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区积极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探索实践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提质增效工程”,通过科学优化网格、加强人员力量、夯实网格党建、凝聚执法合力、强化网格功能保障,为群众提供精准化零距离服务,把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提升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编织基层治理一体化网格,实现“一网融合”。针对基层网格设置重叠交叉,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全科网格”,通过统一网格标准、严把网格事务准入,搭建完善城市治理的基础网格框架。以78个社区为基本单元,各街镇根据方便、就近、适度的原则,在每个社区内按照居住户450户左右的标准科学合理划分网格。职能部门需要社区网格协助开展的其他工作,要求区委、政府按照“一事一议”批准后社区方可承接,并且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为社区匹配人财物等综合保障。目前,全区78个社区共划分791个网格,统筹做好网格内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居民服务、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实现对社区的全覆盖、无死角治理和服务。
推进社区网格实体化运转,实现“一网多员”。创新优化“113”人员结构,“即每个社区下派1名“第一书记”、设置1名网格长、配备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部门网格员等3类网格员。社区“第一书记”负责指导和帮助社区推行网格化治理,对上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的所有工作部署、落实和统筹协调,抓好网格工作的日常管理。专职网格员做好辖区基础信息采集上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人居环境卫生管理、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公共事务代办等事项。兼职网格员协助专职网格员工作。目前,昆区配备747名专职网格员,516名部门网格员,动员招募了12016名单元长、4799名楼栋长任兼职网格员,形成了“第一书记-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的网格管理体系,保障网格管理落地运行。
提高党建引领常态化水平,实现“一呼百应”。成立252个网格党支部,721个楼栋党小组,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主干的组织体系,将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延伸到楼栋。为加强网格党组织统筹辖区资源能力,保障网格内服务治理承载能力,通过地区党建联席会、街镇区域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将党的组织脉络向下延伸联结起410个辖区单位党组织,创建了一批“红色物业”“红色工地”“红色志愿队”“家庭党校”,凝聚辖区资源下沉到网格,充分激活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目前,全区共组建了331个“志愿服务团队”下沉到网格,提供志愿服务1260次,服务居民107630人次,解决辖区党建、民生、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557个,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无缝衔接。
推进综合执法规范化开展,实现“一网办理”。实施“3+”综合执法模式,推动执法力量有效参与基层治理。一是“街镇+部门”。建立街镇综合执法中心联合党委,通过综合执法中心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矛盾纠纷调处、调度指挥,督查考核等制度,强化模向联合综合发力,实现“街镇吹哨,部门集合”。二是“部门+站所”。派驻执法队(所)的执法人员下沉至网格,简单的问题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根据所需执法力量和权限逐级上报调配资源解决,强化纵向联动专业治理,减少平行流转层级。三是“执法+服务”。发挥党组织凝聚资源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建立了由包头义工、蓝天救援队、退役军人志愿队、红色头雁志愿队等为主体的应急响应志愿服务队,在面向群众宣传、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治理中发挥作用,强化社会参与补充执法。
强化网格运行立体化保障,实现“一网承接”。坚持“一手抓阵地、一手抓待遇”,通过提升阵地、服务、经费保障水平,保障网格高效运行。强化阵地建设。投入7200万元建成1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78个街镇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年底建成全市最大的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群。强化便民服务。利用游园广场、公共绿地、闲置用房建设“党建长廊”“党建公园”“一米阳光”“社区服务驿站”等各种类型的党群阵地,让党建元素融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精准服务。强化经费保障。将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照“三岗十八级”要求建立稳定的待遇报酬机制,用待遇留人,让网格人员安心专心用心干事。
构建网格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网总揽”。依托智慧·昆都仑项目建立“三库一平台”即(社区居民信息数据库、企业商户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网格化管理联动平台),建立“天上有云(昆都仑区智慧平台)、地上有格(社区网格)”的智慧网格运行管理模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全面立体、直观、动态地呈现出辖区内各类建筑、单位企业、公共设施以及所包含的企业商户、社区居民等信息数据,实现可视化管理。统一规范数据结构实现数据流通共享,减少各口径数据多层反复统计上报,让社区干部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建立区、街镇、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联动平台,形成问题发现、上报、转办、处置、反馈、评价闭环链条,通过规定处理时限、督办重点问题,大数据分析调度等促进事件高效规范解决。将市长热线、24小时警局、群众微信举报等平台接入系统,开放问题发现渠道,实现一网通办,强化网格处理机制,引导问题就地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