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育最美“友谊花”
近年来,友谊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巩固“友谊一家亲”品牌建设,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效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两个坚持”
奏响民族团结“最强音”
坚持党建引领,举旗帜建机制,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街道党工委和各社区党委分别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友谊街道领导及股室包联社区工作机制》,形成“党工委(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统筹专人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及时解决辖区各民族群众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思想共识。街道充分发挥党工委的桥头堡作用,定期组织党员、青年团员开展常态化、全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用好“两个平台”
编织民族团结“红纽带”
搭建“连心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红石榴家园”“统战之家”等阵地,作为服务各族群众的“连心桥”,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文艺演出。在街道、社区的综治中心,设立接待室、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和研判室,随时为各族群众提供心理咨询、矛盾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帮助,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
搭建“立交桥”。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红色宣讲队”和“暖心小分队”等“友谊e家”各类服务队伍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以开展学习宣传、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建立起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服务各族群众的组织“立交桥”。
扎实做好“三结合”
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日常学习教育、政策法律宣讲和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有效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强化日常学习教育,不断提升民族工作思想基础。以“一周两月”活动为契机,将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教育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中,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及民族团结知识宣讲10余场,受益居民达到2000多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民族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邀请专家服务基层活动5次,开展民情恳谈会11场,收集问题建议51条,办结48条,办结率达94% 。通过4个“我帮你”新时代志愿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2项,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不断提升辖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实现为民服务“四到位”
共育民族团结“友谊花”
服务精准到位。坚持“支部建在格上、组织嵌入格中、党员扎根格下、党建覆盖格内”的原则,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办公点、党员中心户”五级融合的组织体系,将红色力量延伸至及各族群众家门口,积极推动基层网格治理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资源整合到位。在汇集共建单位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实施“五社联动”服务机制,组建15支“红石榴志愿服务队”,走入小区、进入家庭开展矛盾调解、治安巡逻和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
问题解决到位。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开展了以“‘听民声、办实事、解民忧’‘三问’”活动,现场解答解决居民各类问题,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举措落实,为各族群众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社区环境。
凝聚人心到位。在重大节日,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消夏文化节,开展“我们的节日”、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凝心聚力。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渠道进一步畅通,解决了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50多个,实实在在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辖区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下一步,友谊街道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各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基层民族工作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拓展“红石榴家园”阵地服务内涵,真正将民族工作延伸至基层,把服务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守好北疆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