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部 > 各领域工作 > 民族工作 > 详情 返回上页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创新 ‖ 昆都仑区团结大街第三小学:石榴开花乐融融 籽籽同心铸团结
发布日期:2024-11-17 10:59  发布单位:昆区统战部2  来源:昆区统战   点击量:519   [字体: ]  打印保存 
图片

图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创新】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昆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昆区民委开设专栏陆续刊发我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互学互鉴、共融共促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昆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片


昆都仑区团结大街第三小学(简称团三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融”文化品牌建设为载体,聚焦“同心圆”,营造“同场域”,坚持“同频率”,着力“同成长”,传递“同幸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书育人各环节。


图片


一、聚焦“同心圆”融党建育魂,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根基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融先锋”党建为引领,紧抓“两带动”,即带动组织强基固本、凝聚合力,带动党员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实现“三提升”目标,即提升作风形象、提升作用发挥、提升工作质效;建立“四融”联动工作机制,即融智、融能、融心、融力;实施党员岗位建功“五照亮”工程,聚力“六融入”,即把团结进步理念融入管党治校全方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生日常,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融入学生培养,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融入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把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格局。发挥教师“领头雁”作用,把握教师思想脉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增强党员、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理解和价值认同,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工作双融合、双推进、双创优的工作格局。


图片

党员示范课活动

图片



二、营造“同场域”,融环境育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阵地

学校将石榴籽文化融入“融”文化内核,把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在地文化、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打造四厅两阶梯的融慧楼;以“融”“生”“能”为主题的两长廊三阶梯的融智楼;春风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室、融创工坊等多种空间设计,“一处一主题、一处一景观”的“融园”释放出教育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栽种在孩子的心里,融入学校每个角落。


三、坚持“同频率”,融课程育智,“石榴籽”课程矩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

学校深入推进“筑基”工程,构建以“思政课”为龙头学科,全学科参与的“石榴籽”课程矩阵,形成了“思政学科主学——各学科渗透学——强健体魄学——特色展演学——传统文化学——志愿服务学”六链条学习活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精准实施。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结合点,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案例展示活动,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形成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热传递”效应,让饱含“石榴籽”精神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

学生参观党史长廊

图片



四、着力“同成长”,融活动育德,谱写“花”香“籽”甜动人画卷

学校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路径,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利用重点节庆日“一年一礼”“一季一节”品牌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打造课内课外相贯通、教学实践相衔接的“少年行,家乡情”研学活动,在学习实践中共同探寻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的秀美画卷。


图片

传承红色经典进社区活动

图片



五、传递“同幸福”融服务育情,凝结共学共事共乐的民族深情

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依托“思政+家校”的石榴籽共育课堂,采用“线上+线下”“团体+班本”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家校社协同共育新模式。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家长量身定制家庭教育培训课程,把家长请到学校观看主题宣讲,请家长中的党员同志到学校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更广的层面上播撒。

叶层层成荫,木棵棵成林,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团三小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首批文明校园、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单位。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