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召简介-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昆都仑召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经历20余年才全部落成,汉名法禧寺。昆都仑为蒙古语横山口。结合地形,依山傍水兴建,为藏式建筑群,无围墙环绕。相传该寺大喇嘛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享有较高的荣誉。布局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座单体殿宇和住房。原有经堂、殿宇23座,藏经塔4座,以及住房...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昆都仑召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经历20余年才全部落成,汉名法禧寺。昆都仑为蒙古语横山口。结合地形,依山傍水兴建,为藏式建筑群,无围墙环绕。相传该寺大喇嘛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享有较高的荣誉。布局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座单体殿宇和住房。原有经堂、殿宇23座,藏经塔4座,以及住房60余座,占地110余亩。现存经堂、殿宇12座,住房约50座。殿堂内原有彩画和塑像等多已圮毁,大经堂经过维修,仍是格的古建筑。
昆都仑召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公元一六八七年(康熙26年),是清代乌拉特中公旗的旗庙。昆都仑召目前存留的古建筑区占地148.8亩、庙前膳召地108亩,院墙内文保区面积256.8亩。2007年确定为文保生态建设区。昆都仑召久远的历史文化和相对保护完好的建筑在本土文化领域中具有独特地位。昆都仑召原名“法禧寺”,系乾隆亲笔御赐之洪名。其前身是“介布仁”小庙,遗址在今小黄庙北侧。公元1729年建小黄庙。小黄庙本名造福寺。面阔16米,入深二十三米。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为藏式建筑,门楼配置着歇山顶抱厦式建筑,佛殿为重檐歇山顶,瓦当横列,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是典型的汉式建筑风格。昆都仑召供奉着一千尊宗喀巴佛铜像。
昆都仑召是藏传教格鲁派的传承寺院。昆都仑召的僧众以蒙古族喇嘛居多。昆都仑召的喇嘛金巴道尔吉,曾于一八四六年至一八四九年著有《水晶鉴》一书。二十世纪初,该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九八四年五月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昆都仑召是清代我们当地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会升华的载体,是研究清代当地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建筑、地理、文学的历史信息库。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昆都仑召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必然会在贯穿昆都仑水库、昆河治理工程、河西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几个景区的自然文化、现代工程文化、园艺文化过程中使其与之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并在联片建设优势互补中与之形成系统和有机的一体。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经历20余年才全部落成,汉名法禧寺。昆都仑为蒙古语横山口。结合地形,依山傍水兴建,为藏式建筑群,无围墙环绕。相传该寺大喇嘛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享有较高的荣誉。布局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座单体殿宇和住房。原有经堂、殿宇23座,藏经塔4座,以及住房60余座,占地110余亩。现存经堂、殿宇12座,住房约50座。殿堂内原有彩画和塑像等多已圮毁,大经堂经过维修,仍是格的古建筑。
昆都仑召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公元一六八七年(康熙26年),是清代乌拉特中公旗的旗庙。昆都仑召目前存留的古建筑区占地148.8亩、庙前膳召地108亩,院墙内文保区面积256.8亩。2007年确定为文保生态建设区。昆都仑召久远的历史文化和相对保护完好的建筑在本土文化领域中具有独特地位。昆都仑召原名“法禧寺”,系乾隆亲笔御赐之洪名。其前身是“介布仁”小庙,遗址在今小黄庙北侧。公元1729年建小黄庙。小黄庙本名造福寺。面阔16米,入深二十三米。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为藏式建筑,门楼配置着歇山顶抱厦式建筑,佛殿为重檐歇山顶,瓦当横列,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是典型的汉式建筑风格。昆都仑召供奉着一千尊宗喀巴佛铜像。
昆都仑召是藏传教格鲁派的传承寺院。昆都仑召的僧众以蒙古族喇嘛居多。昆都仑召的喇嘛金巴道尔吉,曾于一八四六年至一八四九年著有《水晶鉴》一书。二十世纪初,该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九八四年五月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