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包头市文件 > 详情 返回上页
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21-09-15 10:37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量:9284   [字体: ]  打印保存 


名  称: 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文  号: 包府办发〔2021〕97 号

索 引 号: 011536003001/2021-00565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30日

成文日期: 2021年08月27日

发布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做好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意见》(内政办发〔2020〕50号)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和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及入乡留乡人员创业,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定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以扩大和稳定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强化保障服务,提升就业质量,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推动全市农村牧区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就业政策支持体系配套完善,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精细化、便捷化、专业化。苏木乡镇、嘎查村就业服务(劳动保障协理员)专职队伍基本建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络信息化平台高效运行。到2025年末,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00万人次左右,职业技能培训完成7.5万人次左右。

——创业扶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配套完善,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积极鼓励开展以农村牧区劳动力为重点群体的创业培训,加强返乡农牧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到2025年末,累计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创业培训1.5万人次,培训后成功创业5000人次,带动就业1.75万人次。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达到30个以上,实现有农牧民的旗县区全覆盖;实现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达到1000户以上,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

——脱贫人口就业进一步稳定。农村牧区脱贫和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创业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就业创业支持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有就业意向的脱贫人口每年至少提供1次就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针对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每年至少开展1次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农牧民工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指导督促企业依法招工用工,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权益。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依法为农牧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支持农牧民工与用人单位协商化解矛盾纠纷。积极落实相关人才政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双招双引”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渠道,为农村牧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二、政策措施

(一)稳定和扩大就业

1.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围绕“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定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落实市场准入、企业融资、财税减免、援企稳岗、政府采购等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深入推进破解企业“用工难”攻坚行动,紧盯重点企业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建立企业用工联动对接机制,精准监测企业用工情况,建立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实现精准匹配、精准对接,畅通供需对接渠道,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和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促进农牧民就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牧局、市国资委、市林草局、市乡村振兴局)

2.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实施农村牧区基础设施项目、农村牧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等为带动,引导返乡农牧民工、留乡人员(指未转移就业的留乡农村牧区劳动力,下同)等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参与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共享出行、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发展,支持农、林、牧业生产端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产销对接,拓展农牧民工就业新领域。鼓励、引导返乡农牧民工、入乡人员(指具有一技之长或掌握前沿科技的入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科技人员,下同)、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办农牧产品加工、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意农牧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和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补贴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牵头单位:市农牧局、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国资委、市林草局、市乡村振兴局)

3.加大劳务输出转移。加强与周边省(区、市)以及盟市的劳务对接,建立健全跨区域、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坚持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灵活运用招聘平台、人力资源机构、校企联合、“就业红娘”等多种渠道方式,构建形成立体式、多样式劳务输出矩阵,多渠道、广途径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就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劳务输出工作,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家政服务培训基地依托家政服务对接平台开展劳务输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乡村振兴局)

4.加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统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合理确定岗位待遇水平,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开发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就业。(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各地区,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林草局、市乡村振兴局)

5.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农村牧区劳动力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支持政策对城镇户籍和农村牧区户籍劳动力一视同仁。因地制宜发展零工市场或劳务市场,搭建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鼓励农村牧区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特色小店,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政策。组织开展新职业、新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村牧区劳动力从事直播、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增加收入。(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

(二)鼓励创业和返乡创业

6.切实降低创业门槛。对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的,降低注册登记门槛,简化服务流程,推行“多证合一”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登记方式,取消涉及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的行政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创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允许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林权、生产技术等作价出资设立农牧民合作社或家庭农牧场,允许其兼营相应的农牧场休闲观光服务。鼓励返乡创业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共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林草局)

7.为创业者提供用地便利。各地区要把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和村镇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积极改善创业环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业用地需求;增减挂钩腾退指标不足时,可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创新土地草场流转形式,鼓励农牧民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和入股的形式流转承包土地草场,鼓励农牧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的方式解决承包土地碎片化问题。对通过租赁等流转方式取得集体土地经营权发展种养业、不改变农用地性质和用途的,按农业用地政策免收相关费用。支持嘎查村集体依法依规将农村牧区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荒地、林地和水面等优先发包给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办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各地区,市发改委、市林草局)

