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闵言平 发布日期:2021-02-02投稿收藏
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唐安西大都护府文化园,浓郁的唐风古韵迎面而来。文化园中,按比例复建了通古斯巴西古城。通古斯巴西城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证实,古城始建年代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晋时期,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下辖龟兹都督府所在地,是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重要历史见证。新疆的考古遗址、历史文物,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物证,对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着眼新形势新要求,深刻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改进方向和重点任务。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就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展开历史长卷,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的辉煌。正因如此,才使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被保存下来,才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付出巨大的牺牲,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想问题、干工作都要始终牢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不断汇聚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伟大祖国的磅礴力量。
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几千年来,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各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70多年来,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处理好“一体”和“多元”的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历史上,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各民族作者的创造。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占到三分之一。这些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不断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深刻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统一六国、建郡立县,实行中央集权,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史研究和阐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四观”,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心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