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余映潮工作室成员 撰稿:孙媛媛 范艳霞
四月的春风,五月的骄阳,火热的激情,认真的教研。第五次 "小学语文余映潮工作室语文教师高层技能培训" 活动虽已结束,但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活动,却从未停歇。
5月19日,昆区教研中心刘建彬老师、段晓丽老师、何平老师、胡霞老师以及小学语文余映潮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大家齐聚包钢五小,继续进行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研讨活动。在上一次教学技能培训中,余映潮老师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了专业系统而有深度的讲座,讲座给予大家高度的理论指导。如何在余老师理论指导下,更好的进行小学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为此次研讨课的重点。
本次教研活动钢四小的周云老师、实验二小的孙媛媛老师、包钢十七小的范艳霞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周云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刷子李》,周老师带领学生品 "奇" 论 "妙" ,在玩味欣赏、品析精读中对文章进行精细教学。孙嫒媛老师讲授了五年级下的《祖父的园子》,侧重于在阅读小说中品味学习运用小说的语言和写法,设计了一课三练,不同角度的写作练笔,使学生有了扎实的收获。范艳霞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下册的《丰碑》,紧扣小说的特点设计教学,脉络清晰。引导学生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刻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通过教学,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小说的阅读、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研中心的老师们分别就三位老师的课做出了中肯、独到的分析。在教学散文作品时,应做到形散神聚,用神统形。因此,主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是整堂课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解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引导学生学习解读、重构文本必然多元。对于小说教学,所提供给学生的背景资料要有所取舍,以节省出宝贵的教学时间进行精段细读教学。胡霞老师对老师们提出了后续的研究学习要求:其一、备课要严谨,课堂才能科学高效;其二、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刘建彬老师给老师们就 "细节描写" 和 "特写" 做了区分讲解,生动的案例和讲解让老师们内化于心,并在课后掀起了有关于 "细节描写" 的讨论风潮。一上午的活动在老师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当晚,工作室全体成员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教研会,针对细节描写的准确定义、甄别和运用,成员们查阅了辞海等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文艺理论知识积淀,畅所欲言,互相探讨交流,延续着满满的收获。
此次活动发挥了余映潮老师的学术引领作用,也带给大家思维上的碰撞。通过这样的活动分享,使工作室的教师获得了专业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了,精于钻研、乐于探索交流的工作室成员,在打磨一个个教学细节的过程中,让我们美丽的语文教育事业,散发着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