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当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建博物院举行,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也都推出独具特色的展览,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5月18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图为表演者在活动开幕式上表演歌舞。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45年,1978年5月18日第一次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活动,1992年以来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回应时代和社会的热点关切。早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京都大会上,博物馆界已经达成一致: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在创造和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发挥作用,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如何理解“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又有哪些创新之举?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 资料图片
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博物馆大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各类博物馆的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形象阐发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
21世纪以来,我国几乎每天都有一座新博物馆诞生,我国现有的6565家各类博物馆中,超过75%是近20年建立的,从年度观众量来看,2019年超过12亿人次。所以,国际社会用“黄金20年”来概括我国博物馆的繁荣发展。
一座博物馆,通常也是所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作为要满足收藏、保护、展览、活动等基础功能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需要相应的空间条件和设备设施,在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博物馆建筑,而重要展览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20℃±2℃的范围,大厅和公共空间的温度只能是26℃以下,在夏季西晒的时间段,能耗很高。如何利用传统和科技手段兼容的方式,既降低能耗又满足环境控制的硬性要求,博物馆通过建立环境载荷控制体系以及智慧博物馆体系,实现了绿色、低耗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实施零废弃项目,在2020—2021年行动中,故宫博物院每年的总碳减排量相当于7719棵树一年吸收的碳汇量。通过建设“零废弃博物馆”,不仅将古人的智慧提炼出来,也融合现代先进的环保理念,通过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推动国内外观众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行动。
▲江苏苏州博物馆西馆。新华社发
2021年新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是另一个优秀的绿色博物馆建筑案例,博物馆在设计上采用独立而又联通的10组方盒子形态,增加自然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室外的博物馆广场则最大化实现绿色植物覆盖,实现小气候的良性循环。今年3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等一行在参观苏州博物馆西馆时对此赞赏有加,认为一个近5万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建筑能够做到如此环保,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创新。苏州博物馆老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名作,是世界建筑史上绿色可持续发展案例中的典范。西馆在设计上延续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行动理念,实现了功能扩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博物馆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建筑形态、组织机构形态和文化产出形态,这三种形态往往三位一体。其中,建筑形态是“外显的”,组织机构形态是中枢和心脏,是“内隐的”,但只有二者协调平衡,才能实现博物馆“文化产出”的根本性目的和宗旨。
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最新定义是: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在中国,博物馆已经是城市会客室和市民礼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湖北省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都承担过“国家文化名片”的任务,作为“国家客厅”接待过多国元首。博物馆是文化的窗口和知识的殿堂,丰富的藏品支撑了博物馆多样化的“文化产出”。目前全国有各类藏品近2亿件,其中文物类藏品主要保存在各级博物馆中。我国每年举办的新展览超过2.5万个,引进的国际展览近千个,人们不出国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去年9月开展持续至今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占地面积最大的展览,近2000件历代绘画精品佳作的出版打样稿档案集中亮相。其中,难得一见的《千里江山图》《簪花仕女图》《富春山居图》等国宝级作品,都以高清图像样稿出现在观众面前。巨大的《千里江山图》灯箱特别引人注目,新的展陈方式,让画作细节一览无余,观众可以清晰地打量画作中的一枝一叶。数字化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及由之而生的一系列展览的亮点,综合运用5G、云计算、动作捕捉和增材制造等最新科技,实现古代艺术遗迹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重现及数字化虚拟体验,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海博物馆刚刚落幕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成为这个春天的展览盛宴,52件珍品,件件精挑细选,每一件都令人动心。在98天的展期内,展览每天都是预约“爆满”,刷新我国博物馆收费特展的观展人数新纪录,超过42万人次,仅仅文创消费就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入。
苏州博物馆西馆今年恢复开放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参观人次已经超过80万。当然,观众人次是一个显性指标,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前者代表人们的热爱程度。但必须同时注意到,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不希望都是各类“轰动展”的人头攒动。博物馆环境载荷系统性控制可以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平衡。
此外,文物藏品增加展出频率,当然会增加对文物的损害,而有一些脆弱的文物,10年才能展出一次,无形之中又制造了“稀缺性”。在两难之间,智慧博物馆和数字展览异军突起,中国成为引领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先行者。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京都大会上,中国获得了博物馆新技术创新奖的多个奖项。
人民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博物馆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性指标。“面向人的博物馆”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和办展思路,是用历史、艺术和文化展览来回答中国人富裕之后应该怎么办这一重大问题。
上海大学博物馆在引进“三星堆文物精品展”时,通过社区枢纽站使其进入金融中心陆家嘴隔壁的东昌社区(属于老旧社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艺术家一起将自行车棚改造为“社区美术馆”,把三星堆文物图片展送到这里,还通过举办工作坊、志愿者讲解培训等活动,激活社区“沉睡”已久的热情。随后又送来“龙门石窟艺术展”“岩彩艺术展”。如今,这个老旧社区的自行车棚已经成为上海的网红“星梦车棚”。艺术展览“介入”社区,激发社区的活力和创造性,完美诠释了“博物馆作为文化发动机”的魅力。
博物馆收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人类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物证,通过展览、讲座、研学等展教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通常借助实物,具有跨学科特点,在形式上更为直接和直观,寓教于乐。博物馆的藏品除了跨学科属性外,还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提供正能量,也是创新和创意的源泉。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超过5000万人次,这个数字非常可观。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的博物馆场馆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博物馆的力量已经得到加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国家提出在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建设美好生活,这也是中国博物馆的根本性特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包容、开放、共享的理念,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教育、科技结合,促进文旅融合,用高质量的博物馆产品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作者系上海大学博物馆学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