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文件之十七
关于昆都仑区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的报告
——2017年12月6日在昆都仑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昆都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海飞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昆都仑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报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调整后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包头市的要求。
(一)优化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五区三基地”战略
今年,我区围绕“五区三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775.9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51.5亿元。目前,113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开复工,截止11月底,完成投资355亿元,竣工67个项目,四项手续办结率超过92%。
全面推进“五个示范区”建设。一是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将青年创业园、浙大包头工研院、昆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内蒙古科技大学列入自治区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带动创新创业工作蓬勃发展,我区成功入围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二是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穆华物流、华蒙钢铁物流园、鑫港源顺物流园区运营良好,航亿物流、新光物流港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凯旋银河线、苏宁广场、茂业天地等钢铁大街沿线商业综合体竣工运营。三是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北部区开发改造,完成12365户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国泰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12栋住宅已入住,1栋廉租房已完工,1座商业综合体已封顶。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和打通“断头路”等重点城建工程。四是努力打造优质基础教育示范区。实施了包钢实验一小、青松小学、团一小等6所学校改扩建项目,北部区新建学校、幼儿园、少年宫等项目已成功进入国家财政部PPP项目库。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五是努力创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区。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昆区景观示范街及街巷治理、老旧小区治理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
大力实施“三个基地”建设。一是努力打造新型冶金产业基地。国港公司年产40万吨镀锌带钢及镀锌管生产线、托丰年产5万吨高端特种钢、特种压力容器制造、建筑用热镀铝锌彩印钢板等项目已竣工投产。二是努力打造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磐迅5万吨粗苯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耐磨材料及特种陶瓷、中油瑞德管道及金属防腐保温材料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华美稀土萃取生产线项目正在设备安装。三是努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议源化工含氟废酸资源化利用年产1万吨氟化氢铵、佳蒙泰环保科技硫酸镁污水处理等项目已竣工投产,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工程、硫酸铵废水处理等项目试生产,大安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面开工。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一是推进工业存量转型发展。玺骏稀土余热再利用、健强公司精密机械零件制造、绿色再制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万洲特钢60万吨高合金钢项目已完成产能指标置换。二是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三路、纬二路、兴华大街、新经七路等7条道路管网基础设施工程已开工建设,兴华大街已完成路床整形,经三路、纬二路已完成2公里建设任务。荣华大街、英华大街、爱业路等道路带压管网、强弱电及绿化亮化工程正在基础施工。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功引进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磐迅5万吨粗苯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为培育发展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奠定了基础。科日稀土年产3200吨高附加值稀土产品生产线、镍氢动力电池、大型变压器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投产运营。继续支持浙大包头工研院建设发展,水磨砂浆除锈设备制造和应用、高铁综合检修作业车、重载机车车钩缓冲装置等5个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一是传统服务业实现平稳发展。包百大楼、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海德酒店、万號酒店等老字号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稳健运营。国际金融文化中心、骊驰汇等困难项目排除万难重新复工,华发新天地项目已全面开工。二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钢铁建材物流园区入驻龙头企业7家,建成包钢钢联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内蒙古钢银网、运钢网等6大综合性全产业链钢材电子交易平台,挂牌资源达到1470万吨,交易额突破47亿元。昆区电子商务大厦已聚集了和兴惠客等45家电子商务企业。三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生银行、英大财险已落地凯旋银河线,上海恺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颐财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区成立包头市恺英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四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出台了《昆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成立自治区首个旗县区级“旅游智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昆都仑召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实施。
现代农牧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左右。闽蒙现代农业项目完成土地整理1300亩,冷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00平方米恒温库和660平方米的办公楼正在建设。
(三)创新驱动加快实施,创新型城区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国内知名院校在我区建立科技研发分支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及各类研发平台。组织实施1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育3家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依托浙江大学包头技术转移中心和中国技术市场西部科技服务中心,孵化建设技术中介机构,进一步搭建先进技术及高新项目转移嫁接的高端平台。二是促进科研成果加快转化。加快浙大包头工研院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超声波数控加工、输电铁塔在线综合检测及其钢结构导波检测技术、特种设备智能制造等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三是围绕“七业”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节能环保、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培育、提升,推动信息化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智慧昆区”建设,实施智慧养老、智慧监管、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管网等重点领域智慧应用,提高城区智慧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防范能力,对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全区重点领域网络安全运行。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强化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安全有隐患企业的治理,对大鹏金属“地条钢”生产线进行了拆除。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有效推进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消化存量商品房5907套。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基金、贷款6.3亿元,为大安钢铁等9户企业办理电力多边交易节约资金1600余万元。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截至10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1.5%,盈利企业利润总额是去年同期的4.7倍,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下降2.6%,亏损面收窄3.8个百分点。二是行政审批改革扎实推进。完成市民大厅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可视化、智能化、人性化。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推广“一委三会”嘎查村(社区)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均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对60余家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成功签约落地36个项目。截止10月底,累计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141.3亿元,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增长8.3%。
