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创新】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昆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昆区民委开设专栏陆续刊发我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互学互鉴、共融共促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昆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昆工路街道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打造“聚势赋能强联动 民族团结筑同心”的工作模式,消除束缚各行业的“壁垒”,创新思路与做法,以点带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特点、突破区域格局的民族团结创建联盟新路子,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新格局,为推动城市基层服务注入新动能。 坚持聚势赋能,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红色引擎”作用,联动区域内共驻共建单位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调“民族团结”的大视野、大格局,携手辖区聚力保障、花蕾教育、物业服务、惠民医疗四家单位组建“同心”联盟战队。以“组织联建、思想联促、资源联用、服务联合”四联驱动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供各类资源20项、达成惠民服务10项,将共建资源直接输送到网格支部、楼院小区,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深耕为民情怀, 做实为民服务。 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最优解,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将“同心”联盟战队纳入到“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经常性深入各族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从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强走访、联络和沟通,精准把脉居民需求。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开展昆工“食”光 邀您共享“中华美食”盛宴、“家有儿女‘禧’娃课堂进社区”--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党建联盟搭平台 赋能融合促提升”惠民医疗等活动30余场,以精细化服务聚民心、促团结,以“小需求”为切口,撬动民族治理“大变化”。 坚持政治引领, 提升工作实效。 突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通过“三构建”模式将民族工作落实落地。即一构建形成“网格+民族团结”服务体系,通过“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昆区统一战线医疗专家服务团”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提供政策宣传、帮扶慰问、公益理发、爱心义诊等服务300余人次。二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线上用好用实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各类宣传媒介,普及宣传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民族工作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公众号刊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态6篇,居民网格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相关链接50次;线下5月打造了一处集“政策宣传、志愿服务、交流交融、成果展示”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红石榴广场”,依托“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温暖母亲节 义诊送健康”“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民族团结共融情”等活动20余次,组织民族理论政策宣讲13次,发放宣传品78件。三构建“流动小板凳”民情民意收集模式,推行“前沿式”的民主协商议事,融入统战、政协委员的力量,截至目前,通过多方联动,汇聚改造力量解决了困扰西友谊22社区一化小区居民多年的排水井堵塞等辖区内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10件。 融合区域资源, 提升工作“承载力”。 有效整合辖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源,聚力互嵌共融,加强教育宣传、服务管理,做好与党建、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融合,打破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难以延伸的局限性,构建机制同步、资源同享、矛盾同解的“融合”工作格局,以多方资源力量共同奏响民族工作时代最强音,不断营造更加完善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活环境,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