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
昆都仑区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年)
时间:2021-06-29 15:19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4725

昆都仑区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年)

 

包头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昆区作为全市服务业聚集中心城区,是承接全市服务业中心建设的主力军。服务业中心是新形势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态,日益成为新常态下引领昆区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心,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提高服务业投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昆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昆区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年来,昆区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20年,昆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01亿元,占全市1529亿元的32.8%,增长-1.9%,三次产业比0.439.46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亿元,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6-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达到3.7%,金融、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亿元,4年年均增长4.5%,总量多年保持全市第一位。

(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20年服务业对昆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04%;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7.2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8.6%

(三)企业素质逐步提升。截至2019年末,全区共有服务业市场主体62427户,同比增长15.45%;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各级研发、技术中心2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家;央企及外阜企业驻包分支机构共计298户,金融机构及其网点数达到275个,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网点数233个,保险业金融机构网点数28个,证券及期货网点数14个;上市和挂牌企业2个,其中: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上市1家。小肥羊等商标进入中国驰名商标行列,15项商标列为自治区著名商标,服务业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铁路、高速、高铁动车设施完备,形成了铁路、公路、民航等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固定宽带、邮政快递覆盖率达到100%,为加速客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提供了条件。

(五)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16-2019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1066.52亿元。2019年,按照建成开业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昆区先后组织实施了37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1.3亿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并发挥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机遇

传统服务业是老百姓生存与发展必须的行业,真正属于日不落永不落幕的行业,甚至是一直长期能稳定增长的行业。衣食住行是最基础的传统产业,游、购、娱、医、养、教也是。昆区传统产业占比高,传统产业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是昆区长期积累形成的支柱产业,具有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但大多发展缓慢,缺少新增长点。

昆区新兴产业规模总量小、企业户数偏少、产业链条不完备的问题比较突出。2020年年报68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其中8户企业未参与划型),大型企业仅有4户、中型企业12户、小微企业44户,占比分别为5.9%17.6%65.7%;年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12户,大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不充分,相互融合度不高,现代服务业链条不完善;工业、钢材贸易粗放经营与物联网、大数据、现代金融等新兴融合度不高;企业转型服务资源有所欠缺,相关服务资源缺少。

服务业投资不足,消费不振。项目支撑严重不足,2020年全区7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6.8亿元。其中商贸流通项目7个完成投资26.32亿元;房地产项目13个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48.54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8个,完成投资25.62亿元。其中商贸流通项目、社会事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占全市投资15.8%15.4%29.2%。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产业,投资量小,增速不高。房地产投资占比太大、产业投资占比太小也是重要的隐忧。基础设施类投资少,产业类投资少,产业谋划和招商引资急待加强。消费不振。很多交易收入被其他地方吸走了。缺乏总部经济的概念,急待建立区域性消费中心,把周边的消费吸引过来。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为目的,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同步转换。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外向化为方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尤其是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提高公共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一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既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其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要重点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创新创业、提升细分领域专业服务水平方面发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一、二产业各环节拓展,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仅是经济,也表达着一个城市的品质。想做区域中心城市,没有服务业成为区域的中心是绝对不行的,要主动对接引进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活服务业品牌,以此来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也让年轻人能赶上时代潮流。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主线,加快发展便利化、精细化、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新型消费和业态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三要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做大,就是要围绕现有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驻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断做大企业规模、做大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就是要抓好升级和转型两篇文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培育产品生产的配套能力,建立强大的产业产品集群。

四要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以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要主动作为,挖掘利用好、培育壮大好四新经济。重点抓好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实现引领型发展的关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鼓励支持现有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继续在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下功夫,打造更多产业集群,实现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

五要培育总部经济。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大力引进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在重视引进总部企业的同时,创造条件服务好现有总部企业,尤其是金融业、商贸服务业等总部企业;重点引进中国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等在我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职能型总部机构,着力引进国内百强民营企业总部企业;培育和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企业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工程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总部企业,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石化等支柱产业以及装备制造领域总部企业,加快培育环保节能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服务等高技术产业总部企业。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21-2023年,昆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速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处于合理区间,保持在60%左右。

3.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植和引进200个主营业务突出、具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服务业企业,力争更多企业进入全区重点服务业企业行列。

三、责任分工及具体任务

(一)要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为向导,培育壮大六项生产性服务业组

1.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组

要大力发展公铁联运、陆空联运,大力发展智能物流、电商物流、供应链物流等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区,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努力将钢铁建材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钢铁化工物流集散平台,全市钢铁化工物流基地,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新引擎,服务包钢和钢铁深加工园区产品销售的枢纽站,完成物流园区的提档升级工作。

