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志|最忆是江南 梦回运河边——20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江南运河剪影
2023-10-11 02:12

图片


2014年,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规模最大、里程最长且仍在使用的古老人工运河,也是中华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质载体。新时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
千年运河蜿蜒流淌,两岸百姓生生不息。本组照片采用黑白影像讲述20世纪最后三十年江南运河两岸古镇百姓的生活风貌,是大运河发展历史的剪影,精彩呈现了这一时期江南运河两岸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和社会风土人情的变迁。
摄影师严新荣用相机为载体,几十年如一日。用光影勾勒运河的柔美,用色调渲染水乡的情愫,描绘江南的春华秋实、夏荷冬雪,记录着运河两岸古镇百姓的岁月沧桑,传递着运河百姓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
图片

崇福镇集市码头停满周边村民前来赶集的船。崇福镇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腹地,现隶属于浙江省桐乡市,是桐乡市工贸重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京杭大运河、G320国道、沪杭甬高速、沪杭高铁贯穿全境。摄于七十年代崇福春风桥堍。

图片

青年男女在含山庙会踏白船。“踏白船”也称摇快船,是一项在浙江嘉兴水乡盛行的民间水上竞技,起源于祭蚕神的民俗活动。“踏白船”现已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摄于七十年代含山运河段。

图片
过去各村农民到镇上交公粮的场景,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张图片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摄于七十年代崇福南门粮库。

图片

木材是运河运输的重要物资。摄于七十年代崇福北塘运河。

图片

老街晴天,古镇百姓晾晒衣被。摄于七十年代崇福古镇。

图片

锯木造船。摄于七十年代崇福修船作坊。

图片

运河之水天上来,这是航拍视角下的运河行船。摄于八十年代长安塘运河。

图片

航拍视角下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摄于八十年代崇福古镇。
图片

船上看大戏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社戏》之中: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幅照片体现着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记忆。摄于八十年代绍兴运河段。

图片
依水而居的自然村落,江南水乡一派富庶的景象。摄于八十年代梧桐运河段支流。
图片
集书场、茶馆、卫生站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摄于八十年代同福乡羔羊村。
图片

为改善大运河河道通水条件,八十年代当地开展了运河治理工程,这是十万民工疏浚运河河道的壮观场景。摄于八十年代羔羊乡运河段。

图片

长龙似的迎亲队伍热闹地走在乡村小路上。摄于八十年代芝村乡。

图片

凭票扯布做衣服,勾起了多少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记忆。票证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产物。1983年12月1日,全国统一取消棉布票。摄于八十年代平湖供销社。

图片

过春节打年糕,热热闹闹过大年。摄于八十年代留良乡。

图片

▲孩子们围坐一起看小人书。摄于八十年代崇福县街。

图片

古桥重逢。摄于八十年代崇福司马高桥。

图片

改革开放以后,新兴工业在运河两岸不断兴起,运河更加繁忙。摄于八十年代运河崇石段。

图片

三个在砖窑场工作的大姑娘,她们的衣着打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摄于八十年代虎啸乡砖窑场。

图片
竹匠艺人走街串巷吆喝买卖。摄于八十年代崇福古镇茶馆。

图片

老街屋顶。这样的老街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成为回忆,现如今已经是旧貌换新颜。摄于八十年代崇福横街。

图片

当时农村居民主要靠桑蚕赚钱。摄于八十年代同福乡。
图片

打渔归来。摄于九十年代乌镇双桥。

图片

江南地区地势低,容易遭受洪涝灾害,掩修堤坝、防洪救灾便成为保证群众安居乐业的关键。摄于九十年代海宁许村。

图片

航拍视角下的洪水,水陆交通工具在穿梭往来。摄于九十年代桐石公路。

图片

隔河观戏。摄于九十年代古镇西塘。
图片

改革开放后,运河周边地区利用大运河得天独厚的优势运输物资和商品,成本低,运量大。大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为江浙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摄于九十年代羔羊乡运河段。

图片

近水楼台先得鱼。摄于九十年代乌镇东栅。

图片

皮影戏老班子。中国皮影戏于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摄于九十年代乌镇。

图片

菊花收获季节。从采摘至花季结束时间比较紧,所以村民多利用晚上时间来蒸,白天来晾晒。摄于九十年代同福乡。
以上照片由严新荣摄影,均为胶片拍摄后扫描。本组照片获2018年第二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金奖,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图片

摄影师简介:

图片

严新荣,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副主席。



道中华

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

5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