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6-02-23 09:29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2002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昆都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昆都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 "十二五" 时期工作回顾

2015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圆满完成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跃升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132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6.8亿元、增长15.2%,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中的排名上升到第27位(在自治区上榜的5个市辖区中排名第二,在包头市上榜的2个市辖区中排名居首),入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辖区前20强(在自治区上榜的4个市辖区中排名第二,在包头市上榜的2个市辖区中排名居首)。

(二)金属深加工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组织实施47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9.76亿元,稀土钢板材项目的冷轧酸洗联合机组和8号高炉已达产,预计今年6月全线投产,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工程污水处理系统(一期)试运行,二冶住宅产业化装配整体式PC工厂试生产,包钢稀土冶炼分离集中加工区、西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有序实施。项目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筹资8000万元实施经一路、纬三路等3条主干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统筹跟进建成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新增绿化面积200余亩、硬化3.3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坚持地企共建,组织完成包钢(集团)尾矿库周边和导流槽两侧14.5公里围挡工程及征地补偿工作。创新驱动增添新动力,浙大包头工研院已入驻19个研发中心、注册成立9家产业化公司,进驻中试基地产学研项目2个,搭建 "中国技术市场西部科技服务中心" 等2个技术服务平台,并与内蒙古一机集团、包钢西创、铁科院深圳分院等企业及科研院所签订了火车实心轴检测等多个合作项目。

(三)第三产业构筑新优势。提档升级后的乌兰道商业街和正在打造的俄罗斯风情街,为 "包百-王府井" 商圈进一步凝聚了商气和人气。以 "阿尔丁商圈" 中的凯旋银河线、财富中心等现代城市综合体为载体(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新引入中航证券和民生银行,并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成立了包头企业挂牌孵化基地,为我区打造形成类型丰富、互补性强的金融服务体系注入了活力。以 "规划引领、品牌创建、政策扶持" 为抓手,助推电子商务快步发展,作为自治区首批、全市唯一旗县区荣获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称号,目前在该基地的A区(即财富中心)和B区(即包头青年创业园),已入驻内蒙古和兴惠客等各类电商企业近80家,涵盖B2B、B2C、C2C、O2O、O2P等多种经营模式,年交易额已达100亿元。房地产市场量价齐稳,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网签)9217套、96.5万平方米,占全市销售市场份额的37.4%34.3%钢铁建材物流园区稳步壮大,华蒙物流园、鑫港源顺物流园等企业累计入驻商户548家。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36亿元,同比增长7.6%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政府系统承担的91项改革任务(占全区改革总任务的71%)中,已完成66项,完成率73%,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打通简政放权 "最后一公里" ,将政府部门由26个撤并为22个,将行政审批事项由147项精简为22项,精简幅度达85%将区本级行政权力事项由5333项精简为2977项,精简幅度达45%;以梳理 "三张清单" 和流程再造为抓手,办理时限压缩近9成,行政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市民大厅日均业务受理量超过1300件,同比增长30%。实施商事制度改革,释放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推行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新办理 "三证合一" 执照3556个;新增私营企业1830户,增长26%、达到1016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167户,增长28%、达到39591户。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先后减免所得税、增值税近3500万元,受益企业超过8500户。积极帮助企业扭亏增盈,累计为企业争取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各类补贴资金5000余万元。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出亮点,被民政部评为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参加多个大型招商活动,成功引入东方园林、协鑫集团等多家上市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

