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龙门石窟:多元文化交融孕育佛教艺术中国化
来源:道中华发布时间:2023-09-27 09:05点击数:10473
图片

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畔的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被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龙门石窟展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2000年,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连绵至明清。整个石窟南北全长达1公里,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60余品。龙门石窟在北魏、唐两朝修建最多,因是皇家贵族集中力量修建的,所以极具皇家色彩,展现了王朝最高艺术水平。


,时长03:14


龙门石窟:见证艺术的融合过渡。视频来源:央视网



龙门山属石灰岩,特别适合精雕细琢,所以工匠能够运用平雕、圆雕、阴刻、阳刻等多种雕刻手法,展现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准。


图片

4月5日,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游览。图片来源:新华社


龙门石窟之前的石窟保留了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的造像风格,而龙门石窟远承印度、近继云冈石窟风范,更多与深厚的中原文化相融合。云冈石窟的佛菩萨造像多有雄健冷峻、威严有度的面部特征,而龙门石窟的造像趋向温和、清秀,颇具生活气息。至唐代,龙门石窟的佛菩萨造像完全展现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脸部浑圆雍容,身形丰腴有致。


龙门石窟的开凿者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远道而来的中亚、欧洲人,他们雕刻的造像展现着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与外国文化的互鉴融通。龙门石窟中的西域乐器、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元素,无疑是不同文明往来交流的产物。


龙门石窟修凿的顶峰时期在盛唐,这一时期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已经创立。龙门毗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都洛阳,所以天台、华严、禅、唯实、密、律、净土等诸宗均在此开窟造像,展现经义。善无畏、菩提流支、金刚智、义净、神会等一大批西来的和本土的各派宗师汇聚于此,使龙门石窟成为中国化佛教演宗立派的重要策源地。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宗教、建筑、书法、舞蹈、服饰、美术、乐器、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不仅体现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更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镜像。


上承汉隶、下开唐楷的魏碑《龙门二十品》,唐褚遂良书《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品;有“民间慈善医院”之称的药方洞窟门两侧镌刻有唐代153种药方,是全国范围内刊刻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石刻药方;莲花洞一尊婀娜多姿、仪态万千的菩萨像则直接启发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的扮相。龙门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风格的里程碑,其绚烂多彩的文化融合之光,是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的展现。



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是北魏南迁后皇家主持修建的最大石窟,其造像风格上承北魏,下启隋唐,开一代新风,对佛教造像中国化具有划时代意义。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严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可见石窟修建之初是欲仿云冈石窟建造的,但建成的造像却完成了由北魏“秀骨清像”向“褒衣博带”的中原风格转向。


图片

宾阳中洞。来源:河南省文旅厅官网


宾阳中洞内的雕塑体现了《妙法莲华经》的说法情形。窟内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大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8个伎乐飞天和两个供养天人,伎乐飞天分别持奏笙、笛、阮、筝、箫、罄6件中国传统乐器。飞天呈男子相,其形容壮美,衣袂飘逸,跃然壁上,呈现出“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窟内共有11尊大像,其中正壁主像一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各一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这三组造像分别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三世佛”是北魏石窟造像常用的主题,龙门“三世佛”与云冈“昙曜五窟”一脉相承,承载尽孝祈福的功用,展现了北魏皇家吸收儒家孝文化的取向。


窟内正壁主佛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像高6.45米,结跏趺坐,露右足立于覆莲座上。佛顶为波状纹的高肉髻,面颊长圆清秀,直眉高鼻,薄嘴含笑,与云冈石窟峻毅威严的造像风格不同,造像显得温和疏朗。主佛体形修长,左手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呈“说法印”。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所以主佛的服饰已不是云冈石窟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是宽袍大袖,也就是“褒衣博带”式的汉风袈裟。长袍衣纹层叠垂于座下,轻盈飘逸,极具南风。主佛左右两侧分别是弟子迦叶和阿难,其中大弟子迦叶是智慧持重的老人形象,小弟子阿难是聪慧俊丽的少年形象,他们以圆雕的形式隆重登场,奠定了龙门石窟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基本样式。


