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共享美食的欢乐时刻,各类聚餐活动频繁,食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蛇年春节,特发布以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一、采购食品要谨慎
1.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前往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采购食品,也可在正规电商平台下单。避免购买流动摊贩的食品,因其来源和质量难以保障。采购时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关键信息,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无损。
2. 细心挑选食材:购买肉类,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挑选海鲜,选新鲜、无异味、无变质的;选购蔬菜水果,选色泽正常、形态完整、无明显损伤和病虫害的。对于散装食品,查看盛放容器是否清洁卫生,食品存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3. 关注食品标签:购买预包装食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储存条件等。注意食品是否含过敏成分,避免误食引发过敏。
二、储存食品有方法
1. 控制室温存放时间:减少冷藏食品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防止细菌滋生。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2小时,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2. 分类分开储存: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冷藏食物单独包装,“上熟下生”分隔放置。
3. 定期清理冰箱:冰箱存放食品不宜过满,定期清理,保持清洁,确保正常制冷,防止食物变质。
三、加工食品重卫生
1. 保持清洁:加工食品前洗净双手,厨房用具、餐具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保持冰箱、厨房和用餐环境清洁。
2. 烧熟煮透:烹饪肉类、海鲜、蛋类等,确保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水产品,合理加工,避免食用半生不熟食物,防止感染细菌、寄生虫。
3. 生熟分开:切生、熟食品的刀具、案板、容器分开使用,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四、外出就餐需留意
1. 选择合规餐厅: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卫生条件好、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正规餐饮场所,优先选实施“明厨亮灶”、信誉度等级较高的餐厅。
2. 合理点餐: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适量取食,践行“光盘行动”,抵制餐饮浪费。了解特色菜品的食材和制作方法,避免食用过敏或不适合自己的食物。慎选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拒绝食用长江禁捕水域渔获物、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食材制作的菜肴。
3. 做好个人防护:就餐时佩戴口罩,直至用餐时摘下。就餐过程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
五、网络订餐多小心
1. 选择正规平台:通过网络订餐,选正规订餐平台,查看商家资质信息,确保其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2. 关注食品包装:收到外卖食品,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渗漏。如包装不完整或餐食被污染,拒收。
3. 及时食用:外卖食品送达后尽快食用,不能及时食用要妥善保存,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至70℃以上,确保熟透,杀灭病原微生物。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品类。购买“年夜饭”外卖套餐,选大型饭店或中央厨房加工的套餐,提货时检查套餐标签和内部菜肴,如食品包装破损、即食食品受到污染、感官性状明显改变等,均不应食用 。
六、理性对待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治疗疾病。购买保健食品选正规渠道,查看产品批准文号、保健功能等信息,不轻信商家夸大宣传,避免盲目购买和食用。
七、依法维护权益如购买或食用食品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保留食品包装、购物凭证、消费记录等相关证据,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此外,老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饮食更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高油高盐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希望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重视食品安全,科学合理饮食,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