(五)生态环保成效显著,绿色循环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成1030亩的“五大重点区域”年度绿化任务。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绿化5250亩。大青山自然保护区采探矿企业依法全部清理完毕。二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38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完成西创热焖渣余热回收利用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0个,完成昆河水体治理等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9个。加强固废治理和土壤修复,实施包钢电厂扬尘污染防治项目12个。全面推广民用型煤,截止11月底,全区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达到265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初见成效。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全面落实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建设目标任务,包钢热电厂2号锅炉脱硝改造、废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一期)等27个项目已竣工,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等节能改造工程进展顺利,DDS烟道除尘脱硫脱硝技术配套材料及设备制造产业化项目正在进行第三次中试。
(六)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乡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一是积极参与全市“七网”规划建设。加强交通网、能源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品位。黄河大街跨昆都仑河桥梁工程正在实施桥梁基础建设。沼园南路(阿尔丁大街至民族西路南延段)、三八路等16条道路已通车,同步完成3.6公里供水管网工程。二是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签订协议12365户,全面完成市下目标任务。完成181.2万平方米、31个老旧小区的节能改造和环境整治,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三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为抓手,实施的17条景观街创建和21条街巷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拆除违建、危建、临建2380处近3万平方米。新建4个便民市场已全部投入使用。
(七)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就业与社会保障总体稳定。预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1.0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72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013人。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参加创业培训1361人,1119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587人。为各类政策享受人员提供社保、岗位、家政服务等补贴1752.38万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费征缴4.67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2.98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征缴1.69亿元。企业养老、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9877人、17351人、225149人和17730人。预计全年为各类人员发放养老金3.7亿元,为3584人报销居民医疗费用194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团一小、团二小、团三小、包钢四小扩容改造和包铁五中、包二十五中、包钢十七小体育场馆建设以及包钢四中、田家炳中学等10所学校塑胶操场改造工程,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启动“智慧昆区”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3个智慧平台建设有序实施。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新建“智慧养老”社区4处,“健康小屋”4处。建设完成6家名医工作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更加完善。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不断加强区、街镇、社区(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首届“市民大舞台”、“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进一步彰显“魅力昆都仑”文化品牌。新建高标准笼式足球场5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计、审计、信访、双拥、监察、档案、志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较弱,招商引资力度不够,重大优质项目落地少,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创新驱动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尚未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重道远;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解决途径狭窄,处理成本逐步增加;税收增长放缓,民生和社会事业刚性支出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2018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2018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包头市的要求。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的安排部署,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地区经济实力
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地区经济质量优势。
一要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围绕“三个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借助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积极推进中慧40万吨特种钢、飞达5000吨稀土分离生产线、华鹿稀土金属深加工、包钢碳酸法钢铁渣综合利用、中诚再生资源利用、诺威钢渣制岩棉生产线等一批新型冶金、稀土及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建成。打通拓业路、守业路等8条道路,实现园区“五通一平”。积极推进220千伏变电站、渣场、净水厂、污水管网、集中供热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二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积极引导传统服务业升级,不断优化经营业态,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提升“包百—王府井”商圈、阿尔丁商圈等商业综合体辐射带动能力,力争红星美凯龙商住项目年内落地,巩固提升我区现代商务商贸核心区地位。大力推进华发新天地、吾悦广场、森林广场维也纳酒店等一批新型商务商贸项目开工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加快华蒙电商大厦、青年创业园、北京天润大数据平台等电商聚集区建设,建成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数据统计分析公共服务系统。不断丰富金融业态,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助共赢。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实施航亿物流、新光物流港、包头汽车产业园区等项目,打造钢铁、汽车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创建草原钢城教育研学旅行基地,适时举办研学旅行节、研学旅行产品推介会,加快研学旅行建设步伐。
三要充分做活第一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8年计划流转土地2000亩。继续推动卜尔汉图镇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依托闽蒙、万开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总面积5000亩集“农业观光、科普展示”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年内重点打造2个市级休闲农牧业示范点。支持蒙源肉羊种业公司开展草原短尾羊等新品种培育及认证,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形成自治区级肉羊种羊繁育基地。
(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努力增投资上项目
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着力加大项目落地开工,为地区经济增长积蓄力量。
一要抓好项目建设。组织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625.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1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4个,新建项目59个。加快浙大包头工研院应用平台及中试基地、创业科技园项目建设,做大投资增量,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强力推进5万吨粗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通威集团5万吨高纯晶硅等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大力促进30万吨/年焦油深加工改扩建、万洲特钢60万吨高合金钢、10万吨蒽油深加工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全面提升投资质量。同时,策划、储备和完善后备项目,确保项目有序接替,滚动发展。
