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2023-09-30 23:49

提高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闵言平 发布日期:2021-01-27投稿收藏

经过多年持续造林,塞罕坝已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图为工人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 新华社发

  塞罕坝是蒙古语、汉语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上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此建设塞罕坝林场。几代塞罕坝人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建成了拱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可释放氧气57万吨。从茫茫荒原到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创举,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印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把生态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深刻哲理,为民族地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和生态屏障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造林绿化面积快速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湿地保护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环境持续向好,退牧还草面积不断扩大,人居环境更加美丽,绿水青山越来越焕发出促进发展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要看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不强;一些地方对保护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够,推动绿色发展的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和不足,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深刻认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敢于打破旧观念,探索新发展模式。要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际成效造福于民,让各族群众享受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红利。

  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民族地区大多处在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保护并有效恢复自然生态承载能力;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保障江河长治久安,维护河湖生命健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确保物种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实施。

  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民族地区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破解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关键在于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拓展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探索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产品供给的政策措施、产权安排和运作模式。用绿色发展倒逼产业升级,改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切实推进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