8.强化创业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对法定劳动年龄内的返乡创业农牧民工、脱贫人口和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自主返乡创业农牧民等来包创业人员,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办的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按规定纳入我市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以奖代补”项目给予扶持。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业务,探索“政府+银行+保险”等融资模式,优化融资担保服务机制,创新担保方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对新发放的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区(乡村)推荐的创业项目,获得盟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创业人员、创业项目、创业企业,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商户、农户,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等特定群体,免除反担保要求。(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牧局、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

9.建立健全创业服务制度。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组织协调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团队和农村牧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专业服务。落实相关人才政策,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招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鼓励、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就业或兼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振兴基层一线专技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对在旗县区及以下基层农牧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不作论文、科研成果要求;对苏木乡镇专业技术人才不作继续教育学时要求,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提前认定或评审职称;在旗县区从事技术工作满30年、乡镇从事技术工作满20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专业、学历限制,业绩满足的条件下破格参加高一级职称申报。(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

10.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依法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的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和家庭服务企业等小规模纳税人,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享受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和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及援企稳岗相关政策。对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创办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符合农牧业补贴政策支持条件的,可采取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先服务后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牧局、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

11.完善创业园区支持政策。依托现有各类合规开发园区、农牧业产业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支持和引导整合发展一批重点面向初创期“种子培育”的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的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引导早中期创业企业集群发展的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聚集创业要素,降低创业成本。对符合规划、环评的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建设补贴。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人员进驻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各类开发园区标准化厂房创业的,3年内减免缴租金,即第1年免缴、第2年减半、第3年减1/3;进驻民营主体领办或共建的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创业的,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牧局)

(三)衔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12.稳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规模。优先组织脱贫人口和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有序外出务工,加大岗位归集发布和劳务对接力度,按规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力争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脱贫人口都能实现就业,确保外出务工规模不低于往年。加大对失业脱贫人口的就业帮扶力度,优先提供转岗就业机会,结合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在脱贫嘎查村开发一批保洁环卫、就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户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东河区、石拐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市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

13.做好易地扶贫后续帮扶工作。进一步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和开发就业岗位,促进有劳动能力搬迁户至少有1人有稳定发展产业或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可致富。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石拐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

(四)强化服务保障

14.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的政策体系,健全市、区(旗、县)、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市、区(旗、县)设立统一的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点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支持社会组织、劳务经纪人承接基层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允许农村牧区转移就业劳动者在就业地、求职地、入乡地做中止就业或返乡入乡登记。(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地区,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农牧局)

15.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各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要逐步推行苏木乡镇、嘎查村农牧民输转服务专人负责制,在苏木乡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专门窗口和专管员,嘎查村开发劳动保障协理员公益性岗位,为辖区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农牧民提供专职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布促进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和入乡留乡人员创业的政策清单、申办流程、补贴标准,确保政策和服务落实到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地区,市农牧局、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

16.建立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将农村牧区劳动力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农村牧区劳动力不受地域限制,可在就业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时间累计计算,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迎合市场发展需要和新职业、新工种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广泛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参加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就业。加大脱贫人口、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在培训期间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贴。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可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执行时间至2021年底。(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牧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17.扩大农牧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农牧民工参保意识,依法按照有关规定将农牧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优化线上线下转移接续经办流程,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自治区范围内的农牧民工可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并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按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有序开展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做好住院费用跨地区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门诊费用跨地区直接结算工作。推进建筑业农牧民工按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牧局、市医疗保障局)

18.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工作,提高农牧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指导督促企业依法招工用工,规范农牧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加强建筑业的劳动用工管理。积极落实建筑行业农牧民工实名制管理,保障劳务派遣农牧民工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实施“护薪”行动,完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多元处理机制。(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

三、组织保障

19.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将其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重点,围绕“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定位,坚持市场就业和政府促进相结合,将鼓励支持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创业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机制,综合施策,稳定城镇常住农牧民工就业,确保农牧民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困难农牧民工及时得到救助。各地区应当建立健全返乡农牧民工和入乡留乡人员等就业创业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定期研究返乡农牧民工、入乡留乡人员等就业创业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支持返乡农牧民工、留乡人员稳定就业、顺畅就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地区)

20.强化工作保障,提升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运用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农村牧区劳动力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人员管理和培训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回乡入乡担任嘎查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加大农村牧区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力度,优化申领流程,精简证明材料,确保政策便捷惠及享受对象。(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地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2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知晓度。各地区要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宣传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广泛挖掘农牧民工创业典型案例和创业经验,讲好就业故事,营造关心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地区,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牧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2021年8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