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内外是故乡”“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民,都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9月16日,是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当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严庆等学者与学生代表,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铸牢展”),为全校2.3万余名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视频:“开学第一课”走进文物古籍展。来源:道中华
用文物古籍解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从最先记载“大一统”一词的《春秋公羊传》,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再到成书于19世纪的托忒文《西游记》……一件件珍贵文物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道出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铺展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
“从这些古籍我们能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要统一’已经成为共识。”在蒙曼看来,“大一统”至少包含3个部分,政治的“大一统”、疆域的“大一统”、人民的“大一统”。
在“授印有制”展区,蒙曼为学生们讲述各式授印的含义,“这便是政治上的‘大一统’。这些印代表着地方在政治上服从于中央的领导”。
在蒙曼的引导下,学生代表来到古籍《圣朝混一方舆胜览》前,这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开启了分省地图的先例,描绘了当时的广阔疆域。“这张图上面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地理标志,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长城。”“太对了!这便是清晰的证据,长城以里、长城以外,都是中国人的家乡。”
“大家看,《皇清职贡图》里画了各族人民的形象,这不仅代表土地是统一的,还表示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民,都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讲解这些古籍时,蒙曼结合历史上的地理版图、风俗民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有“大一统”的传统,这个传统具有连续性,“大一统”是构成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重要要素。
鼓,这一焕发时代精神、振奋人心的乐器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在“大交融”单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严庆细数铜鼓的传播历程,“每一面铜鼓都像一本记忆的书卷,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交融汇聚,横向传播、纵向传承”,“铜鼓声声,催人奋进,鼓舞中华”。
▲9月16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何以中华”直播课上,蒙曼、严庆为学生授课。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供图
专家学者们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生动的现场讲述,深入挖掘宝贵文化遗产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让文物古籍“活”了起来,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这些珍贵文物古籍不仅是静态的陈列品,而且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历程中的璀璨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生动见证。
听完课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刘晓丽说:“铸牢展的文物和古籍,无不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精神相通,是值得二刷、三刷的展览。”
最令法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琦琦印象深刻的展品是“大团结”单元里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这些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更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亲如一家的美好画卷!”她说。
以青年视角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8月有幸参观了铸牢展,我被深深震撼,便想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创作一首国风歌曲来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想法萌生后,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炙楷与学生处的老师充分沟通,开始着手歌曲的编创。
“古籍铺满在花瓣墙,星辰被今人挂满堂,中华民族的答案藏在这,源流更比它漫长”,“走进《汉书》《隋书》与《宋史》,翻开《明实录》《一统志》,一朝定天下心牵挂,华夏的变化记永世”……两周来,每当经过中央民族大学文西楼,总能听到昂扬澎湃的歌声。
“为了兼顾学习,编排工作经常在晚上进行。过程固然辛苦,但通过不断收集素材、一次次打磨,最终在‘开学第一课’上为大家精彩呈现。”刘炙楷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青年大学生献唱原创歌曲,青年舞蹈家苏娅菲、古丽米娜、赵松、李美静以曼妙的舞姿演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文物互动、同历史对话,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例子。
▲青年大学生原创RAP曲目激情献唱《千秋》,青年舞蹈家苏娅菲、古丽米娜、赵松、李美静以美轮美奂的舞姿演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灵动的现代技术特效实现时空穿越。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供图
“这是很不一样的创作体验,多机位、多视角、多创意是最大特点。”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苏娅菲是“开学第一课”的艺术总监、编导,她表示,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如繁星遍布,各放异彩、美美与共,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形有感有效体现出来是编排的难点。
“大交融”的舞段展现的是,在连结人类璀璨文化的历史长廊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各民族文化融通互鉴进程不断推进的鲜活图景;“大团结”的舞段中引入“黄河”“古今”等元素,彰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成中华文化的壮丽篇章……
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史料、古籍进行检索,到提出创意构想,再到具体的舞蹈编排、现场拍摄,整个过程时间紧、任务重。“看到有评论说‘特效好棒’‘这种形式真是接地气、聚人心’时,我们感到一切的辛苦都值得。”苏娅菲说。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观看“何以中华”直播课令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贾威如倍感亲切——文物、古籍,这些平时在书本中的内容,如今鲜活地呈现在眼前。“直播课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前往民族文化宫,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傣族人民献给毛主席的烫金百褶油布伞。这把伞是傣族传统手工艺的经典之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拥护新生人民政权、共建伟大祖国的见证。”
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贾威如和实践团队前往云南调研。在傣族聚居的村寨中,村民们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邀请他们一同品茶、吃饭……“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我们青年学生应走出校园,走向祖国的辽阔疆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传播到祖国各地。”贾威如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涵是铸牢展“大交融”单元的讲解员。讲解之初,讲解词较长、通勤不便等因素,让张涵产生了畏难心理。“还记得第一次讲解,我格外紧张。结束后,一位老师询问了我对策展思路的理解。这个问题点醒了我,讲解员不是讲解词的输出‘机器’,要在确保讲解内容完整准确的同时,对展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她说。
通过讲解,张涵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中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此外,经过专业老师的培训与个人练习,她的形体姿态、发音发声技巧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是一次重要且有意义的经历,我将珍惜此次机会,继续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她说。
“我们应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讲解好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真正地让文物古籍‘活’起来,展示其独有的历史文化魅力,坚持不懈地发挥好宣讲团的职责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更大贡献。”“道中华”党员先锋宣讲团成员冯仁琳说。
在这场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中,学生们深入探寻民族团结的文化根脉,见证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深刻感受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共同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切感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中央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组织全校师生赴铸牢展开展实地学习,并邀请首都高校新生前往参观,形成对社会各界的辐射带动效应,用好用活铸牢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