(五)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以依法、高效征拆助推城市化改造,项目建设累计征拆地上物54.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预计达到96.74%,高于 "十一五" 末3.64个百分点。优化城区路网,昆河西路、昆北路北延、兵工路西延建成通车。投入2.57亿元,建成团结大街、黄河大街等9条高标准景观示范街。优化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新建北龙公园、莫尼林带公园、黄河大街林带公园,改造友谊公园等4个公园广场,累计新增绿化178亩。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新增2座、改建1座公厕。践行城市棚户区改造新模式,按照 "修旧如旧" 原则,钢32#老旧街坊保护性修缮改造完成,36栋、10.4万平 "设施完善、整洁美观" 的居民楼重现 "苏联式" 建筑群的历史和人文风貌,留住了城市记忆。扎实推进 "十个全覆盖" 工程,累计投入3.03亿元,改造危房971户,新建村级道路25公里,硬化街巷110万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14个村卫生室、18个村文化活动室、15个便民连锁超市,安全饮水、村村通电、广播电视通讯覆盖全部嘎查村,农村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实现 "应保尽保" ,以南卜尔汉图村、乌兰计二、三村等为代表的村庄旧貌换新颜。在确保广大农牧民应享、尽享 "十个全覆盖" 政策红利的同时,以 "产村融合" 为切入点,引入社会资本激活村集体经济,蒙草抗旱、蒙源肉羊种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地,总面积500亩的闽蒙现代农业基地(一期)开工建设并完成蔬菜种植150亩。

(六)环境面貌实现新改善。完成 "五大重点区域" 2300亩年度绿化任务。昆河公园14.8公里自行车环道建成,新建园中园-- "隐园" 主体完工。依托昆河生态景观带,总规划面积7400公顷的 "昆都仑国家生态公园" 试点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授牌。昆河湿地公园入选 "国家湿地公园" 试点。抓实庭院绿化,新增绿化面积350余亩,绿化效果明显。继续实施G6高速和110国道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整治完成20处、1.4万亩的砂坑及渣堆,补植复绿2095亩、硬化30万平方米、美化83万平方米,治理恢复可利用土地3700亩。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治完成工业企业和生活服务业燃煤锅炉314台、燃煤窑炉40台,拆并民用供热燃煤锅炉36台、并网面积103万平方米,减少耗煤量35.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521吨、氮氧化物1038吨。认真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隐患 "回头看" 行动,整改完成238项突出环境问题、完成率89.5%,同步建立健全了环境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 "隐患排查、台账登记、整治落实、核实销号" 的全程管理。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完成包钢热电厂燃煤锅炉脱硝、四烧脱硫系统升级改造,西骏废水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一期)正式投产,我区成功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

(七)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畅通就业渠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61人、高校毕业生就业341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3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以内,荣获 "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称号。为企业退休人员、 "五七工" 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发放养老金2.93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稳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5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07%,基本实现农村户籍人口新农合全覆盖。实施 "暖房工程" ,完成7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5.2万平方米旧小区路面硬化改造、50万平方米供热二次网改造、15公里排水管网改造和25公里给水管网改造,受益群众超过3万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学前教育协调快速发展、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新建钢三小综合教学楼、铁三幼分园和卜尔汉图幼儿园封顶。投入300余万元,新建9处社区日间照料站(累计达32处),累计服务老人80万人次,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 "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惠民试点" 。

(八)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进展。投入150万元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新增各类社会组织1064家(总计1457家),达到每万人平均拥有19.2个社会组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居全市各旗县区之首,并作为自治区唯一旗县区入选 "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平安昆区" 建设深入开展,率先运行 "一长四必" 现场勘查新机制,刑事案件破案率明显提高; "缉枪治爆" 、 "打击黄赌毒" 等行动取得实效,涉黑涉恶彻底清除。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办结上级交办信访案件225件。推进社会治理项目创新,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虚拟社会防控网等一批典型创新项目为社会源头治理注入新活力。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整治完成历史上形成的违章占压燃气管线62处,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基本消除。

