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详情 返回上页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2月25日在昆都仑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2017-03-03 15:06  发布单位:昆区政府办综合室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7693   [字体: ]  打印保存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2月25日在昆都仑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 邵文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昆都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区三基地”战略定位,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奋力开创“十三五”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继续位居包头市各旗县区首位、自治区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35.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9.37%,比2015年提高0.56个百分点,增长7.8%,增速分别高于自治区、包头市0.6、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17.72%,比2015年低0.2个百分点,增长14.5%,增速分别高于自治区、包头市2.5、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4.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3.19%,比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增长9.8%,增速均高于自治区、包头市0.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6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17.2%,比2015年低0.42个百分点,增长4.9%,高于自治区2.3个百分点、低于包头市2.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43922元,高于自治区10947元、包头市2967元。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43个,完成投资502.2亿元,占年内计划完成投资额的109%。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中的排名攀升至第26位,跻身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50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7亿元。围绕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新型冶金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积极谋划洽谈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项目。稀土钢板材冷轧生产线全部投产,550万吨稀土钢板材项目全线贯通。与通威集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100亿元建设5万吨高纯多晶硅、2000兆瓦高效硅片和配套光伏电站项目。安徽盛运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引进落地一批中小型项目,如振华特种压力容器制造、西骏氯化铵废水处理、镍氢动力电池等项目(企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8.4亿元,增长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3%。金属深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纬三路建成通车,筹资3110万元实施兴华大街、复业路等3条主干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3公里供水管线工程,统筹跟进建成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新增绿化硬化面积7.3万平方米。


       (三)服务业发展提速。苏宁广场、茂业天地相继开业运营,阿尔丁商圈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档的服务环境。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以凯旋•银河线为载体,加快推进沿钢铁大街金融商务区建设,民生银行正式揭牌,正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先后落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聚集效应显著增强,电子商务大厦累计入驻各类电商企业45家、交易额达到15亿元。实施“互联网+钢贸”取得新成果,钢银、钢联等6个钢材电子交易平台上线,平台挂牌销售企业1200余家,交易量突破80万吨、交易额超过25亿元。钢铁物流园区钢贸年交易量突破500万吨、交易额超过130亿元。运钢、奇客等6家电商企业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全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60%,占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四)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88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改革成效开始显现。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全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33万吨。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在全市占比将近三分之一。通过“营改增”为企业减免税费5000余万元。为大安、吉宇等11户企业成功申报电力多边交易手续。帮助企业争取到位各类资金12.7亿元。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5项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新办理税务登记6000余户、“五证合一”营业执照4000余个。围绕构建城市“三化”(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探索城市执法体制和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二级网格16个、三级网格48个,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围绕畅通农副产品进城渠道,结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自治区率先推开“智慧物流”业务,农副产品同城配送累计超过7万次、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围绕压缩行政成本,认真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核准保留285辆、依法处置抵顶170辆。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全年累计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128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12.7%,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前20强。


       (五)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效。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昆北街道办事处和昆河镇2个片区、4个项目为突破口,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8242户棚改工作任务,累计拆除7188户、222万平方米,改造1054户,开工建设安置房1491套。打通昆河东路、文化路西延等全长3.2公里的4条城区断头路。三八路全线完成征拆,具备道路建设条件。美德亨国际家居博览及机电采集中心(二期)、昆河一号(二期)等项目竣工,阳光尚品、森茂华庭等项目有序推进。积极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工作要求,提前完成全区479名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任务。投入3亿元,实施完成了17个行政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统筹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会战等5项惠民工程,村容村貌和农牧民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惠及百姓6.6万人。卜尔汉图镇闽蒙现代农业(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万开生态农业综合体验场馆建设完成。


