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大街第一小学始建于1963年,六十余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积淀了丰厚的办学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拥有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友谊大街第一小学于2010年在原址上实施改扩建工程,合理的布局,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学校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7500平方米,铺设1400余平米塑胶地面。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76人,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3名,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聚力党建引领作用
凝心聚力促团结
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措施和考核办法。以学文件、看视频、听讲座、写心得、搞演讲等方式,全面提高教职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聚力环境建设的浸润作用
文化熏陶促团结
在校门口、过道、走廊、楼梯间、教室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知识展板、民族团结标语。建立长20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阵地,开展宣传与讲解活动。学校图书馆书籍分发到各班级,经常性开展读书交流与分享活动。
聚力榜样带头的示范作用
典型激励促团结
各民族教师在思想上共同进步,业务上互助成长。在日常教研和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大家坦诚交流、毫无保留地帮助彼此。在每个班级,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共同创建温暖和谐的班集体。每年“六一”节,表彰优秀师生,创建奋勇争先的良好校园氛围。
聚力学科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全面育人促团结
利用学校公众号、升旗仪式、黑板报评比、手抄报评选、作业展评、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政课堂、学科课堂联动,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校使用优秀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聚力活动育人的载体作用
辐射带动促团结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开展民族团结“九个一”活动,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一次主题升旗仪式、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征文比赛、组织一次绘画展览、开展一次主题宣讲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各民族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同成长、共进步。
聚力社团培养的延伸作用
丰富体验促团结
特色课后服务助成长,开设硬笔书法、国画创作、民族器乐等32种特色课程,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的教育。学校每年定期举办艺术体育节,特别关注各民族学生的参与情况,为不同民族的学生提供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机会。实践研学共进步,组织学生深入家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研学,引导学生重温历史,树立爱国信念。
民族团结之花炫丽绽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硕果累枝。学校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贯彻《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各民族师生、家长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一颗颗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开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
同心昆区 149 视频号视频已删除 同心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