(九)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委员提案81件,答复率均为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循行政决策程序,强化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凡属重大问题都提交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讨论研究、民主决策。顺利通过国家 "六五" 普法验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年内 "三公" 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3.79%。认真开展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着力正风肃纪,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办实 "政府热线" 、 "区长信箱" ,累计办理各类来电、来信5240个(件),办结97%。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2015年,我们实现了 "十二五" 胜利收官,为开启 "十三五" 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昆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五年,是昆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位居包头市各旗县区首位、自治区前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0亿元,年均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5.14亿元增加到44.46亿元,年均增长1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0亿元,比 "十一五" 末增加182亿元,年均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60亿元,年均增长16.8%;非公经济占比达到69.8%,高于全市占比1.8个百分点;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5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5亿美元,分别是 "十一五" 时期的1.57倍和1.63倍。经济大区科学发展换挡不失速的带头作用得到全面体现。

--这五年,是昆区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2:40.3:59.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 "十一五" 末增加了11.95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占比19.2个百分点。现代农牧业稳健起步,卜尔汉图嘎查300亩现代农业基地、哈德门村华兴天源花卉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金属深加工园区破瓶颈、补短板,跻身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行列,入选国家钢铁及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钢铁及稀土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业快步发展,钢铁建材物流园区钢贸年交易量超过400万吨、交易总额90亿元以上。传统商贸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先发优势,示范引领的雏形架构初步形成

--这五年,是昆区城乡环境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遵循 "主城区地上建筑物密集、要发展必须征拆" 的实践规律,累计依法征拆地上物528万平方米。实施路畅工程,打通昆河东路、青山路等全长约40公里的20余条城中骨干道路,人均道路面积增加近4平方米、达到25.58平方米。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以 "五大重点区域" 绿化、砂坑及渣堆治理、公路铁路沿线(含城市出入口)环境整治为抓手,新增绿化14.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2平方米、达到12平方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筹资近8亿元将昆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向北延长10.7公里,总长度达到14.4公里,新增绿化面积85.5公顷、水域面积20.7公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集 "城市防洪、生态修复、亲水休闲" 于一体的城中河道生态景观带。以大气污染防治和 "三片两线" 等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 "关、停、并、转" 落后产能企业近500家,圆满完成了既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全年达标天数263天,高于包头市达标天数13天。

--这五年,是昆区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累计达16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85%,占比高于 "十一五" 时期12.5个百分点。为群众兴办的55件84项好事实事取得实效,惠民富民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444元提高到41270元,年均增长10.8%。新增城镇就业5.0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6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32.9%、达到每人每年380元,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3.1倍、达到每人每年499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由310元提高至580元,发放社会救助金9463万元。连续3年,为近8000户低收入农牧户及时供应冬季取暖用煤。建设保障性住房2.97万套,圆了3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 "安居梦" 。对辖区内205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改造覆盖率超过75%,改造总面积800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0余万人。新建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投入使用,建成15个街镇文化站、65个社区文化室,举办以 "魅力昆都仑" 为品牌的各类特色文体活动1000余场。

--这五年,是昆区城区知名度不断提升的五年。我区还先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全国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等多个试点城区行列,获得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第三批法治创建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区、自治区文明城区、自治区充分就业地区、自治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五星级" 达标示范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四连冠" 。昆区的发展已经跃升到更高层次,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五年的政府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敏锐捕捉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强化法治保障,规范社会行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全区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过去发展最根本的经验,也是未来发展最根本的保证。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和企业,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昆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城市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税收增长放缓,民生和社会事业刚性支出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等问题。对此,我们将强化目标和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 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推动昆区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根据区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率先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 "第二个百年" 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战略定位是:建设 "五个示范区、三个基地" ,即把昆区建成创新创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优质基础教育示范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区和新型冶金产业基地、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总体目标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 "两个翻番" ,保持 "两个领先" ,达到 "一个建成" 。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在自治区保持领先;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完成好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改善创新环境,激活创新主体,以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驱动提供经济增长动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提升产出效益,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建立多元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及农牧业现代化。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集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汇聚创新人才。推动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活力。立足开拓新需求、挖潜新投资、推动新出口,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平衡发展格局。着力改善城市二元、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中村(城边村)城市化改造,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 "十个全覆盖" 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昆区。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兴区、绿色惠民的道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昆区永续发展。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新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四)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协同进步新局面。实施更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完善对外开放布局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倡议、中蒙俄国际合作,科学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加入呼包银榆经济区、呼包鄂经济圈协同发展,以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外溢型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共享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昆区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探索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方法和路径,建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区。