       (六)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展现新貌。完成“五大重点区域”2480亩年度绿化任务,启动昆河下游4.5公里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工程,莫尼林带改造拆迁工作全面推开。持续丰富昆河生态景观带内涵,9.6万平方米的昆河“隐园”工程完工。继续实施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共补植复绿480亩。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年削减燃煤19.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508.8吨、氮氧化物576.2吨,单位GDP能耗下降5%,PM2.5年均值浓度控制在49微克/立方米以内,环境空气达标天数为262天,达标率为72%。对54项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隐患以及59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完成率分别达到96.3%、100%。优化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完成昆河公园等8个公园广场及黄河大街绿化美化,新增绿地150亩。投入1亿元,对阿尔丁北大街、友谊大街等6条、17.7公里的城市道路进行了景观示范改造。钢32#“苏联式”老旧街坊被评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惠民富民政策有效落实,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达到4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7%。突出抓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全年累计新增就业10346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060人。全面落实“包头市大学生集聚计划”,通过创新创业、产业吸纳、服务促进等多项举措,累计集聚市内外大学生7440名。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沃土,包头市青年创业园、内科大大学生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电子商务创业园升级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企业退休人员、“五七工”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发放养老金3亿元。卜尔汉图镇1400余名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得到一次性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稳步扩大,年内新增城镇参保居民2万人,累计超过17万人,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1%。为2810户低收入农牧户按期、足额供应冬季取暖用煤。完成33个老旧小区113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并全部实现了准物业化管理。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8201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1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62%。投入教育经费8.7亿元,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学前教育协调快速发展、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等工作的落实,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建卜尔汉图幼儿园、铁三幼分园,改扩建昆南幼儿园、新城中学,包钢一中等6所足球示范校场馆建成。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我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年产生全国孝心少年的旗县区。成功创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街镇、社区(村)文化站(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开展以“魅力昆都仑”为品牌的各类文体活动500余场。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新建高标准笼式足球场5处,篮球场、羽毛球场6处,“10分钟全民健身活动圈”建成。“健康城市”工作扎实推进,我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入选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编纂出版了《昆都仑区志(2001—2015)》,昆都仑区方志馆对外开放。统计、档案、民族宗教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税务、交通、国土、规划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九)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推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自治区率先推行“两中心一平台”工作模式和“一委三会”城乡社区协商机制。从实际出发对社区进行调整,将72个社区调整为78个,社区自治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稳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投入200万元用于购买居家养老等20项社会公共服务,年内新增各类社会组织105家,累计达到1715家。通过“互联网+养老”的模式,建成钢32#(自治区首家)等2处“智慧型养老社区”。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常态化检查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回头看”行动,整改安全隐患和问题144项,完成全区842家校外托管机构的摸底检查和部分整改工作。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58.9%。加强警务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加大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力度,信访事项办结率为100%。运行“1+10”法律援助新机制,在自治区率先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喜获佳绩,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


       过去的一年,区政府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6件、政协委员提案54件,答复率为100%,满意率为98%。对人大、政协专题调研报告进行专门研究落实。依法全面履职,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创新施行区政府工作例会制度、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我们一件一件事情盯,一步一个脚印走,一天赶着一天干,各街镇和部门、单位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益增强,不甘落后、攻坚克难、创新创业的激情不断凝聚,为做好今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驻区单位和企业,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昆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上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工业产品市场持续低迷,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旗县区间竞争日趋激烈,我区新的发展优势不强、传统的发展优势面临着诸多困难。从内部支撑上看,一些企业正处在爬坡过坎、脱困发展的关键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工业项目特别是立区的大项目、新项目、优质项目不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不够,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仍需提升;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城市建设尤其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还需持续加大力度;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任务异常艰巨,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从政府工作上看,对标先进城区,我们推动工作谋发展还有不小差距,研究政策、捕捉机遇的能力仍显不足,一些政府组成部门敢于比拼、敢于担当、争创一流的意识还需不断强化,抓落实的能力和韧劲不足、不够等等。对此,我们不回避、不遮掩,还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尽心竭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和期盼。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包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动“五个示范区、三个基地”建设,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围绕“提档升级、争创一流”的总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我们要以强有力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助推率先发展和永续发展。


