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来源:中国民族报发布时间:2023-10-02 00:13点击数:389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只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全面深入地了解史前时期中国远古文化的起源、演变历程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历史,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发挥探源寻根的学科优长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新课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1921年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并命名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为开端,我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图片

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三门峡市文广旅局供图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考古的兴起,多学科实施联合攻关,就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早期文化和社会的产生发展、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或称为国家的起源和形成)、文化的区域性和整体演进及年代架构、人与环境及资源的相互关系等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体系。


如今,中国考古学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走古为今用的道路,将学科发展与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为民族自信奠基。


图片

新石器时代几何纹双系陶壶。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中国史前文化是滋润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源泉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旧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直立人种群通过漫长的环境适应生存,逐步向现代人演化,铲形门齿特征、砾石—石片工业传统的普遍存在,是中华民族连续性、统一性特征的远古文化根系。


中华民族的家园是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至铜石并用时代,伴随着人群迁徙、经济互惠、高技术含量手工业制品(如彩陶、玉器)的传布,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世俗化信仰体系不断完善,礼乐制度的萌芽和文字记载体系初成,逐步形成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敬祖、崇天、尚礼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中华民族初始的精神支柱和文明根基。史前文化由“满天星斗”走向“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格局,文明趋于形成,早期区域型国家开始出现。


图片

新石器时代青玉勾云形佩。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中国史前文化互动交融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起源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既是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交汇促成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初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早期发展的历程,也是中国远古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汇聚成文化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为夏商周文明的出现和中华民族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新石器时代白石管状饰件。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推进中国考古学发展,要从战略高度审视中华文明,从思想深度总结中华文明传统。


图片

赤峰博物馆“日出红山”展厅,主要展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一方面,要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加深历史认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研究和阐释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信息密码,用历史文化遗产实证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聚发展力量。


要充分调动跨学科的知识、技术、力量,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本体故事、关联故事、学术故事和世界故事,增强传播实效,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中国史前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源性文化,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史前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我们才能够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