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专家学者这么说……
来源:中国民族报发布时间:2023-10-10 01:46点击数:5887

图片


本文约 1800 字


阅读需要 5 min


6月20日,各民族专家学者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举行。7位学者发言并畅谈学习体会。
大家一致认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各民族文化中都有体现,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是所有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信念。
图片

以下是与会学者发言摘录

邢广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汉族学者


图片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曾遭遇很多重大挫折,但中华民族融为一体的状态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没有毁灭,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视角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需要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要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马戎
北京大学,回族学者


图片

在这个历史关头,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自身的文化传统再次进行系统的审视。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西方文明,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与文化基础。

亨廷顿曾以“文明冲突”来分析世界发展大趋势,分析了中华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等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竞争态势,表现了西方文明“双重标准”“零和博弈”的突出特征。这与“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华文明传统思维形成强烈反差。


达力扎布
复旦大学,蒙古族学者


图片

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从“满天星斗”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秦汉时期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使其融为一体,包容性使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丰富多彩。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统一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先巴
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学者


图片

青藏高原以其高峻、寒冷,成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地理单元。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各民族,在不断适应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高原特点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青藏高原向东开放的地理特点及其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又决定了青藏高原各民族东向发展、汇入中华的历史大势。可以说,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吐尔文江·吐尔逊
浙江师范大学,维吾尔族学者


图片

在新时代,新疆民族文化必须要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的一部分。要从中华文明的主干中汲取充分的营养,以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为载体,审视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状况,认真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标杆,实现民族文化的不断迭代更新,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互鉴融通中形成的。


罗树杰
广西大学,壮族学者


图片

壮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是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自然完成的,各民族自古就有“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优良传统。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由两个及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超过130万个,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的家庭占全市家庭总数近60%,“九口之家、情融五族”的现象遍布全区城乡。


关凯
中央民族大学,满族学者


图片

在国家大转型的动荡时期,在民族、主权和文明三重危机叠加的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重建大一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以东方方式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也以现代方式更新了中华文明。

以下是学者访谈视频↓↓↓


,时长01:52

专访北京大学回族学者马戎。

,时长02:30

专访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学者艾尔肯·阿热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