项行动、柔性执法“暖心护企”行动。

涉企案件专项评查行动,维护、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由市委政法委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承担,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目标,集中对近年来涉企案件开展评查复查。

助企纾困“春风”行动,实打实为企业解忧,推动政法机关与企业共联共建。市委政法委统筹市政法各单位共同开展,通过建立健全政法单位同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常态化联络机制等8项举措畅通企业需求渠道,同时,统筹政法系统优势力量,为企业和来包投资商等市场主体提供“店小二”和“管家式”的零距离法律服务。

涉企诉讼“直通车”行动,开启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畅通涉企案件立案渠道,规范立案流程,拓宽多元解纷途径,强化快审团队建设,建立“快立、快审、快结”机制,对重大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查、优先执行。

“草原雄鹰2022之春暖鹿城”执行行动,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市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有效清理执行长期未结案件、涉城商行未结案件,遏制边清边积现象发生,提升涉民生类、涉企业类执行案件标的到位率。

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厚植经济发展“法治土壤”。市两级法院积极推行“轻刑快审”制度,对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准确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推动司法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审判质效;全市检察机关在坚持“少捕慎诉慎押”的基础上,开展企业合规改革、以典型案例强化思路引领、新创检企联络方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公安局以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涉黑涉恶案件”为重点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慎羁押促法治”行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有序发展。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的理念,通过履行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能,认真研判涉案企业家人身危险性,尽量采取非监禁措施,推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落地,为我市建立健康、稳定的良好投资经营环境贡献了力量。

“‘检察蓝’守护‘生态绿’行动,为实现“天蓝、山青、水碧、土净”积极贡献检察力量。全市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手段,打出专项监督“组合拳”,着力整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

“放管服”质效双提升行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市公安局着力构建“网上办事为主、自助办事为辅、窗口办事兜底”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开发了“包头公安微警务”和“包头公安”APP,建成市局24小时智慧办证大厅,在市政务大厅升级改造三个综合窗口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出入境三项业务,实现全国办证速度最快。

“电诈”大整治专项行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包头公安建强市县两级反诈中心,以“云剑”“断卡”“断流”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两升两降”为目标任务,常态化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柔性执法“暖心护企”行动,以法治力量激活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池春水”。市司法局对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法定范围内开展涉企轻微或一般违法行为实施“免罚轻罚”事项做出了统一规范,并以“清单”方式向社会公布,鼓励经营者主动纠错、自我纠错、主动消除或减轻社会危害后果,体现“执法的温度”。

下一步,全市政法机关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十大行动开展,确保每项行动如期完成、取得实效。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