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凝聚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先队员,我应该好好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红色继承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相互学习,才能相处得更好更团结。”3月21日下午,赵家营小学全校班级开展了以“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好少年”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围绕主题,发表了自己的感悟。
赵家营小学结合学校学生构成实际,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党建引领、课程教育、实践拓展、阵地建设、文体活动五个方面不断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全过程、各环节。
在学校二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上,以文字和图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四大发明、中华青花瓷、中国风、中国戏曲的展画张贴在墙上供学生们学习。三楼的民族文化长廊,学生们从这里可以认识傣族、京族、苗族、羌族、壮族等南方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让生活在北方的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领略南方各民族的文化魅力。
开放式的“红石榴读书角”,每个班级门前设置的电子阅览屏,便于同学们更好更深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民族团结故事等内容,让孩子们时刻浸润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氛围中。
一名回族学生说:“我们班里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和黎族,我们平时在一起会交流各自民族的习俗,特别开心。”
黎族学生王琪介绍,“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我们的很多课程中,音乐课、美术课、班会等等,让我们学习各民族的习俗,从而更好地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交往交融交流。”
学校不断深化“五彩景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理念,真正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人心。校党支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政治生活中。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书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培训,德育处每月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每月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压实学校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
学校积极发挥教材“主旋律”、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作用,树立“课课都是思政课,人人都是思政课老师”的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56个民族的习俗、文化、饮食、服饰等收集整理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每周一下午“石榴籽讲堂”上,党员教师、班主任、小讲师团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每个民族的故事、文化、节日。吴婧、解慧芳、李燕燕几位老师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推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精品课,学生通过情境判断、听故事、说感受、了解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明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同时,学校大队部带领少先队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祖国、家乡美”“国旗下成长”“践行报国志 永远跟党走”“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家、校、社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组织开展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讲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经典诵读”等活动中,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学校将各民族舞蹈操融入到学校的大课间之中,去年大课间民族舞《同心共筑中国梦》参加了青山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将各民族的文化、舞蹈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