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榜样 || 王亚男:敢啃冲压技术“硬骨头” 让青春在攻坚克难中闪光
2024-07-21 22:17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头短发利落干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初见王亚男,是在技术中心板材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她正专注地进行着光热发电用锌铝镁镀层钢板BTCY2+ZM材料卡片的开发实验,该钢板将应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人们常说科研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寂寞的,但在90后的她看来却是充满挑战,趣味无穷的,她享受着科研带来的未知与快乐。


图片



图片
2015年,大学毕业的王亚男进入包钢技术中心,从事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工作。善于学习,勤奋进取的工作态度使她很快胜任了这一岗位,彼时,包钢刚刚进军汽车钢市场,开展汽车钢应用技术研究迫在眉睫,王亚男主动站了出来,面对当时“无带头人可以指导、无经验可以借鉴”的现状,立即着手思考谋划该如何迈出这第一步。她从网上了解到,有一位著名冲压工艺专家相关经验十分丰富。王亚男想,他的指导也许会极大地促进这项技术的研究进程,因而便萌生了想要去拜师学艺的念头。与此同时,她还联系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同学,想要通过同学的引荐,参观国内顶尖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
规划做好后,她立刻开始行动。按照计划,她选择只身一人赴当地向专家求教。“我每天守在办公室门口,趁着专家工作间隙,进去说明我的真实来意,但都被婉言拒绝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这位专家也逐渐被她的执着与勇敢所打动,将他亲自编写的大量教材、资料,以及个人工作经验传授给王亚男,并安排工作人员带她到冲压现场实地参观学习。回顾这段经历时,她坦言:“我从没有想过结果如何,既然选择了做这件事,就只管往前冲,哪怕没有结果,但只要努力了就足够了。”
随后,她也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参观,学习其团队研究经验及常用研究手段,为她日后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亚男带着两次走访学习收获的宝贵经验迅速投入研究中。她一边研读教材,一边自主摸索学习建模。不仅如此,她还多次到供货终端用户现场查看实际工况、反复修改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王亚男最终成功创设了包钢的冲压模拟工作模式,填补了包钢汽车钢冲压技术的空白。2020年以来,依靠大范围推广应用该模型,共解决质量异议甄别及优化194起,为包钢挽回质量异议损失超千万元;成功帮助包钢板材进入一汽、奇瑞等国内知名车企合格供应商名录。
攻克了冲压技术这一难题,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王亚男并没有停下前行和探索的脚步,她将自己的目光瞄准了板材应用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她牵头组织4名青年科研人员,成立跨科室协同推进的“冲压模拟工作站”,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展“冲压模拟”、“材料数据库建设”等四个领域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板材应用技术研究体系。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各领域研究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仅用时半年,他们就完成了包钢材料数据库建设及首批材料卡的开发,并成功将材料卡嵌入到行业“垄断级”模拟软件AUTOFORM中,使包钢成为钢铁行业第四家完成此项工作的企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钢板表面研究中,他们开发完成了可供模拟计算用的摩擦文件,并成功推进轧辊毛化、油品药剂选用等数十项精细化改进。在有限元综合模拟方面,他们实现了折弯、胀形、震动、跌落等多场景分析及精准EVI介入。
图片
王亚男笑称自己生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促使自己敢接“烫手山芋”、敢啃“最硬骨头”,始终努力向前,不断创新。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扎实积累,带给王亚男的不只是能力的成长和丰富的经验,还有令人瞩目的成绩。工作至今,王亚男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公司级以上荣誉9项、荣誉称号8项。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她总是谦虚地表示:“我只是包钢众多青年职工中的一员,是我运气好,赶上这样的时代,有幸能承担这项重任。成绩的获得并不只靠我一个人,还得益于领导、同事们的大力帮助”。

“未来,我和团队会更加努力,全面铺开包钢板材在各场景下、各工况下的应用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赋能包钢板材产品蓬勃发展,助力包钢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王亚男奋斗的脚步会一直坚定,永远向前。今年是包钢建厂70周年,王亚男呼吁包钢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勇于承担责任,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价值,为包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