       着力增投资上项目抓竣工。今年,我们要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推动实施西创大型变压器(二期)等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22个,总投资1104.7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62亿元以上,竣工至少71个。统筹推动总投资8.4亿元的14个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2亿元,竣工10个。为确保项目质量和投资进度,从今年开始将全力推动、统筹推动、重点推动的项目统一纳入政府监管服务范畴,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三级包联机制,实施“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服务型推进模式,确保一季度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基本完善、上半年开复工率达到80%以上、年内竣工率达到60%以上。


       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做实重点工业项目落地的基础上,投资7.6亿元,力争经三路、爱业路等全长27.8公里的15条道路年内全部建成通车。投入1100万元,7月底前打通园区17.3公里供水管线。采取新模式、引入新机制,确保西郊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彻底解决园区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不达标的问题。投入12.1亿元,完成新光四、六村和打拉亥上、下村部分征拆工作,收储土地3535亩,切实保障新项目的落地需求。投资3800万元,7月底前完成钢铁物流园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大力发扬“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的精神,本着“竣工一批、实施一批、洽谈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确保开工一批。聚焦已签约的重点项目,全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开、竣工。要确保签约一批。紧盯在谈的重点项目,加密联系洽谈频次,拓展洽谈深度,尽快促成签订框架协议或正式协议。特别是着力抓好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长春中东集团奥莱城等11个项目。要确保洽谈一批。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与有投资意向的业主主动对接,宣传推介我区的优势、扶持政策和招商项目,想方设法促成项目的合作。要精心策划储备一批。围绕“五区三基地”战略定位,用心策划一批当前及今后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指南。进一步做实项目储备库,实施重点项目动态化管理,年内策划储备拟招商项目100个以上。要打造一支“战即能胜”的招商引资队伍。面向全区、全市选调一定数量具有丰富招商经验的人员组建队伍,通过专业培训,潜心研究、精准挖掘客商投资需求与我区产业发展重点的契合点,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借助外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引进中介机构参与招商。


       提高融资保障能力。组建政府金融工作部门,整合全区固定资产资源,统筹政府投资类项目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探索“过桥贷款”、推广“履约保险”、发展“助保贷”等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充分聚合昆建、城投、泰达等现有融资平台资源,进一步明确经营方向和融资定位,提升融资平台等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年内打造1—2个2A级融资平台、力争完成融资80亿元。设立PPP项目办公室,加强PPP项目策划推介,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深度合作,确保年内实施2个以上PPP项目。培养建设一支实用型高端金融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优秀金融专业人才引进政策,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既要联手当地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共建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充分挖掘本土金融专业人才潜能,更要从全区、全市乃至全国范围选聘实用型高端金融人才。


       (二)全力振兴实体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打好产业提档升级攻坚战,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和监测调度,对全区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重点对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动态化管理,做到“一企一档”。高度关心和支持我区现有企业的发展,研究制定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切实深入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支持包钢(集团)公司减负前行,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相关任务,年内基本完成包钢(集团)公司职工家属区、幼教机构等固定资产的剥离工作。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不抵债、连年亏损、恢复无望的“僵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破产清算等措施,依法淘汰退出。鼓励引导钢铁、有色等企业加强产业联合,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落实好电力综合扶持、降低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一企一策”、“一类一策”,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44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03.2亿元。围绕新型冶金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实施8万吨蒽油加氢、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2个、投资69.2亿元,完成投资21.1亿元,竣工8个;统筹实施亿元以下重点项目3个、投资1.7亿元,力争全部竣工。围绕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实施3200吨高附加值稀土产品生产线、电解稀土生产线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个、投资141.5亿元,完成投资36.5亿元,竣工4个。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实施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个、投资113.9亿元,完成投资63.5亿元,竣工8个;统筹实施亿元以下重点项目21个、投资6.9亿元,力争全部竣工。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巩固和扩大传统服务业优势,包百—王府井商圈在完善丰富既有业态、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研究制定整个商圈的发展规划与布局,使老商圈焕发新活力。阿尔丁商圈借助苏宁广场、茂业天地相继开业的有利时机,支持企业引进高端商贸品牌和国际知名商企入驻,打造高端商贸业聚集区。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文化中心建设,做优凯旋•银河线,放大载体的洼地效应,引进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做大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这一“金字招牌”,加快推进苏宁易购内蒙古结算中心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落地;积极扶持本土电商企业“和兴惠客”发展壮大,力争明年在创业板上市;全力完成电子商务及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的募集工作,通过基金引入3—5家优质电商企业入驻;华蒙物流园投资1.5亿元、5万平方米的“钢铁大宗现货商品交易电商平台”年内建成。加强与包钢铁捷物流公司的合作共建,支持该企业3年内综合贸易额达到1000亿元。钢铁物流园区年内钢贸交易量力争达到550万吨、销售额实现150亿元。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按照“一核两轴三区”的旅游规划,配合自治区、包头市全力做好包钢(集团)公司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投资2亿元启动昆都仑召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天龙生态园、石门景区、昆河公园等一批特色资源,形成8条区内精品旅游线路。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依托闽蒙、万开等现代农业项目,计划投资0.9亿元,建设总面积5000亩集“农业观光、科普展示”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年内重点打造2个市级休闲农牧业示范点。支持蒙源肉羊种业公司开展草原短尾羊等新品种培育及认证,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形成自治区级肉羊种羊繁育中心。