2.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组

发挥昆区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以钢铁大街两侧金融商务区和包头国际金融文化中心为核心,以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洽谈,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昆区,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来昆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产融结合中心。

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搭建更多融资平台,探索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机制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服务。着力提升资本市场水平,全面推进昆区资本市场工作,建立昆区上市挂牌企业后备库,推动我区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不断增加我区上市公司的数量。配合上级监管部门引导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规范发展。从源头上控制避免发生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3.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组

围绕昆区支柱产业,开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质量检测和工业设计服务等。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应用技术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创新主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攻关。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快速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4.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组

构筑信息产业布局以市域治理引领带动工程、信息消费市场升级工程、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工程、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产业投融资平台构建工程为依托,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依托重点企业推动产业信息化,依托包钢、通威、美科等重点企业,结合昆区钢铁、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两化融合需求,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服务业。

加强公共服务打造昆区市域治理工程,对城市基础环境、信息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进行全面信息化和智能化处理和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为服务主体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体系。全面推进网上信息公开,推进更多事项网上可办,助推信息数据共享。

加快培育基于5G网络、大数据中心、智能工程等新技术信息服务。全力推动5G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大力发展云计算综合服务,完善大数据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和运维服务。鼓励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安全产业。

5.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组

深入发展昆区电子商务,以钢贸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为重点支持方向。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做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推动钢贸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包钢现货平台、内蒙古钢银、内蒙古运钢等平台为依托,鼓励支持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发展。布局城市社区电商服务,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构建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发展新零售,推动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的交易无缝融合。推进数字服务、数字贸易快速发展。

6.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服务组

发展检测检验认证、商务咨询、节能环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人力资源、外包售后服务业。扶持培育壮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围绕冶金制造、新材料、农畜产品、食品等领域推进面向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分析、测量、计量、检验等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培育壮大商务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工程设计、咨询评估、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商务咨询服务业,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企业和机构。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评估、检验、运营管理等服务,拓展节能环保综合服务。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人力资源创新,做好公共服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和使用水平,盘活用好各类人才。培育壮大外包和售后服务业,引导鼓励政府、机构、大型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维护维修服务。鼓励平台经济发展。

(二)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主线,提档升级六项生活性服务业组

1.商贸流通服务业组

提升打造一个区域级商业中心,以包百商圈为基础,通过传统业态转型、数字化提升、特色化发展等方式,整合现有商业资源,打造辐射周边城市的区域级商业中心。合理布局地区级商业中心,以吾悦广场、苏宁广场、居然之家等为载体,建设3-5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利用主干道等区位条件,辐射周边人群,平衡区内商业布局,满足区内各类人群的需求。完善社区级商业中心建设,以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销售和商业服务,包括蔬菜零售、早餐、社区超市(含便利店)等基本便民生活服务。

打造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包百步行街,加入灯光秀的文化娱乐功能。住宿和餐饮业,要向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进美食集聚区建设,形成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结构合理的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高端酒店、商务快捷、客栈民宿、特色餐饮、农家乐、蒙古餐饮等细分业态,推进啤酒园等美食聚集区建设,形成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结构合理的住宿餐饮行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推进餐饮服务监管明厨亮灶模式,打造示范街区。

培育昆区品牌。以昆区特色厂家、产品和资源为基础,整合资源,集中发力,做好品牌的培育和宣传,重点打造包钢、雪鹿啤酒、昆都仑召庙、昆河、乐园五个实体与宗教、旅游、娱乐业态共荣的昆区品牌。

2.文化旅游服务业组

鼓励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销费提升。鼓励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提升相关消费,积极运用昆区工业制造业优势,发展工业旅游服务业,助推包钢工业游升级改造,设计工业游产品,建设工业旅游示范,打造工业旅游景区,开发丰富的周边产品,促进相关消费。打造旅游线路,促进自然人文景点旅游消费,沿着昆都仑河沿线,完善旅游景点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可玩可看可消费的夏季水系、冬季冰雪等旅游项目,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昆都仑故事,设计代表昆区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鼓励举办节庆赛事活动,促进节庆旅游消费提升。大力推广拓宽文化、体育、旅游节会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策划在区内、外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文化、体育、旅游节庆赛事等活动,打造魅力昆都仑昆河冰雪节昆河音乐节等特色文化、体育、旅游节会品牌,通过举办活动赛事,吸引全国游客来区消费,推动节庆消费市场发展。

3.健康养老服务业组

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康养产业。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业;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实现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兼容与衔接。加快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健康发展,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支持房地产企业在新楼盘开发中配建养老居住产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与福利性护理补贴项目的整合衔接,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等金融产品。

积极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同时,指导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巡诊义诊、接诊转诊等服务。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

