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来源:昆区统战部发布时间:2022-12-13 23:48点击数:8274

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闵言平 发布日期:2020-12-08投稿收藏

  

城市承载着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个40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百万少数民族人口、56个民族成分俱全的城市。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积极开放的口号,在社区管理、法律援助、上学就业、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有力地践行了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的要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城市创业就业,目前,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十分之一左右。人口的流动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召开民族、统战、涉疆、涉藏等领域重要会议,推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城市民族工作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少数民族进城,要持欢迎的心态,做好散居和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这些重要论断立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指出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民委持续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强城市各级党政干部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头对接等体制机制,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取得显著进展。当前,全国所有县级市及以上城市均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10多个省份、20多个城市56个民族成分俱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地区“三个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即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很好适应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群众感到陌生神秘,不能很好理解他们的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等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有序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对少数民族进城,应持欢迎的心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各民族流动人口享受城市均等化服务,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落实好《居住证暂行条例》,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积极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各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地落户。要支持和保障各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教育培训,建立中东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常态化劳务合作机制,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外出务工。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巩固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鼓励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在车站、机场、码头、宾馆等安全检查中,不得以民族成分或地域为由搞选择性执法,宾馆、商店、餐饮、加油站、交通运输等服务提供者不得以民族成分或地域为由拒绝服务,企业招工、学校招生不得将民族成分和地域作为限制条件。

  加强改革创新,提高服务管理工作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应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协作网络,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有机衔接的各民族公共服务保障网络,各地各部门密切联系、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的综合协调网络。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流入城市的各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服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地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当地流动人口工作总体部署和规划中,构建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协作工作格局。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招聘选调政治可靠的工作人员,不断充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量,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总之,要顺应我国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和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