二要抓好招商引资。努力做好亚洲硅业6万吨超纯多晶硅、北特通讯光电复合缆、北京大地泽林硅业废弃硅料循环项目等一批项目洽谈服务工作,促使项目由意向投资转为实际投资,争取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积极落实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质量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利用专业招商机构、中介组织、商会、协会以及知名人士的专业素养、人脉资源和行业影响力为我区专业化招商服务。
三要抓好资金争取。紧扣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向,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储备一批项目,积极向上申报协调。加强政策研究和政策争取,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机遇,做好2018年资金争取工作。强化项目管理,加快在建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要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支持包钢集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对接服务帮助包钢集团将工程技术服务、物流产业、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等经济板块在我区单独注册公司,促进地企融合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24小时便民服务模式,率先打造国地税24小时“互联网+政务”自助体验区,为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加快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加强事权核定和流程再造,进一步下沉公共服务事项,整合社会服务功能到社区,形成“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协同办理”便民事项集中下沉的社区管理服务站。二要持续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增强企业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各级各类工程(企业)研发中心达到22家。紧紧盯住太原理工大学稀土钢研发成果,实现与包钢集团的紧密合作,推动新型冶金产业转型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加快西创与北京顺鑫合作,推进中创装配式建筑PC工厂等项目建设,逐步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形成我区新的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浙大包头工研院科技创新,推动热镀钢(铝)复合板热转印产业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集成系统产业化等6个项目早日试生产。三要加强地区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以重点产业、科研机构和工程项目为依托,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区产业特点和企业自主创新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一支创新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掘整理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享发展普惠成果
一要加快城区建设。不断完善城区路网,10月底打通莫尼北路、林荫南路等10条道路和黄河大街西延昆河桥梁,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实施改造、升级、新建3个便民市场,新改扩建垃圾压缩转运站3座,新增环卫专用车辆16台。在107个老旧住宅小区推行准物业管理模式,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二要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业差异化发展,鼓励农村发展文化旅游及物流等特色产业,加快天龙生态园、卜尔汉图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实施进度,着力打造特色小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持续完善“房、水、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网络入村、村村通邮工作。三要推进住房保障。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采取一、二级联动开发的方式,推动实施棚户区改造,完成37.9万平方米2335户的拆迁改造。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制度改革,适当放宽特殊群体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门槛,实施常态化受理审核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好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
(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美丽昆区
一要加大生态整治。围绕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推进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继续做好1000亩“五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积极实施1800亩大青山南坡绿化修复工程。全面推广河长制,完成哈德门沟河道整治,实现河道清洁畅通、水生态良好。积极争取“天保工程”、“京津风沙源”等林业重点工程国家专项资金,打造精品生态环境。不断创新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推广“生态+”模式,以项目支撑生态建设。探索新型地企合作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绿化造林、实现生态恢复,促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二要抓好环境治理。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固废污染等19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争取年内竣工18项。加快煤改气工程进度,强化型煤替代,全面实施原煤禁售和禁运,加大燃煤散烧管控力度,持续提升和改善空气质量。做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限期完成环保整改任务。
(六)切实补齐民生短板,增强人民获得感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启动实施一大批惠民举措,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一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昆都仑区北部区教育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PPP项目,优先建成包二十九中分校、钢三小分校项目,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并积极争取该项目成为国家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全面推进信息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应用,形成覆盖全学科、全学段,具有我区特色的昆区教育云资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二要坚持就业优先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和特色品牌专业培训。依托“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化平台,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力争年内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新增280人、280人、60人。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医疗机构救助能力建设。四要继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物资发放等多种形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要实施健康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建成“医疗康复、医养结合、教育培训、科学研究、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康复医院。全面落实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工作,做好创新服务,全面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实现12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到城乡居民。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依托包钢预防保健中心、昆区医院、昆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积极打造医养结合示范院和职业病防治示范院。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和健康服务机构。六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建名家工作室10个,社区(村)史馆6个,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8个,新增3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成立5所社区文化学校,创建昆仑书画院,进一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继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扩大文化惠民的受众面。继续加大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此外,要持续大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劳动卫生、放射防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实施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审计、市场监管、信访、双拥、档案、志史等工作,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