4.居民和家庭服务业组

进一步做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结合昆区家庭服务业管理提档升级,推动家庭服务业与物业服务、社区治理社区经营、社区养老等充分融合,增加家服企业综合实力,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婴幼儿看护日用品维修、家庭用品配送、搬家保洁、社区照料、家庭教育等生活服务,推动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品牌化发展,创新家政服务业发展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加强数据资源在服务领域的开发利用和云服务平台建设。

5.现代教育培训组

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加快形成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高校院所为主体的人才培训体系,整合昆区各类高校及培训机构资源,努力搭建资源开放、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公共实训平台,打造品牌化职业培训示范基地。鼓励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校外教育、创新发展技能培训、兴趣培训。鼓励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发展开放式教育培训云服务。扩大教育培训领域对外开放,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加强现代教育培训服务,增强技能培训针对性,完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工作

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及升级,培育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高新技术、文化产业或农牧业类型创业园孵化基地,形成多类型、广覆盖的创业园孵化集群。培育创业项目,加强创业服务,在孵化服务、融资渠道方面为双创主体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6.房地产服务组

优化住房供需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属性,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促进房地产评估和经纪、土地评估和登记代理机构专业化发展,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鼓励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积极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三)产业协同发展组

促进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快构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强化服务业对现代农收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1.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组

充分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作用,有序推动双向融合。推动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重点支持包钢等核心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钢铁、光伏等核心制造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等,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与生产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建设生产服务支撑平台。鼓励行业交易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供应链服务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整合存量生产资源,带动产业链条共同发展;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系统构建信息、营销、售后等个性化服务体系,柔性制造、智慧工厂等智能化生产体系,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社会化协同体系。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制造业集聚区,聚焦共性生产服务需求,加快建设生产服务支撑平台。支持高质量的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2.农牧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组

抓住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深化、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的时代特征,深度挖掘农村牧区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培育一批休闲农牧业示范基地和田园综合体,因地制宜推进农牧业与乡土特色、生态循环、互联网+、数字经济、创意创新、文旅休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利用好电子商务、电销直播、影视媒体等平台,探索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创业链五链同构,重塑传统农村牧区产业形态,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相关的仓储、冷链、初加工、溯源等电商供应链服务;加快农村牧区信息化建设,用好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展农牧业信贷,满足农村牧区金融需求。推动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针对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种新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扶持农村体验式、民宿旅游等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

3.服务业内部融合创新发展组

推动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服务系统集成,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基于昆区现代商贸流通企业聚集优势,大力支持服务业企业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拓展企业服务范围。推动各行业多业态跨界融合。推动优势服务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经营,促进工业与民用融合发展,支持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与企业孵化融合,推动健康养老与房地产开发融合发展等。充分发展互联网+”的作用,打造一批以服务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型龙头企业。

四、保障措施和保障任务

(一)加强谋划,统筹协调

调整和完善昆区现代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各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牵头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对承担的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积极主动地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把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体现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摆布各个方面。组织部门将服务业发展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沟通政企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服务业发展。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强组织机制保障。设计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部门间现代服务业信息和统计数据交流,统计各行业调查单位数据,真实全面地反映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统计工作情况的督查力度,及时通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二)积极对接、强化保障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引导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优势突出、适宜发展的区域集中,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效应。研究建立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建设,以及新兴服务业态扶持和奖励。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统筹各类资金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扶持政策,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互联网+”的融合,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对接平台。做好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服务业500强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现代服务业专业,构筑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现代服务业岗位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鼓励企业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计划,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文化经营、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深化改革,营造环境

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推动传统服务业创新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探索组建大服务管理部门,逐步理顺行政管理机制。围绕国际规则、国家政策,制定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国有大型企业扩大开放,加快走出去步伐,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国内外基地,创建国际品牌,广泛参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开放发展,营造服务环境。紧跟国家、自治区政策导向,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量身定制具体举措,引导项目、资金、人才向重点领域集聚,打造竞争力强、影响力大、具有我区鲜明特色的服务业支柱产业。

(四)保障任务目标

2021年,形成每月召开一次现代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现代服务业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并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强化沟通协作,密切协调配合,合力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各部门梳理上级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用足用好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出台的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汇编成册,统筹运用。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按照服务业统计的要求,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建立企业库、项目库、数据库并按要求向统计部门、联席会议上报,加强部门间现代服务业信息和统计数据交流,真实全面地反映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统计工作情况的督查力度,及时通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建立服务业责任部门考核办法。

2022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更加健全,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创新激励的市场环境逐渐形成。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以上。服务业体系更加完备、产品更加丰富,供需协调性显著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2023年,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水平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转变取得较大进展,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增强,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由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迈进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明显提高,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领域消费者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持续较快增长,科技进步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融合持续深化,新服务模式和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数字服务、数字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