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言,1912年1月出生,河北省滦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包钢计划处处长,包钢党委常委、副经理、纪委书记。1989年获得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不成立治丧委员会,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登报;按照国家规定领取丧葬费,家属子女不要组织的任何补助;不收任何亲友的钱和物;遗体捐献给当时负责医疗的医院作解剖或科研之用。1982年4月,时任包钢纪委书记、副经理朱言写下这样的《后事遗言》。“这是我向党和人民做的最后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请组织监督实施……”他在思想汇报中这样写到。19年后的2001年11月28日,89岁的朱言病逝,身后事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办理,而身边人却觉得,一生奉献的朱言生命并没有停止。“共产党员最不能丧失的是信心和信念。”这是朱言常说的一句话。1938年,朱言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革命,奔赴延安,始终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理想。解放后他放弃安稳的工作,来到边陲大漠建设包钢。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机器轰鸣的工厂。朱言都永葆初心,他要为人民的幸福奉献终生1954年,朱言担任包钢计划处处长。当时,包钢正处于建设初期、生产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住的是漏风的帐篷,吃的是牙碜的稀饭、睡的是冰冷的简易床铺……对于这些,朱言都不在乎。他分管基建工作,更在乎的是建厂所需的机具设备和材料,关心的是工程进度,是高炉何时出铁、平炉何时出钢。计划处负责编制包钢长远发展规划。朱言带领团队边学边干,有时,一个项目规划稿刚刚完成,就遇上计划变更,不得不推翻了重新来。朱言充满信心,他把这种情况当成一次新的学习,鼓励大家继续加油干。最终,包钢第一个发展规划完成了、朱言也从“外行”变成了“内行”。他指导拟定施工方案,打出200米深井;亲历每道工序,开发焦化高附加值产品“古马隆”;组织实施无缝钢管静电喷涂改造,实现自动喷涂等。
工作中的朱言只讲奉献不讲条件,能步行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这是他坚持多年的原则。包钢出铁出钢的决战时期也是国家的困难时期,生活物资短缺,粮食供给不足。朱言总是把配给他个人的少量黄豆、麦麸皮分给那些因为长期吃糠咽菜而浮肿的同志。在包钢工作期间,他从未领取过一分钱的奖金,却坚持每月多交党费。应交几角时他交几元,应交2元时他交10元,应交10元时他交25元……直到走完人生里程。写下《后事遗言》不久,朱言主动申请离开岗位。此时,他已经在包钢奋斗了28年。这28年,包钢发展不易,朱言的工作也不易,但建设好包钢的信心从未改变。这28年,他时常拿自己的经历与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作对比,他说他早就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离休后,朱言对包钢的感情仍然不减。他时常回到厂区,看看这儿、摸摸那儿;他关心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提出建立内部职工扶贫基金等建议;他认为能为国家和企业节省的钱物一定要节省,重病住院却不愿用“好药”、甚至拒绝治疗。
朱言对自己能省则省、对他人、对企业、对社会却倾其所有。离休后,他把自己的交通费攒起来,捐给幼儿园;自掏腰包给矿山的孩子买书,帮助特困职工。听说包钢遇到资金困难,他拿出3000元交给组织。他每年向包钢青少年基金会捐一个月的工资,直至弥留之际。朱言还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灾区捐款捐物。可他家里用的却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家具,盖的是飞了边儿的旧毛毯,一块手表戴了几十年,一件衬衣一穿就是好几年。
1989年,全国老龄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老有所为精英奖”评选活动,77岁的朱言获此殊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暮年的朱言仍在坚守着当初的誓言。
2001年,朱言走了。除了厚厚一沓荣誉证书、奖状和挤满书架的书籍外,没有留下其他什么财务,但他留下了对党的忠诚、对企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