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坚持目标导向、政治导向、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继续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立足我区实际,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推进昆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制发《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暨平安昆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暨平安昆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组工作职责及组成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为市域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能力保障。二是推动党管政法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街镇政法委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各街镇意见后,出台《街镇政法委员工作手册》,从工作职责、要求、制度、负面清单等方面给予各街镇政法委员业务指导,对提高基层政法工作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深入开展平安铁路创建活动,制定《关于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暨平安昆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铁路护路联防组的通知》。统筹协调相关街镇和执法部门对我区6处路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综合治理,已对5处已进行整改,1处移交市住建局。
二、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完善城乡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科学设置网格,整合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等各类网格,形成党建引领治理综合网格,经过4轮调研并征求基层意见,按照400—450户标准划分社区网格798个。二是推动资源下沉,强化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和新兴领域党组织融合共建,成立78个联合党委,统领410个辖区党组织深化互联互动,将养老、医疗、教育、法律等服务资源下沉网格,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三是加强人员配备,全区配备了798名专职网格员,动员招募了4894名楼栋长、13438名单元长任网格员,下沉公安、市场等执法部门网格员336名,派驻教育、住建等部门联络员118人,形成“第一书记—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的网格管理体系。
三、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制发《昆都仑区关于开展维护稳定、化解纠纷、排查隐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三所”联调工作机制。搭建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工作平台,联合公安分局在阿尔丁街道、沼潭街道、昆河镇试点成立联合调处中心。以司法所为依托,配备2名公安派出所民警、2名人民调解员,1名街镇平安办工作人员,有效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截至目前,我区共调处矛盾纠纷1025件,调解成功1018件,涉及金额1369.62万元,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9.32%。二是建立健全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他相关调解工作室等全面开展全区物业纠纷调解,同时联合区住建局推动成立昆都仑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落实我区物业矛盾纠纷三级调处工作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物业矛盾问题的即发即治。开展“物业纠纷领域法律监督”专项行动,调取2018年至2021年涉及不同物业公司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43件,对发现的案件线索进行受理审查,现已受理审查2件,并向区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提升精细化管控能力
一是依托“爱我昆都仑”平台,组建区、街镇、社区网格三级微信群,对网格员收集上报和群众关注公众号举报的各类问题进行实时受理、分类转办,并督促工作进度、反馈工作结果,实现信息采集、查询、处理、反馈智慧化和问题解决精细化高效化。共处理事件35730件,已办结32466件,办结率90.9%。二是为居民织密织强安全网,在63个小区配备2000余个探头。运用通讯手段进行工作安排。截至目前,多数街镇可以利用手机APP等网络通讯手段进行网格化管理、安全隐患及矛盾隐患排查。积极参与党建引领下的“街镇吹哨、多部门报到”综合执法改革,提升网格处理能力。三是完善“大数据+网格化”社区智慧警务系统方面。利用公安视图大数据实战平台“大数据+网格化”社区智能管理应用,在苏雅拉游园市场区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25台,实现人员、车辆智能分析预警。打造集约型24小时无人警局,在包百步行街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下放车驾管、户政、出入境等22项集体业务进驻无人警局,实现办理更快、流程更简、资源更省、即来即办。(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