       (三)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创新,释放更强的发展动力和活力。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打造经济发展强力引擎。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办事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探索以学校去行政化为突破口,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阵地服务、志愿服务,年内力争实现文化团队破千、星级队伍达到500个、名家工作室创建30个的目标。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建设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二期)。加快农村牧区改革,落实好农牧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抵押贷款工作。完善土地和草牧场流转制度,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此外,统筹抓好其他领域改革,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用足、用好上级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利好政策,借助内科大、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创新孵化平台优势,建立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同企业协作服务平台,开展订单式专项科学研究和职业技术培训,努力在落地一批本土化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支持浙大包头工研院公共服务创新应用平台及中试基地建设,年内确保水磨砂浆除锈等5个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争镍氢动力电池、热镀钢(铝)复合板彩印等2个项目投产达效。加大信息化创新力度,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先期打造数据信息库、城市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与服务等3个平台,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体系完善、功能先进、高效快捷、便民共享的“智慧昆区”。


       强化创新创业力度。围绕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落实“草原英才”、“鹿城英才”工程和“大学生集聚计划”,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成果转化扶持政策和奖励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引导内科大大学生众创空间等8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快步发展,再打造2个市级创业园,带动就业1.2万人。投资1460 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信誉好、综合实力强的第三方就业培训机构开展业务培训。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本着“核心区提升品质、北部区开发建设、南部区完善功能、西部区统筹发展”的思路,着力改善城区环境,促进协调发展。


       提升核心区品质。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规划,持续增强城市现代化气息。计划投资2.1亿元,完成白云路等17条道路的景观示范街建设和21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计划投资3.3亿元,完成27处、1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计划投资5.3亿元,实施5项城区生态建设工程,完成30条道路沿线补植及硬化,新增绿地8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420万元,新建压缩式转运站4座、移动式公厕20座。配合包头市完成地铁1、2号线(昆区段)征拆工作,确保5月份如期开工建设。


       全力推进北部区开发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北部区建设整体规划、专项规划,本着拆建并重的原则,努力打造一个现代宜居的新城区。计划投资88亿元,举全区之力深入推进北沙梁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13806户、276万平方米的年度改造任务。计划投资7.9亿元,全面启动北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族西路等全长19公里、11条道路及管网的拓延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富力城、二冶、中融等地产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甲尔坝商业中心。


