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竟然要求中国取消禁令!不好意思,我们新疆有“海鲜”
2023-10-11 08:36
新疆,以海鲜的异军突起,告诉世界:中国人在沙漠造了一片海。大多数人提起新疆,想到的都是阳光、沙漠和美女,但今年的新疆,却因为海鲜出了名。按固有思维来说,“新疆”和“海鲜”这两个词完全不搭,毕竟新疆是不折不扣的内陆省份,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距离海的距离比中东还要远。但新疆偏偏就从沙漠中变出了“海鲜”,还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去新疆开饭。
▲新疆海鲜新闻遍布网络。
早在一周前,新疆人民就已经吃上了新鲜的澳洲龙虾,而这些龙虾全都是新疆本地养殖的品种,有人戏称其为“新澳龙”。
▲新疆产澳洲龙虾。(图片来源:人民网)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水产不但在新疆本地市场上热卖,还打入了沿海市场,卖到了长三角,让南方的小伙伴大呼不可思议。在岛国核污水排海的衬景下,新疆海鲜的横空出世,不仅适逢其时,弥足珍贵;而且迅速形成了“新疆海鲜”“内陆海鲜”“新疆新鲜”的效应。以至,快递市场也跟着狂欢了一回。
▲中国新闻网微博截图。
一夜之间,新疆一转攻势,从“偏远地区不包邮哦亲”的偏远地区变身成了海鲜的发货地,让包邮区的小伙伴们直呼自己变成了偏远地区。
▲网络留言截图。
连知名带货主播董宇辉都要在直播中回应包邮区包不包邮新疆海鲜的问题。
▲直播截图。
好在,新疆的海鲜早已经在人们反应过来之前被运到了全国各地,连深圳都可以买到新鲜的“西域螃蟹”。
▲美团买菜截图。
网友们大感惊奇,调侃说:新疆产的海鲜,是不是应该叫“新鲜”?
▲网络留言截图。
这些新疆卖的海鲜,到底是哪来的?
哪怕新疆有哈密瓜和葡萄干,有和田枣和大盘鸡,大家在提到新疆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想到一片空荡荡的戈壁荒原。
▲新疆戈壁滩。(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各种文艺作品中,新疆总是以黄沙万里的形象出现,给大众留下了新疆缺水源、缺绿植、缺水产的印象。从当今小学课本里的《西风胡杨》,到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句,无不在强化我们对新疆的认知。
▲玉门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水,新疆也不例外。浩渺的沙漠只是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中的一部分,在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外,新疆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河流。发源于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2179公里,在国内流域面积达到102万平方公里。同样发源于天山的伊犁河,在国内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还有发源于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开都河,一路流经博斯腾湖到孔雀河,其中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新疆地形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们围着这些河流湖泊定居,在此耕作,自然也可以在这些水系中养鱼。早在几年前,新疆西北部的尼勒克县就已经在发展水产养殖行业。在这里,东方飘来的水汽被浩瀚的天山阻挡,在天山之巅凝结成雪,又流淌下来,在天山脚下形成了冷冽的冰泉,这些冰泉正适合冷水鱼类生长。当地人利用这里的冰水养殖虹鳟,作为淡水三文鱼出口向全国各地,甚至能销往日本。
▲新华每日电讯截图。
但很明显,中国人并不满足于只是利用现成的水系做淡水鱼养殖。他们想要在内陆,在这片沙漠环绕的土地上,养殖海鲜。
中国人要在这片淘尽黄沙始见金的土地上造海。
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新疆所在的板块上升,大海消失,变成一片又一片山脉。山脉联结,挡住南方的印度洋水汽,又拦住北方的北冰洋寒流,让剩余的海水也蒸发殆尽,能证明大海曾经存在的,只有一片又一片的盐碱地。
▲一望无际的新疆盐碱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盐碱地是一种难以利用的土地,因为盐份含量过高,土地无法耕种,种啥啥死,被称为“地球之癣”。新疆那庞大的荒漠,其中一个重要的形成原因就是盐碱化的土地无法生长植物,无法保留水土。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人种地,南极我们都能种菜,新疆也不例外。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大批学者尝试治理盐碱地,并一度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果,将数十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了可以耕作的耕地。
▲央视新闻截图。
然而相比起新疆庞大的土地,我们能改造的土地还是太少了,靠清水稀释的做法也不能彻底解决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似乎改造新疆,利用新疆的土地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但总有人能够不走寻常路,能在看起来是绝境的地方想到出路,不知道是谁率先想到:既然盐碱地的成分像是被海水泡过,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泡茶一样,拿盐碱地泡出一片海呢?在新疆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带动下,新疆开始了对盐碱地资源的另类开发。位于准格尔盆地南缘的红旗农场更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特点,汇聚了大量盐碱水,这里的盐碱水PH值在8以上,近似于海水,成了人工造海的试验田。