各位代表, "十三五" 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扬长补短,开拓进取,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区和全自治区、全市一样,面临着经济增速、工业品价格、实体企业盈利、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 "四降一升" 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去一降一补"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较为繁重,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全市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区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全区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 "8337" 发展思路、市委 "6521" 战略定位和区委 "五个示范区、三个基地" 战略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扩大有效需求,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农牧业,全面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法治建设和民生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努力为 "十三五" 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提效

着力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和监测调度,深入落实上三级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做好电价补贴和产业资金扶持,完善 "一企一策" 、 "一类一策" 帮扶措施。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支持。推进钢铁、稀土等企业加强协作配套,对新上项目鼓励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在重视大型骨干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好个体私营经济、小微企业减税让利等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承接好上级调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相关举措,减少企业土地投入成本。认真落实 "五险一金" 精简归并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用好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释放的红利,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推动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强化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安全有隐患企业的治理,抓紧研究总体实施方案和分类推进办法,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一批,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整合壮大一批,通过扩大对外投资转移扶植一批,通过严格环保、安全、能耗标准淘汰退出一批。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 "僵尸企业" 抓紧调查摸底,制定处置措施,推动建立相关退出机制。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稳步扩大有效投资。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43个、同比增加11个,计划年内完成投资482亿元、同比增长13%修通包钢(集团)运煤专线公路,确保经三路、纬二路等续建道路及配套管网建成的同时,完成23公里供水管线工程。联手中电建路桥集团,运用EPC模式,融资11.6亿元,对4平方公里的金属深加工园区西园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开发,征收项目储备用地1500亩。推进黄河大街西延跨昆河桥梁、4.5公里昆河河道(昆河南桥至包兰铁路段)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实施。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力争再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二)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

推动工业扩容提质。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50,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15亿元。围绕建设新型冶金产业基地,以包钢新体系80万吨镀锌板为带动,推动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万吨蒽油加氢等项目抓紧建设。围绕建设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岩峰4000吨稀土催化及合成研磨材料、金蒙3000吨稀土抛光材料、玺骏2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等项目,不断延伸稀土产业链条。围绕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包钢煤气合成环保溶剂、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等项目为抓手,提高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为争取进入国家第三批资源综合利用 "双百工程" 示范基地行列夯实要素支撑。此外,在推进镍氢动力电池、高铁用车轮、预埋件智能探伤设备等项目有序实施的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力度,努力挖掘新的增长潜力。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茂业天地、苏宁广场等阿尔丁商圈现代城市综合体建设,支持项目业主引进麦德龙、迪卡侬、美国万豪酒店等高端商贸品牌和国际知名商企入驻,打造高端商贸业聚集区。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以国际金融文化中心和凯旋银河线为载体,积极推进渤海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信用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做大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入包钢(集团)电商平台,重点扶持2-3家电商企业年内在E板或新三板上市。推广 "互联网+钢贸" 发展模式,推动华蒙物流园、鑫港源顺物流园等骨干企业率先建成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带动更多的物流企业 "上网触电" ,走一条 "线上" 与 "线下" 相结合的营销 "快车道" ,助力钢铁建材物流园区稳健发展,年内钢铁贸易量达到550万吨。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正见天地文化产业园、科技创意文化产业园,整合赵长城遗址、石门景区、昆河公园、昆都仑召、天龙生态园、钢32#街坊、俄罗斯风情街、乌兰道商业街、包头乐园等一批特色资源,形成若干条1-2日游的区内精品旅游线路,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区城边村的近城优势,用好农村的田园景观、乡村民舍、特色餐饮等资源,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规模化养殖和食品加工产业,逐步打造形成 "种、养、加" 相配套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 "产村融合" ,支持闽蒙现代农业基地、蒙源肉羊种业基地、北京协鑫现代农业高效园区等项目做精、做优,为激活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力。加快友谊农副产品集贸仓储中转配送中心和海德大菜窖农贸市场建设,推动中农批建设开发公司实施包头农副产品城市配送中心项目早日落地,为农副产品进城拓宽流通渠道。

