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要 5 min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一些古老地名世代相传,其中往往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唐蕃和亲距今已有1300多年,但因唐蕃联姻而出现的地名有些却沿用至今,与之相关的美丽传说世代流传。文成公主入蕃的地名传说,传播在今青海省的湟源县和共和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县以及西藏东部。
▲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青海作为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流传最广的是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和柏海的传说。据传,文成公主行至赤岭,拿出父皇送她的日月宝镜,忍不住伤心哭泣,但公主不忘和好两族的责任,果断地将日月宝镜摔碎在赤岭,从此赤岭改名称为“日月山”。另一传说则讲述文成公主走下日月山,回头遥望家乡,禁不住流下眼泪,感动了这里的草木山石,连河水也顺着公主西行的方向“倒淌”,从此这条河便有了“倒淌河”的称呼。
▲青海倒淌河镇文成公主塑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位于海南州共和县境内的龙羊峡,断壁陡立,水流湍急,涛声如雷,鸣山震谷,当地群众传说这里是“青龙”和“神羊”相斗的地方。据说文成公主进藏行至此处,因思乡念家心切,独自在深谷沿黄河漫步散心。忽然,一头怪兽朝她扑来,公主顿时吓得瘫倒在地。危急关头,一只龙羊从洞中窜出,与怪兽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公主得救了,可那只勇敢的龙羊却不知去向。大臣将此事上奏朝廷,赐名这个峡谷叫“龙羊峡”。文成公主入蕃路途艰险,这些地名传说,暗含着汉藏友好来之不易。
▲青海日月山风光。(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传说,则讲述了公主西行的坚定。吐蕃使臣为了测试公主入蕃的决心和诚意,谎称藏王已经驾崩,奉劝公主返程回朝,但公主却说自己是藏王的妻子,执意前往逻些(拉萨)。当公主在荒漠中为藏王哭灵时,泪水从胸前流到地上。后来松赞干布亲自飞马前来迎接,公主转悲为喜的眼泪又滴落在了沙地上。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此后在逻些举行婚礼时,公主流过眼泪的两块地方出现了两个大湖,这就是今天青海高原上著名的两大“明镜”——鄂陵湖和扎陵湖,又被称为“兄弟湖”。
▲松潘县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雕像。松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历史上的川藏茶马古道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通道,同样流传着众多关于公主入蕃的地名传说。四川甘孜州炉霍县有个地方叫“虾拉沱”(“鹿子坝”之意)。据说在文成公主经过打箭炉(即康定)之前,有猎人在“虾拉沱”看到一群美丽的鹿,突然间从东方又来了一只五色金鹿,在检阅完鹿群之后,驾着祥云朝西方(即拉萨)飞去。当地人认为这是吉祥的先兆,果然不久公主便经过此地前往拉萨。这种充满幻想的叙述方式,符合藏族崇拜自然神灵的心理,表达了藏族百姓迎接公主的热情。戈巴龙在炉霍县宜木乡境内。据说,当年公主入藏,选择在此地拐弯,缩短了进藏路程。后人为纪念公主的果断决定,就称其地为“戈巴龙”(转弯)。夏玛龙(“鹿未醒起”之意)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境内,相传文成公主在泉边,发现一只花鹿恬睡不醒,便悄声让大家轻步离开。事情虽小,但却让人们看到公主温柔、慈爱的一面。壤昂卡同样也在康定境内。传说在修建布达拉宫时,公主主张用打箭炉的粘土奠基,最后有五只山羊驮着粘土成功到了拉萨,从此打箭炉的山川和村寨都被叫作“壤昂卡”(五只山羊驮运)。
▲布达拉宫。相传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在红山修建宫殿,后渐在此基础上修成布达拉宫。(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的“甲萨岗”至今流传着一首歌谣:公主来西藏好,住在甲萨岗好,金戒指丢失得好,油菜籽撒这里好。传说文成公主经过此地,为民众做了不少实事,在百姓连声的叫“好”中,公主为西藏百姓带来的福泽和好运得以传扬。文成公主路过波密的传说则讲述文成公主入蕃途中的艰辛。通麦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山高谷深、道路险峻,公主行至此地,吐蕃所有的护法神和土地神都前来帮助清除障碍,公主一行顺利通过。鲁朗位于林芝市巴宜区。鲁朗当地传说,文成公主行经至此,经过一位藏族阿婆的指点,才到达绿树环抱、百花盛开的地方,公主感叹道:“这真是一个仙境(鲁朗)!”鲁朗由此而得名。
▲鲁朗,位于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的自然景区。鲁朗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之美誉。(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成公主入蕃地名传说是唐蕃友好、汉藏和睦的珍贵资料。千百年来,在青川藏以口头讲述流传下来的有关文成公主入蕃的地名传说,是民众对唐蕃历史的动态传播。文成公主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奔赴雪域高原的勇气和精神,在各族百姓的口中传颂、心头铭记。
▲《文成公主入藏图》,由尼玛泽仁、德西央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