▲航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利用盐碱地、河道滩涂建设鱼塘和温棚养殖基地,通过在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通过调整温度和氧气含量,形成小海洋系统,在沙漠上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微缩的“海洋”。在这些“海洋”中,他们养殖了罗非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鲍鱼、龙虾等8个品种的“海货”。对那些盐碱度不够的土地,他们则选择用“盐度逐级下降”的方法改良鱼苗。最初只能在海水中生存的海产,通过反复降低盐度的培育,可以生长在盐度更低的水中,变成全新的海鲜。依靠这种技术,新疆兵团14团的天鹅湖成功培育出了大量青蟹和南美白对虾,新疆,终于成为可以出口“海鲜”的“渔场”。更妙的是,因为采用温棚恒温集中育苗,温棚鱼池和碱水鱼塘养殖,这整套流程非常环保,比在正常的海洋中饲养更加环保,能够做到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抗生素。走在鱼塘边上,放眼望去,戈壁荒漠在阳光下“白花花”的一片格外晃眼,像似没有融化的冰雪世界,这就是即将挖成鱼池的盐碱地。通过因地制宜设置养殖场、调整养殖方式,不断筛选合适生长的鱼种虾苗,中国人得以在这片“地球之癣”上完成“以渔降盐、以渔降碱”的全新治理方式。这一波相当于中国人在新疆人为创造了一个“沙海之上的内海”,有望减少对东南沿海的渔业资源依赖。随着这些海鲜走上市场,甚至走向国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又能治理土地,又能产海鲜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可谓双赢。
但这些成果其实只是治理新疆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在唐代,新疆是个好地方,一片片绿洲,如同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项链,串缀着一个个文明之地,熠熠生辉。新疆变成现在我们所认知的模样,是气候变化和水土流失共同导致的结局,周期性的气候变冷降低了当地的降水,让河流干涸,耕地枯死。为了应对农作物减产,古人只能进一步开荒,而开荒会破坏水土,造成土地沙化,负面循环淹没了曾经灿烂的文明,让楼兰古国沉没于黄沙。
▲央视纪录片截图。
中国人并没有因为新疆现在的样子而听天由命,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思考如何解决新疆的环境问题,让这片广袤的土地发挥作用。对那些能够利用的土地,我们坚持植树造林,用树来固沙,减少沙漠面积。经过多年治理,新疆的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1950年时整个新疆的绿洲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现在则已经达到了16.2万平方公里。在阿克苏流域的重点区域,我们已经修起了一片绿色长城,这片长城不但可以阻拦南下的风沙,还可以为我们在新疆开拓更多生存空间。之前国外总是指责我们的碳中和政策,但是根据NASA的研究,中国新增的绿化面积竟达到四分之一个亚马逊森林,足以论证我们在环境保护上对世界的贡献。即使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地区,我们也能为它们找到新的出路。沙漠地区强大的日照资源,正适合我国的光伏产业,可以用来做“太阳能农场”。
▲沙漠中密布着大量光伏板。(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的光伏技术世界第一,利用光伏产生的能源,通过特高压技术传向全国各地,化为西电东输的一部分。大量光伏板吸收了太阳照射的能量,让当地的蒸发量下降,而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这些清洗光伏板的水流到地上,让光伏板的下面长起了喜阴的植物。这些植物则可以用来养羊,其粪便又反过来肥沃了土地。
▲光伏板与养殖业立体结合。(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片大片的光伏板,也形成了另一片海:开发电能、热能的海。在发电的同时,一连串连锁反应,起到了固沙防沙改善水土的效果,大幅降低了治理沙地的成本。现在,过去难以利用的盐碱地又开发出了养殖海鲜的全新道路,新疆这块宝贵的土地又焕发了新的光彩。而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是美好的!
一片土地未能开发,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方法,还不够努力。幸运的是,新疆的气候也在向更好的方向变化,这些年新疆的降雨量逐年提升,许多地方没有经过治理却依然生出了新的绿洲。从夸父逐日到大禹治水、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中国人从不缺战天斗地的勇气与智慧,也从不缺创新的精神和引领人类文明进程的民族自信。最近在不同场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喊话中国,希望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不好意思啊,风太大,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