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馥,1924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从鞍钢调入包钢机总厂工作。1959年在机总厂工作期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3年从卡布其石灰石矿矿长岗位离休。
1954年,包钢处于建设阶段,远在东北的鞍钢成为包钢重要的人才基地,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响应祖国的号召,赶往北疆大漠。孟庆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当时的鞍山市是我国的大工业城市,鞍钢更是当之无愧的“钢老大”,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相比之下,处于建设初期的包钢不但生产设施匮乏,而且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甚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大部分职工都没有自行车,从宿舍到现场,参加建设的职工们只能步行,10公里的距离,无论酷暑寒冬,都是这样一步步走下来的。然而这对孟庆馥而言,并不觉得苦。孟庆馥14岁就在日本人开的工厂里做苦工,吃过的苦太多了。此前在鞍钢工作的那6年,正处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工厂基础设施、机器机具处于半瘫痪状态。孟庆翻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亲历了鞍钢最艰难的阶段,而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助力包钢建设、发展最宝贵的经验。
孟庆馥刚刚来到机总厂时,这个厂刚刚组建,生产现场就是一片总面积只有2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由于未进行封闭,这里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夏天,本就酷热难耐的环境下,再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得工人们汗流浃背;冬天,刺骨的北在厂房里肆意咆哮,冻得人连手都伸不开,这些,孟庆馥都能克服,他忍不了的是全厂只有3台机床,根本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冶金部下达加工一批电动机外壳的紧急任务,这对于仍处于建设中的机总厂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以当时的设备条件和生产能力来说,要完成冶金部的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怎么办?大家把目光集聚在孟庆馥的身上。“一定要挑起这个大梁。”面对大家期待的眼神,孟庆馥暗暗下定决心。他与同事们一道日夜忙碌在机床旁,边干边摸索,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孟庆馥的才华得到展露,他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
由于当时设备条件限制,利用机总厂的铣床加工这批电动机外壳,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速度慢得像蜗牛,按期完成加工任务,难度非常大。孟庆馥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铣床上另外安装了一套齿轮、导杆,这样一来,一次就可以加工两个电动机外壳,加工效率是过去的两倍。他还根据加工需求,对原有铣床进行一系列改造,解决了磨具的设备问题,产生了“一机多用”的效果。最终,孟庆馥他们奇迹般完成了任务。庆功的鞭炮声响起来,同样响亮的还有孟庆馥的名字,“到底是鞍钢来的技术工人,了不起!”工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凡是当时用到的卡具,经他的改进,都能一卡多用;凡是在车床上能干的活,经他的改动,在铣床上也能干。此后几年间,孟庆馥的发明改造接连不断、孟庆馥“出名”了,他就是包钢的“技术大拿”,他多次被评为包钢、包头市、自治区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66年,孟庆馥开始担任机总厂铸铁车间主任。当时,翻砂操作还很落后,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翻砂工们筛沙子时,又热又累,劳动强度大效率却很低,这让孟庆馥又有了新的想法。按照他提出的方案,铸铁车间用电动筛沙取代了人工筛沙,改造以后,过去3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只需1人就能完成,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往,炉体想要安装在小窑炉上,只能依靠肩扛手抬,6个人同时上阵都十分吃力。孟庆馥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出一款起重设备,只要一按电钮,炉体就能稳稳地安放在窑炉上。“太棒啦!”职工们都拍手称赞。
从机总厂铸铁车间主任、包钢工会副主席、卡布其石灰石矿矿长,几十年间,无论岗位怎样变化,时间如何流逝,孟庆馥对包钢的情结从未中断,人们对他的称赞也从未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