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魏孝文帝礼佛图》(资料照片)(龙门石窟研究院提供);下图:演员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演绎真人版《魏孝文帝礼佛图》(2021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新华社发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浮雕,分别是维摩诘经变相、两则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像。最上一层取材自《维摩诘经》,因主人公维摩诘居士身处红尘却能自在无碍,“亦出世亦入世”的处世风格特别契合中土人士的喜好。前壁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画出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其雕造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水平。“帝后礼佛图”体现了北魏政权对外来佛教文化从接受到利用再到信仰崇奉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可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帝后礼佛图”部分被盗往海外,部分现在龙门石窟研究院保存,窟内只剩下印记。所幸距龙门石窟东70公里处的巩义石窟寺还保留有完整且精美的北魏雕刻“帝后礼佛图”孤品。



龙门石窟最为弘大壮观且享誉中外的窟龛就是于盛唐时期开凿的大卢舍那像龛。工匠就势在露天的摩崖石壁上雕造佛像,整个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余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窟龛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是一铺九尊式造像组合,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每一尊像的高度都超过10米,其中卢舍那大佛居中,大佛左侧为弟子迦叶、右侧为弟子阿难,再左为文殊菩萨、再右为普贤菩萨,再次是北方多闻天王、南方增长天王,两金刚力士分列天王左右。整个造像群以中间的卢舍那大佛为最高,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如此巨大的九尊造像同在一窟,世所罕见。


图片

大卢舍那像龛文殊菩萨像 刘晓玉摄


卢舍那,是梵语“毗卢遮那”的简称,意为“光明普照”“遍一切处”。佛教认为佛有法、报、化三身,根据华严宗的诠释,卢舍那大佛是报身佛,以其无碍光明遍照法界。大佛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四月,竣工于上元二年(675年)十二月,历时3年9个月,是当时天字一号的皇家工程,隶属于龙门西山的皇家寺院大奉先寺。据传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真容雕刻而成,其史虽不可考,但大佛旁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而且武则天曾给自己起名“武曌”,“曌”意为“日月当空”,这与卢舍那大佛的象征意义是相通的,所以至今洛阳一带的百姓仍称其为“则天像”。


图片

卢舍那大佛像。 吴艳摄


远观大佛,其面容丰满圆润,广额宽颐,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大佛身着通肩式袈裟,一圈圈同心圆式衣纹显得质朴无华,背光处飞天伎乐的装饰与火焰纹光晕把头像烘托得圣洁异常。整尊佛像展现了盛唐雍容大度、华贵堂皇的皇家风仪,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其造像风格直接影响了东亚的造像艺术,比如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卢舍那大佛铜像、韩国石窟庵大佛等就取材于此。


大卢舍那像龛中的弟子阿难像保存完整,整体呈现古朴无华、虔诚静谧的状态。两侧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则华丽端庄、矜持有度,头带高宝冠,身佩精美璎珞,形仪柔美,含睇若笑,反映了唐以来菩萨女性化的造像特点。文殊菩萨左侧的北方多闻天王雕刻得魁梧刚劲,奕奕有神。整个造像群除了卢舍那大佛,最为抢眼的就是多闻天王左侧的金刚力士,只见其两眼暴突,怒视前方,双手握拳,胸上、手上、脚上的肌肉高高隆起,雄健有力,气势逼人。近年来在文旅界频频出圈的河南卫视就取材龙门金刚,创作大型群舞《龙门金刚》,将视、听、艺、美融为一体。


清末至上世纪初,龙门石窟一大批精美的文物被盗凿并流失海外。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流失海外的石窟文物被追讨回国,重现龙门。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对10多万尊造像建立数字档案,运用三维技术对造像进行“数据聚合”,使流布于海内外的龙门石窟文物跨越时空,复位合璧,重绽光华。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辑/丛蓉 制作/石建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