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红色传承 】包钢共产党员的足迹 || 科技攻关开先河——黄墨滨
来源:包钢集团发布时间:2023-03-07 22:12点击数:15821

微信图片_20230307221421.jpg

黄墨滨,1922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华容县人。曾任包钢经理。2017年6月1日逝世。


1940年10月,黄墨滨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矿冶化工系,被派往延安军工局、晋冀鲁豫军工部兵工厂工作。

解放后,他先后任重工业部矿冶研究所军代表,唐山钢厂厂长,天津钢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石景山钢铁厂副厂长、厂长,为我国解放初期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77年3月,黄墨滨从太钢调到包钢工作,任包头钢铁公司经理,成为包钢掌舵人。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黄墨滨重科研、抓管理、转机制,为包钢恢复秩序、提高生产水平开了首功。1978年6月,他在包钢任职的第二个年头,包钢就结束了连续11年亏损(1967-1977年亏损)的历史,包钢打了一个漂亮的扭亏翻身仗,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为了推广包钢扭亏经验,原冶金工业部1978年9月在包钢组织召开了全国钢铁企业扭亏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黄墨滨作报告,会议认为,在生产经营的客观条件都很差的包钢能够做到扭亏,那么,别的企业就更应该努力做到,于是,包钢的名气在钢铁行业迅速传播开来。

包钢因白云鄂博矿的特殊性,投产以来最大的生产瓶颈是“三口一瘤”,包钢一直被高炉铁口、风口、渣口易损坏和高炉炉膛易结瘤的问题所困扰。在仔细研判后,黄墨滨没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开出整治包钢生产的药方:以人才为突破口,组织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高炉“三口一瘤”问题得到逐步缓解。

在黄墨滨的带领下,包钢1978年恢复了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包钢开始设立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二级厂矿设立主任工程师、技术员。这样,在包钢自上而下的每个层面,都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在待遇上,无论是工资、分房、人党等,贡献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优先。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在包钢落地后,极大地激发了包钢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他们的努力下,包钢“三口”(高炉铁口、风口、渣口)易损坏问题到1978年基本解决,但结瘤问题依然很突出。严重影响着炼铁生产的正常进行。1980年,在黄墨滨的奔走呼吁下。冶金工业部开始关注包钢炉膛结瘤问题,于是,冶金工业部和包钢共同组成解决炉瘤问题攻关组集中力量破解这一难题。他与攻关组一道,从1980年4月开始,在原包钢有色二厂55立方米高炉上夜以继日地进行冶炼试验,反复研究结瘤原因并积极寻找防止结瘤的有效办法。经过5个月的努力,炉膛结瘤问题基本解决,包钢前进道路上的又一只“拦路虎”被制服。

黄墨滨既心系工程技术人员,又注重操作人员技能的提高,他倡 导鼓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夜校,以提高工人们的操作技术水平。 

并要求各厂定期召开表彰会,表彰奖励优秀班组长。当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来包钢推广“优选法”,他全力组织配合,一度使华罗庚的“优选法”在包钢家喻户晓,并在车间、班组得到重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