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篇
创新打开方式 让文物“活”起来
2023年6月14日,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就加强“民族+文物”有效联动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文物古籍展陈、宣传教育、史籍编纂等方面合作,更好发挥文物考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根据合作协议,国家民委与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文物古籍中所承载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共同做好民族地区不可移动及可移动文物保护、民族地区文物展示利用、民族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民族地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这一合作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博物馆、民族类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文博场馆铸魂育人功能。
2023年,文博领域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热点、亮点突出。盘点这一年文博领域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和热点,从中可以看到其发展特色以及展示的新气象、新面貌。
▲2023年6月1日,来自青海玉树的孩子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和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员合影。 陈晔华摄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2023年3月2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开馆,喜迎八方参观者。该馆是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由国家民委联合北京市共同建设,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示范项目。该馆依托位于北京西单的蒙藏学校旧址承载的党的民族工作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出以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史为主题的展陈及民族文化体验项目。近一年来,云南、新疆、青海、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先后进驻体验馆,通过情境化展演等方式,生动、鲜活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有精神标识与共享文化符号。 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结果产生。2023年5月18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初评、复评等环节,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陈列大奖发布,“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和合中国”等获十大精品奖。十大精品陈列是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标杆和风向标。 暑假期间,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观众爆棚。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场馆,均需提前三周以上预约;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需要购票的场馆,也需要提前两周甚至四周购票预约。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博物馆,甚至取消周一闭馆的常态管理办法,以应对爆棚的参观需求,不少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2023年,“博物馆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厅。 封煜靖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开展。2023年8月1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展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展览从国家民委所属单位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形成“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个单元,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中国考古博物馆于2023年9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集展览展示、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 这一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的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开展;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主题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举办……新时代文博事业大力传承创新,赓续文明根脉,为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发挥效力。 (作者潘守永 系上海大学博物馆学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考古篇 边疆考古正当其时、星光熠熠 中国边疆考古是以现代边疆地区为核心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地域上来看,我国陆地边疆主要包括东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西藏、云南、广西等相关的区域;从时段上看,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漫长历史发展阶段,研究领域具有国际性和区域交流的特点。“何以中国、因有边疆”,边疆考古越来越成为当今学术的热点课题。 2023年的中国边疆考古涵盖广泛,若以一言蔽之,就是在考古学的视野下,突出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学理上,将边疆地区的考古、民族、宗教等内容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对汉唐时期的考古工作加大研究力度,突出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内容。对汉唐时期及之后的古代城址、“丝绸之路”沿线遗迹以及礼仪性、生产类遗存等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全方位展示边疆地区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过程。 新疆是近几年来开展边疆考古田野工作的重点区域。立足“考古中国”项目,考古工作者围绕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文化交流、早期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多元宗教发展与中国化的考古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就考古成果来说,通天洞遗址开启了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新格局;在天山区域温泉呼斯塔等遗址的持续发掘,深化了对新疆史前文化谱系、社会形态、文明演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轮台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以及尉犁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的发掘,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唐代军政体系建制等大有帮助。此外,其他一些重要发现也开启了认识中华民族的新视窗。 ▲新疆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考古人员在室内整理文书。 胡兴军供图 西藏考古工作凸显统一协调、全面布局的新思路,主动性发掘的项目成果逐渐构建起西藏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从距今4万年前至距今1400年,西藏考古学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有新发现。其中,日喀则市康马县玛不错遗址以丰富的文化堆积表明,该地区在距今4000年前就出现文明曙光。 内蒙古考古工作在课题制的引领下有序展开,并不断向深度推进。其中,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的发掘成果丰硕,新发现一处布局清楚、体量很大的院落;赤峰彩陶坡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蚌质龙形饰件,为探求红山文化先民的精神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两项发现显示了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中和早期中国形成阶段所起的作用。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墓群是阴山以北草原地带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处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出土材料显示了两汉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态势。该墓群与之前发现的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相呼应,共同显示了北方地区各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演进之路。 ▲考古队员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开展发掘工作。 董新林摄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考古工作,在高句丽、渤海考古和金元等时期重点遗址上持续加大力量,开展区域调查、发掘。其中,辽宁省对早期高句丽聚落的发掘和研究,清晰地展示了早期高句丽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吉林省在延边珲春古城村寺庙址等遗址发掘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和龙獐项古城、獐项墓葬进行重点发掘,获得了一批关于渤海祭祀建筑和王室墓葬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黑龙江省通过对金上京遗址的重点勘探与发掘,明确了皇城的布局和沿革,首次确认了城址的营建使用情况,明确了上京城南北两城一体化构筑的模式。 云南考古工作在2023年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收获。尤其在围绕滇池的持续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上,考古认识深入到了滇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以及汉朝中央政府对当地的行政管理。 2023年,边疆考古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日益刷新人们对于相关领域的认识。一个个考古发现,让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逐渐呈现出原本的面貌,有助于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边疆考古正当其时,灿烂生辉、星光熠熠。 (作者丛德新 系新疆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旅游篇 旅游促“三交” 生活更美好 回望2023年,旅游业在根植主业的同时守正创新,与文化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023年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旅游业通过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温润人心的方式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互动。2023年9月,在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上,政、产、学、研各界人士深度交流,以鲜活的故事共话旅游促“三交”计划的生动实践。11月,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地一年来开展旅游促进“三交”工作的经验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创造性地将国家民委打造的传播品牌“道中华”与旅游促“三交”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道中华·齐鲁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品牌。 随着“文化润疆”工程的深入实施和“旅游兴疆”战略的大力推进,大美新疆不再遥远。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新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7.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0.1%。10月,文旅部发布“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十大案例”,生动展示了新疆通过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经验做法及取得的良好成效。 ▲2023年7月29日,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迎来年度总决赛。 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文旅融合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旅游业既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践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年,旅游市场迎来期盼已久的复苏提速,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旅游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在贵州苗乡侗寨,通过将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融入体育赛事,“村超”和“村BA”创造了百亿流量的奇迹。借此机会,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农特产品、非遗蜡染等走出大山,“深山星光夜市”“深山非遗集市”成为众多球迷的网红打卡地。 就在岁末之时,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南方游客,鄂伦春族同胞和驯鹿也被请来为游客助兴,主打以诚相待和文旅融合。 ▲2023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拍照。当日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进入旅游旺季的“冰城”哈尔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跨年。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而今,“跟着节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爱上博物馆”成为新旅行方式,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上,跨省观演迷带动节事所在地的交通、食宿、游览和周边购物等综合消费,催生了“演出+旅游”“音乐+旅游”“展览+旅游”等新业态。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文旅产业向虚拟世界延伸,通过数字化手段致敬传统生活,并激发场景与空间创新,唤醒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生活之间的情感共鸣。数字技术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将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他乡连接起来,实现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主客互动。民俗与文物因此“活”了起来,不仅让游客的体验更加有趣、生动,还推动了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和共生。例如,以国内首个省级超写实文旅数字推广大使身份亮相的“刘三姐”,兼具虚拟导游、导航导览、AI对话等多重功能,既传承广西民族文化,又是实现偶像IP数字化的有效实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式传播,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0个重点考古遗址进行复原展示。观众可以在良渚、殷墟、三星堆等遗址的时空穿梭中了解中华先民的生产生活和伟大创造,增强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考古遗址公园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以日渐多元的文旅互动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2023年,中国文旅产业以服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为初心,砥砺前行。通过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以“+旅游”拓展了新业态;通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度整合,提升了旅游事业新高度;通过与数字科技深度黏合,开拓了新场景与新空间。展未来,文旅产业将继续以生活为灵感,在跨越时空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李燕琴 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