       加快推动南部区和西部区基础设施完善。南部区计划投资4亿元,打通沼园南路等全长18.8公里、10条道路及1座桥梁畅通工程,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计划投资12.4亿元,实施中冶世家(二期)、馥室成双、裕民新城等7个现代商住小区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加快华发新天地等商贸配套项目建设,满足附近居民消费需求。西部区在加快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区域承载能力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产城融合。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迎接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普查验收为切入点,主动落实包头市“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的各项要求,完成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领域综合执法。依法依规管地用地,扎实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统一集中开展“拆违建、拆临建、拆小锅炉、拆小煤炉”和电厂超清洁改造大整治行动。严格市容市貌管理,重点整治乱堆乱放、乱贴乱挂和乱停乱放的问题。新建3—5个便民市场,从源头上解决违章设点、占道经营的“顽疾”。抓实居民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物业管理工作考评意见》,年内在已改造居民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10个以上的准物业样板小区。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资0.4亿元,完成1250亩“五大重点区域”年度绿化任务,实施110国道21.4公里绿化美化提升工程。以全市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为契机,采用PPP模式,计划投资10亿元,实施3个综合治理项目,力争3月底完成昆都仑河(南桥至包兰铁路段)征拆任务、5月底完成北郊截洪沟和莫尼林带征拆任务,8月份全部实现“碧波荡漾”。从严环境监管,在全市率先建立网格化环境保护监管站。计划投资23.4亿元,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固废污染等38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认真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隐患“回头看”行动,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重点整改任务不反弹,年内治理完成剩余2项突出环境问题。做好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企业清理工作。启动生态恢复治理,加大燃煤散烧管控力度,推广民用型煤,年内力争削减耗煤量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95.5吨、氮氧化物90.8吨,力争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达到275天,达标率提高3个百分点。


       (五)倾心尽力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围绕建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区,把每一项民生需求都作为政府抓落实的大事来对待。大力推动共享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巩固“十个全覆盖”和脱贫攻坚成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辖区行政村覆盖成果巩固的同时,实施完成街巷道路、饮水安全、村庄环境治理等11项重点提升工程。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做好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毕业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抓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各类参保人数近千人,实现应保尽保。切实抓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适时提高救助标准,推动救急救难工作常态化。


       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围绕建设优质基础教育示范区,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区验收。计划投资2.5亿元,在北部区启动建设4所、总面积4.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示范学校、幼儿园。计划投资0.7亿元,完成青松小学、包钢实验一小的改扩建,新建包钢十七小等4处足球综合场馆。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集“教育科普、娱乐休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和全民健身中心。深入实施“领航校长”、“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优化校长、教师队伍结构,继续补充教育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强区的品牌吸引力。深化办园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民办公助、公有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合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实现校园门口及人群密集区“三见警”。落实包头市“智慧教育”工作要求,启动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助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落实好“健康城市”建设要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计划投资12亿元,在北部区、南部区启动昆区医院、昆区蒙医中医医院、养老院和昆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积极完善“三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名医工作室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年内新建“健康小屋”32处、“智慧型养老社区”3—5个。拓宽全民健身参与面,举办首届“市民大舞台”、“市民体育大会”等文体活动。


       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6处,推动“两中心一平台”、“智慧养老”、社区“两室”用房、城市管理与执法等多项功能集中入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城市综合服务体”。完善“一委三会”城乡社区协商机制,选择35个条件成熟的社区(嘎查村)推行协商工作。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持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检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充实消防队伍力量,面向退伍士兵选聘20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对学校、托管班、农贸市场、小作坊、超市、饭店、药店(房)等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切实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坚持依法化解信访问题,立足努力消减存量、严控新增量,按照“妥善处置与严厉打击相结合”的原则,以开展社会矛盾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组成专班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社会的和谐。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深入推进“平安昆区”建设,完善“四级巡控”警务机制,构建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多维度治安防控体系,严防严打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七五”普法,纵深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认真组织好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全面展示我区发展建设的辉煌成就。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强化政府管理,进一步立规矩、建制度、提效能,不断提高新常态下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依法治区,做到重法治、严规范。坚决服从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密切联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决策程序中的社会风险评估,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稳步提升政府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加快转变职能,做到强管理、提效能。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代办服务和“一站式”服务,让老百姓少跑路、多办事、办成事。加强绩效管理,健全激励考评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强化执行力建设,跟踪督促检查,确保每项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严肃行政问责,对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零容忍。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强化廉政建设,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刻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准确把握政府职责定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带头将政府投资类项目管理办法和评审办法等相关制度落到实处。重视源头预防,开展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经常性教育。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持续改进作风,做到勇担当、有作为。加强调查研究,始终把老百姓冷暖放在心头,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进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折不扣抓落实。建设“诚信政府”,对作出的决策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兑现承诺,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形象取信于民。