(三)抓好创新驱动引领,激发发展新动能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支持浙大包头工研院及其中试基地快步发展,依托浙江大学包头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资源优势,用足、用好上级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利好政策,助力六自由度数控加工设备制造、钢板彩印、铁路机车钩缓系统等高新技术项目有序实施,推动浙大包头工研院与区内企业、国内知名高校共建的动力电池、新型建材、BIM、新型煤化工及高分子新材料等研发中心早日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真正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逐步培育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推进金融创新。健全融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抽调和引进专业人才,有效增强整体融资工作的统筹、协调效能。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融资资金及时到位。洽谈对接北京国巨投资控股集团、中江证券公司、广发证券公司、兴业证券公司、上海融资租赁公司等投资机构,积极探索发行债券。联合品今、北京兴邦嘉实等资产管理公司,谋划设立创投基金,助推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包头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开展产融结合创新试点,探索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拓展股权登记托管、股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业务。谋划引入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来我区设立文化产品交易中心,填补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空白。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P2G等新型融资模式落地。推广 "履约保险" ,鼓励发展 "助保贷" 等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

打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沃土。围绕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主动适应创新创业主体大众化趋势,洽谈引进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创新项目,扶持包头市青年创业园、万开电子商务创业园、内科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龙晟小商品批发创业城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支撑平台快步发展。利用 "互联网+" ,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等新模式,为社会大众广泛平等参与创业创新提供更多元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积极争取上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整合资源,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组织机构,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范化水平。把行政审批 "放、管、服" 改革引向深入,实行行政审批动态管理,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增强放权的协调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强化服务的便利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从体制机制上为市场主体 "松绑" 。鼓励吉宇与北重围绕特种钢项目组建混合经济体,增强企业活力。运PPP式,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消化存量债务渠道。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债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牧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快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推进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建立节地评价制度,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抓住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的机遇,科学承接新型冶金、稀土及新材料等产业转移力争在 "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盯紧看牢在谈的优质项目,持续攻关,着力推进与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杭萧钢构、南京煜宸、首钢控股、中集车辆园、中铁建投资、安徽盛运环保等企业的洽谈项目落地实施。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压实目标责任,抓实督促通报、跟踪问效和绩效考核,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建成投产率。年内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总投资额超过80亿元。

(五)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优化城区路网,实施昆河东路南延、三八路南延等6条道路畅通工程,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打造友谊大街、阿尔丁北大街、莫尼路等6条景观示范街,整治锡华广场道、希望广场道等6条街巷,完成黄河大街、新光东路等6条道路沿线补植及硬化。完善环卫设施,新建5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32座公厕。推进莫尼林带公园建设,新建绿地景观950亩,不断拓展城区绿地空间。

加快城市化改造步伐。保持北部区快步发展势头,加快碧桂园地产综合开发、美德亨国际机电采集中心、前口子村村民安置楼建设,实施民族东路北段两侧及3.8公里110国道(民族东路至昆河桥)沿线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巩固南部区城市化改造成果,引导馥室成双、中冶世家(二期)、恒大名都(二期)等商住项目业主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启动卜尔汉图镇新光交通物流港建设,完善中心集镇道路及配套管网。引入中化十三建、中冶天工集团等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投入40亿元,在新城村、孟家河湾、南排村、甲尔坝旧村等区域,力争改造城市棚户区8200户、完成规划任务的40%,确保完成自治区年度备案任务,今后用三年时间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公租房货币化、政府回购社会房源等有效手段,着力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同时,投入1.6亿元,完成1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万平方米旧小区路面硬化、50万平方米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改造、10公里给排水管网改造,努力让群众住的更舒心、更舒适。

