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要 7 min
记者:榫卯工艺在中国建筑史上源远流长,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榫卯结构出现在什么时候?
刘岩松:榫(sǔn)卯(mǎo)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木工技艺,是一种通过在木材的两端雕刻出凸(“榫”)凹(“卯”)的形状,然后将它们相互咬合,从而将木材连接在一起的技艺。
从考古发现来看,榫卯结构的实物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
在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式建筑遗迹中,最有影响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这些榫卯构件制作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为我国所罕见,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
从文献检索来看,宋代以前未见“榫卯”一词。“榫”字最早可见于宋代丁度《集韵》卷五:“榫,剡木相入。”宋代俞文豹的《吹剑录外集》最早出现了“榫”与“卯”的词组:“伊川(程颐)云,枘(榫头)凿(卯眼)者,榫卯也。”
由此可知,“榫卯”原本称为“枘(ruì)凿(záo)”,其可见于《史记》《庄子》等典籍。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通过检索“中国古典数字工程”大数据发现,古人在论述事物之间的关联道理时,大多用“枘凿”或“凿枘”;只有在讲到具体建筑、家具的制作时会用“榫卯”一词。
可见,宋代以前“枘凿”或“凿枘”是书面语,而“榫卯”只是口语或俗语;后来,“榫卯”才逐渐演变为书面语。
记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榫卯蕴藏着怎样的智慧呢?
刘岩松:木构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为常见的形式,因为它取材更为容易。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抗震,虽然部件很多,但每个都有独特的功能,无数个不稳定的部件组成了稳定的系统,这是中国古建筑系统性的科学体现。
北京故宫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古建筑群。虽然历史上曾遭遇数百次地震,但仍然保持完好,关键在其科学合理的斗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能很好的传导和释放瞬间多余的外力,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
中国古建筑由榫卯连接组成系统稳定的框架,能轻松支撑屋顶材料重量,墙体仅起保护安全的作用。“墙倒而屋不塌”,是因为建筑立柱的柱根并非插入地底下,而是浮放在地基的石头上,这种柱根的放置方式称为“平摆浮搁”,其连接方式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柱根平摆浮放在柱顶石上,发生地震时,其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不仅隔离了地震,而且地震结束后,柱根可基本恢复到初始位置,不产生任何破坏。同时,柱和梁互相管制、互相制约、互相协作,形成的稳定系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因此,我们在故宫修缮旭辉庭、奉先殿、符望阁、乾隆花园古华轩、碧螺亭等多处古建筑时,更加关注古建筑结构的部件关系,以及通过榫卯关系展示出的中国关系和中国智慧。
“一阴一阳之谓道”,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最基本的榫卯构造形式来看,凹件为“阴”,凸件为“阳”,凹凸相嵌如“阴阳”相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
一凸一凹、一阴一阳、一转一拆,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数学、力学、美学及哲学的大成智慧。加工简便,结构结实,松紧适度,恰到好处。
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建筑、家具的设计,也让居住者和使用者在日常中体悟“和合之美”的中国关系,并以之理解夫妇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松紧适度恰到好处,蕴藏 “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中国智慧。
记者:榫卯历史悠久,但是面对现代科技冲击,我们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岩松: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是保护、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途径。例如:“榫头”与“卯眼”的宽窄厚薄比例关系是榫卯技艺传承中的一大难题。如果榫头薄了,则力度不够,容易造成榫头的断裂;如果榫头厚了,卯眼就宽了,皮就薄了,破坏了相对部件材料的纤维和应力,影响建筑或家具的结构稳固性,导致缩短寿命。
2019年,我们在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力学实验室开展了“榫卯比例的破坏性实验”,得出结论:在常规范围内,榫卯的厚度是部件边厚的三分之一时受力最大,榫卯的宽度是部件边宽二分之一时受力最大。上千次的科学实验证明了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京作榫卯技艺的科学性,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学实验数据支撑。
研发榫头加工数控机床,提高榫卯加工的精度、质量和效率,探索传统榫卯结构的数字化、参数化,应用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机器人的智能加工技术。
记者:如何借助榫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刘岩松:让传统榫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是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榫卯的优秀著作,如种桂友先生与我合著的《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等著作,被译为英文、西班牙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非遗博物馆、举办榫卯特展、开展榫卯技艺讲座、组织榫卯体验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榫卯,激发年轻人自觉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
受访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