       凝聚发展共识,做到真干事、干真事。政府的职能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宏伟蓝图已绘就,关键是脚踏实地抓落实。干,才是生产力;干,才会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干,才能挺直钢铁脊梁,才能有尊严。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的每一名干部职工,在昆区的建设发展中都不是局外人,更不是旁观者,而是主战场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躬身入局、率先垂范,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去干,用我们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为昆区人民留住永远的自豪和自尊。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提档升级、争创一流”的总目标和“五区三基地”战略定位,闻鸡起舞、众志成城,当好排头兵,奋力开创昆都仑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六个精准: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五个一批: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十个全覆盖:指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


4.“五大重点区域”绿化:指实施公路、村屯、厂矿园区、城镇周边和大青山南坡五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


5.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6.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7.五证合一: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8.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9.“10分钟全民健身活动圈”:是指居民在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左右(直线距离800—1000米),有可供开展健身活动的场馆(地)或设施。


10.两中心一平台:是指建设社会公共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及社区信息化平台,将综合治理、司法、民政等部门的服务延伸至街道社区,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矛盾调解、治安立体防控,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11.“一委三会”城乡社区协商机制:是指“党委领导、议事会协商、居民委员会实施、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嘎查村(社区)自治新格局。


12.智慧型养老社区:是通过引进“一个平台”,即国内首家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i吾之家,通过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精准掌握老人动态信息和需求,打造以社区为单位、政府机构为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支撑、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的“六维社区智慧养老”新模式。


13.“1+10”法律援助体系:是指由区司法局牵头,会同区总工会、妇联、团委、残联、民政局、民宗局、人社局、信访局等单位集中设立1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各类法律援助服务。


14.“2A”级融资平台:是指经信用等级评定后,达到“2A”级别的平台公司。一般要求具有12亿以上的优质资产,并具有一定的现金流、利润等条件。该类企业具有优良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较好,盈利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


15.过桥贷款:是指为交易双方“搭桥铺路”而提供的款项,可以理解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借方提供的一项临时或短期借款。


16.履约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即投资人)承诺,如果投保人(即债务人,这里专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


17.助保贷:是由地方政府和银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中小微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信贷业务。


18.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19.“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企业将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暖(或供气)及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供水、供电、供暖(或供气)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所属地旗县区政府,实行社会化管理。


20.一核两轴三区:即打造“一核”——包钢工业研学区,“两轴”——昆河景观轴、110国道生态绿道,“三区”——都市商贸休闲区、文化生态体验区、农业养生示范区的旅游线路。


21.智慧昆区:是指以城市管理为突破口,以工业大数据和商业大数据为切入点,建设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城市网格监管四大模块的“智慧城市”。


22.校园门口“三见警”:是指提升校园及周边治安、道路安全管控,确保我区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四个时段高峰勤务有执勤民警在校园周边护校、有警察在校园周边巡逻、有警灯在校园周边闪烁。


23.“三级医疗”体系:是指建立区级医疗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医疗体系。


24.健康小屋:是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内,建设50—7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性场所,利用血压、心电、血氧、血糖、体质辨识等便携检测设备,为3.5公里服务半径内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等服务。


25.“四级巡控”警务机制:以落实街面“三见警”为要求,以“三个确保”(确保重点部位、街头、社区、110警情同比下降,确保发生重特大案件及突发事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确保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为目标,由市公安局巡控、分局巡控、派出所巡控、社区巡控四个层级组成的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巡控工作新模式。


26.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