全力实施农村牧区 "十个全覆盖" 和脱贫攻坚工程。按照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原则,在已实施冬季大会战夯实各项准备工作基础上,严把工程质量关,强化专项资金监管,有针对性地采取 "一村一品" 、 "修旧如旧" 等模式,对背锅窑子村、哈业脑包村等17个行政村,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危房拆除、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覆盖任务。立足于 "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住" ,实施村容村貌长效管理及考评机制,落实增设村级保洁员和 "户集中、村收集、环卫转运" 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保障已有覆盖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好 "六个精准" 和 "五个一批" 工作要求,以实施精准扶贫 "三到村到户" 为抓手,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

优化城市宜居生态环境。完成 "五大重点区域" 1500亩年度绿化任务。抓实昆都仑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昆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建成9.6万平方米昆河 "隐园" ,进一步丰富昆河生态景观带内涵。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隐患问题为抓手,对全长48.5公里的包兰、包白及包环铁路沿线环境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启动包钢热电厂DDS改造工程和包钢燃3号线等人工煤气置换天然气工程,推进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水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抓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三规合一" 工作。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调度平台。落实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领域推进综合执法。依法依规管地用地,扎实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加大土地违法建设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属地、辖区监管责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完善物业 "四级" 管理体制,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推进准物业管理拓面,年内新增6个准物业管理小区。引进和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促进建筑业 "工业化、绿色化" 发展。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六)坚持共享发展,建设优质基础教育示范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区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区验收年度任务。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促进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社区教育多元创新发展。推进教育领域人事制度、招生制度、教育教学及校园足球改革。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在北部区新建两所高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翻建新城中学,建设包钢一中、包七中等5处足球示范校场馆。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做好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计划年内实现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将农民工、个体私营员工、新入学大中专学生、劳动年龄内非从业人员纳入社保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规范管理城乡低保,统筹抓好临时救助、五保供养、救灾救济和优抚安置,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家庭得到救助和保障。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新建、改(扩)建13个社区、村文化室,统筹实施好公共文化服务 "普雨工程"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编制完成《昆都仑区志(2001-2015)》。提升文化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已建成的自治区首个县级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功能,逐步实现对区域内文体市场24小时无死角监控的 "全覆盖" 。

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区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建社区、村、广场足球场5处。聚焦人口老龄化难题,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建成的 "五位一体"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年内新建1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处服务站,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受益面。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 "三个平台一张网" 和 "四品一械" 三级网格化市场监管标准化体系,严厉惩处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以 "智慧社区" 建设为切入点,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管理有机融合,启用 "便民一点通" 信息化平台,丰富社区便民服务内容。以完善 "三级联动" 、 "二级登记" 、 "分层培育" 等工作机制为着力点,稳步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范围,助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新投入20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确保年内实现每万人平均拥有20个以上社会组织的目标。整合部门执法资源和工作平台,逐步实现综合治理。坚持依法化解信访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推进 "平安昆区" 建设,抓好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完善 "四级巡控" 警务机制,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进依法治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 "一岗双责" 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设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执政环境。完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事项把关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法治社区建设,依托法泽志愿者协会,做优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法律援助等精品法律服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启动 "七五" 普法,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成果,强化政府系统作风建设,确保政令畅通。围绕群众反映问题开展纠风治乱,坚决惩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用铁的纪律维护好群众利益。主动作为,着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盯上三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棚户区改造、城区老工业区搬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十个全覆盖" 工程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找准突破点,夯实手续完善、项目自评、资金争取方案编制等基础环节,精心谋划、包装、申报成功一批优质项目,并统筹跟进对其它各类上级预算内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全力争取,努力缓解政府资金压力。

各位代表, "十三五" 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满怀激情,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